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初選入圍名單揭曉!
相關展演: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
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目前已邁入第十三屆。突破分類觀念後進入第二年、眾所期盼的遴選公布作業,涵括各專業領域的九位提名觀察人李俊賢、邱誌勇、紀慧玲、張小虹、陳泰松、陳漢金、郭亮廷、郭昭蘭、趙綺芳,全年度親臨展演現場、觀察眾議、獨立提名,同時在藝術獎專網ARTalks:撰文評論,終期以嚴謹的合議制方式,從2014年度96件提名名單中,遴選出年度十四項入圍作品:
(依入圍者筆劃順序排列)
入圍作品/入圍者 |
入圍理由 |
WAVE‧微幅/一當代舞團 |
神話是舞蹈常見的題材,科技是表演持續的追尋,儘管如此,像《WAVE‧微幅》這樣,從神話的思維表現科技的舞蹈作品卻是少有。於是我們看到,懸空變換的燈光矩陣,近乎神話世界的神秘秩序;下壓的光牆,具現了神話的暴力;而蘇文琪像昆蟲和野獸一樣強悍的身體,傳達了人類和科技之間的搏鬥。難得的是,蘇文琪並沒有落入人工科技和自然肉體的、傳統的二元論,例如當光束越來越閃爍、聲響越來越暴烈,令人預感科技即將帶來毀滅之際,舞者並不是表現肉身的回歸,那是一種混雜著機械動力和儀式舞蹈的身體,又像戰爭機器,又像巫師又像神。印度的濕婆是舞蹈之神,也是毀滅之神,蘇文琪很像濕婆,表現出科技時代的我們如何與毀滅共舞。 (主筆:郭亮廷) |
聊齋,聊甚麼哉?!/山宛然劇團 弘宛然劇團 導演王嘉明 |
四折古典《聊齋》傳統布袋戲,鑲嵌入一則現代「洗衣店有鬼」演出場景裡,人、鬼、衣、偶,交相隱喻,實幻穿越,既是人操演偶,又是人(導演)操演人,大敘事框架裡置入小敘事,大視覺景框內伸縮變出小舞台,加上「318學運」同步發生著卻被場上演員以遙視(影像)、倒述口氣說出,時間、空間、敘事均幻覺化,暗喻了政治幻象及歷史幽靈化,魅影敘事從一而終。此外,導演透過幻覺手法調動景框變化,讓觀眾自動伸縮觀視,不僅更加凝練掌中技藝之美,更解決掌中戲進入現代劇場的觀賞距離難題,於作品及劇種美學意義上備極難能可貴。 (主筆:紀慧玲) |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立方計畫空間 |
展覽並不在標榜史料文件的新發現,或是既定藝術類型的歷史性整理;《造音翻土》透過對聲響文化生產實踐的重新檢視、辯證,將幾組與本土、常民概念相關的命題再次拋回特定時空下的意識形態、社會關係,使這個以系譜學的方式翻攪主題的展覽,不在停留於特定聲響美學的歌頌,而是實踐者如何以其異質聲響,抵抗、發聲、進而造音的辯證歷程。《造音翻土》在一個以視覺為導向的美術館中,將聲響文化以文件與檔案的形式展出,策展的架構提供展品雙重性的閱讀(聆聽):感知對象與概念意識。展覽具體發揮策展即態度、美術館即公共論壇的精神。 (主筆:郭昭蘭) |
華格納革命指環—諸神黃昏/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 |
此項演出因時制宜的將國內社會運動的抗爭置入於《諸神黃昏》之中,並且因地制宜的將「華山四連棟」內、外,幻化成原作的場域,讓華格納的末世預言活生生的在台北市中心被呈現出來。此「新音樂劇場」或「聲音劇場」藉著自由無羈而有效率的編劇,獨特的視覺設計,以及巧妙的交錯、融混樂音與噪音,共同經營出天馬行空、雄渾壯濶,且具有層次變化的戲劇效果,不只成功的演繹、解構原作,還充份發揚了「整體藝術」的理念。(主筆:陳漢金) |
2014新點子劇展《戀曲2010》/李銘宸 |
