黃海鳴最新評論
-
思考《超日常》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的策展
-
獨特的澎湖內海地景復育計畫 ─《冽冽海風下─澎湖縣內海地景藝術祭》的觀察
-
高美館兩種對於高雄城市的想像——以「靜河流深」、「2017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及相關展覽為對象
-
舉重若輕地對「藝術家」與「藝術」的提問 ─ FreeS福利社由楊雅筑策展的《你才藝術家,你全家都藝術家!!!》
-
直面個人/社會邊緣生心理風景 ─汪正翔「那些台灣不美的風景」的攝影裝置個展
-
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II ─選讀双方藝廊《當代生活習作─崔廣宇個展》(新作)
-
另一個階段的開始?I ─選讀双方藝廊《當代生活習作─崔廣宇個展》(舊作)
-
在其中但又在外面的複雜對位II ─就在藝術空間陳松志與陳建榮的先後不同個展
-
在其中但又在外面的複雜對位 I ─就在藝術空間陳松志與陳建榮的先後不同個展
-
隱藏在正面的日常經驗中的威脅─看TKG+2018袁廣鳴個展《明日樂園》
-
全球化脈絡中城‧世 靈魂的構成─就在藝術空間黃建宏策畫《3D夕陽─城‧世靈魂》
-
歷史邊緣地帶的未亡人噩夢─閱讀林羿綺個展「琥珀之夢」
-
空氣草還有話要說──看臺藝大張君懿策展《空氣草》
-
廢廟中不斷反覆的可疑可怕儀式─寫張徐展於就在藝術空間中的個展《SI SO MI》
-
如此親近又如此遙遠 讀海桐藝術中心「時間的女兒」─黃立慧個展
-
沁入府城安靜巷弄的驚世駭浪─談李俊賢在臺南絕對空間的個展【海波浪】
-
急於預告近未來的城市藝術節──觀察2017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銀閃閃樂園
-
帶你進入一個小展的皺褶迷航 ─閱讀伊通【缺牙鋼琴─劉秋兒個展/簡子傑策展】
-
一對父女日常生活記憶的斷裂─閱讀台北當代美術館 【繼時對比─張惠蘭個展】
-
千古荒漠中一群自願非自願的游浮 ─台北當代藝術館:「『世』一場自願非自願的游浮─李真個展」
-
「島嶼隱身」指的不光是花蓮─針對台北當代藝術館特展《島嶼隱身》的延伸思考
-
偏鄉破裂土地的修補與再生─對東石鄉『後植民計劃:社區生根創作』的觀察
-
兩樹一山─石晉華的分身─關於 耿畫廊石晉華的【兩樹一山】個展
-
遮蔽痕跡的痕跡或遮蔽眾聲的堆積─內湖藝術計畫藝廊《痕跡:吳怡蒨個展》的觀看與閱讀
-
《後植民計畫》一發不可收拾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