「當我們在KTV唱歌的時候,我們不能説唱歌的不是我,歌聲中没有絲毫我的感情」。像這樣唱別人的歌、說別人的話,是日常經驗中「失語」、「無寫自己的歌可唱」的情境,這種概念可說是夠通俗也夠普遍。《戀曲2010》好似把這種尋常経験放大成舞台上演員的時間感與身體感、同時也把聲音變成形式。在沒有敘述軸線與對白關係的支配下,整齣戲演員拋開特定角色的負累,使無名的人物以唱別人的歌、輪播各種公式話語、廣告、話術的聲音,讓觀眾重新回到一種「聽」戲的經驗:「以聆聽帶動情節」,而不是「為劇情服務的歌曲」。演員的身體在這裡是各種話術、歌曲的輪播載體,無論是說著與唱著都離不開作為聲音、樂音、與話語系統編碼化的身體。《戀曲2010》同時把劇場中的捆綁著演員的口白與敘述性,拋到一邊,把說話、唱歌這些與主體表達有關的表意技術,變成作品本身的主題。說到底,《戀曲2010》反思的是,沒有「戀曲」、沒有主體、只剩下歌曲與話術的情況下,如何述說? (主筆:郭昭蘭) |
2014臺北藝穗節《擺爛》/李銘宸 |
《擺爛》聰明地將具有強烈當代感性的流行術語,轉換成狹長空間中正在生成、正在腐壞的時間與時間中正在生成、正在腐壞的身體,不僅成功解構了傳統劇場或舞蹈訓練對身體的制式規範,也成功解構了劇場中身體作為敘事與表意載體的限制,而得以讓身體徹底扭曲癲狂,以獨舞、群舞的交錯,展開集體歇斯底里的能量流竄,讓一切都只是動作、變化與速度,都只是身體的強度與能動。《擺爛》是一齣感官放大版的舞蹈劇場,讓人因其身動力而被如此強烈震撼。 (主筆:張小虹) |
林其蔚個展《磁帶音樂》/林其蔚 |
林其蔚的《磁帶音樂》系列歷經九年的實行,在世界各地演出,僅是透過單音節或相近的語音,在眾人的依序念誦之下形成語聲的合聲,召喚著一種屬於人身在世的共同體,在數位媒體化的科技世界裏尤顯別具意涵。在伊通公園的個展,林其蔚以文件、道具、草圖與錄像裝置等元素,清楚地表述這個長期計畫的美學內涵;一方面,背反了台灣自90年代以來聲音創作的科技媒體化,另一方面,身體被視為聲響的必然載具,其聲音儀式之質樸,像是能匯通人與自然,並尋回人際的始初連結,指向一個沒有被科技符號異化的國度。 (主筆:陳泰松) |
長河—身體是最長的一天/林文中舞團 |
若說舞蹈是結合時間、空間和身體的一門藝術,則《長河—身體最長的一天》絕對是一支上乘的舞蹈作品。林文中對於舞者身體的部署、動力的運籌,以及透過舞者身體所描繪出的空間時間線條和構體,充分展現出他作為一名編舞者的大器與才情。舞者們各具優異的身體能力,充分揮灑,他們身體的韌度、延展性與勁力極大化了舞作的感官幅度。結構與意境互相烘托,堪稱2014年最令人屏息的舞蹈作品之一。 (主筆:趙綺芳) |
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周先生與舞者們 |
《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透過綜整錄像、舞蹈、劇場舞台等藝術形式於一跨領域舞蹈作品中,以整齊劃一的舞台設計、重複性的肢體動作、陌生的城市影像、冷冽尖銳的機器聲響,表意當代社會中人們無奈與受壓迫的生活景況。作品創造出以抽象的城市與空無的社會作為背景,透過反覆且無感的身體,批判當代社會僵化的科層組織與結構;與此同時,探詢藝術創作、人類生存與社會時代三者間的斷裂與無奈。更顯著的是,舞者肢體動作的「空」與「重複性」深刻地表意了當代社會人民百般無奈、抑鬱的社會氛圍、沒有出口與沈重的生命姿態。 (主筆:邱誌勇) |
紅毛港遷村實錄–家/陳伯義 |
陳伯義外號「BB」,意思是他常常像警察一樣發出警告訊息,這種天生keep alert的性格,使他對環境非常敏感,各種風吹草動,立刻會引起他的注意,像「紅毛港」遷村這種重大事件,陳伯義一定趕到現場,拿起他的相機,用他精練的攝影手法,即時即地的拍攝現場各種有的沒有的。因為自我藝術文青的嚴格訓練,陳伯義善於「光」的操作,有「光」才有生命,陳伯義的作品非常光明清朗,非常振奮人心,也非常細膩敘述,這種對於「光」的嚮往追求,是陳伯義作品的深層內裡,也是貫串創作的最核心主旨,以「光」闡述,以「光」辯證世界,到哪裡都有「光」,當然也包括「紅毛港」。 (主筆:李俊賢) |
不舒適的明日/袁廣鳴 |
《不舒適的明日》一展不僅延續袁廣鳴一貫獨特的創作風格與影像美學,在主題上更強化了探究人們日常生活狀態與生活處境的批判性思考,以錄像、動力裝置與攝影等新媒體跨領域的創作形式,透過風格化的視覺語藝及慢動作的影像詩學,將當代關於生存與居住的崩壞、核能災變的寓意、學生運動的指控等議題崇高化。作品以藝術介入並貼近近年來思變的台灣社會脈動,極具時代性格,且能激發觀者更深刻且更為廣泛的人文社會思考,亦呼應了社會公平正義的話語。 (主筆:邱誌勇) |
華格納革命指環—女武神/黑眼睛跨劇團 |
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認為,改編是還原經典的政治性,是經典的再政治化,按照這個標準,鴻鴻成功的將華格納的女神叛變,連結上台灣現今的緊急狀態。難得的是,這次的政治改編不落政治正確的俗套,戲裡的角色並不是宣揚政治理念,而是尋找反抗的可能,學習行動。這是真正的教育劇場,不是教育觀眾,而是和觀眾共同學習。也因此,對照當今的社會運動,這齣戲既不會淪為政治工具,因為學習就是對既定的想法提出質疑,就像劇中一再的質疑法的效力;更不至於消費議題,因為議題都有其時效性,學習卻是為了面向未來,想像新的世界。誠如劇末召喚一場不再崇拜英雄、不再依賴強人的革命。 (主筆:郭亮廷) |
qai~i愛遺憶/蒂摩爾古薪舞集 |
將原住民樂舞的深沈底藴掏掘、淘洗、精煉,然後搓揉進一個充滿掙扎的關係主題,於是我們看到了蒂摩爾古薪、甚至是原住民劇場近年來最扣人心弦的一支作品。儘管舞作格局不大,聲音卻絕非微小。舞者身體聲音表現既質樸又具張力,化解了專業劇場表演者的過於世故、和原住民素人表演者身上隱藏不住的生澀之間的落差,我們終於可以放心期待傳統原住民樂舞在專業劇場的綻放,並為之喝彩。 (主筆:趙綺芳) |
玄奘/蔡明亮 |
固然是蔡明亮的劇作,但穿越了行動與裝置藝術、繪畫與電影,也是先前影片《行走》與劇場《只有你》之後的綜合體,《玄奘》走出了類型限制與文化圈限,也讓人見到了李康生與高俊宏的卓越演出,都是值得喝采的。它體現了蔡明亮關注的個體慾望的政治性,影像豐富寓意,肢體動作在自然狀態與設計中達到渾然天成的結合,游刃於自我心境、古代敘事的想像與當代人的精神焦灼而有餘,在當代台灣電影導演中,無疑是藝術視野最全面、深具跨域能力的創作者。 (主筆:陳泰松) |
台新藝術獎獎勵方向強調:
(1)能突破現有藝術框架並具未來發展潛力的藝術創作;
(2)能夠激發更深、更廣社會人文關注的藝術展覽或表演製作;
(3)能重新定義藝術有利於跨界溝通及跨域探索的藝術實踐方案。
在此方向下突破分類觀念所遴選出的十四項展演作品或藝術實踐行動,將再經過複選委員會,遴選出五項「年度得獎」名單;六月份再由包含國際專業人士所組成之決選會議,評選出年度大獎一名,大獎得主將於6月13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年度大獎得主獨得獎金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年度入選四名,各頒獎金新台幣五十萬元,總獎額共計三百五十萬元。
所有入圍作品均精煉成熟,來勢洶洶旗鼓相當,而去年引發諸多討論的《太陽花學運》雖停留在提名階段,但於過程中探問和擴展藝術定義與疆界,具有震盪性的意義。社會事件經過公民響應而注入藝術創作的成分,日漸升溫,即如本屆,數件入圍者作品皆傳達出與社會動態相應的反思,當代藝術與社會脈動互相交融的趨勢,值得注意。
本屆入圍作品中,與學運議題連結的作品包括:二部華格納革命指環作品《女武神》及《諸神黃昏》超脫宣揚政治理念而開拓了總體藝術維度、王嘉明跨傳統戲曲作品《聊齋,聊甚麼哉?!》在時空幻界中因緣際會實境轉播了學運現場、袁廣鳴《不舒適的明日》中的《佔領第561小時》將學運現場提煉出安靜卻壯闊的詩意。真實的社會運動確實再次激發當代藝術思考與實踐的力量。改制後的台新藝術獎透過ARTalks:專網建立公眾的參與、觀點的互動與跨域對話,不論是結果或過程都值得注目。
圖一、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WAVE‧微幅》一當代舞團
圖二、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聊齋,聊甚麼哉?!》山宛然劇團
圖三、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立方計畫空間
圖四、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華格納革命指環—諸神黃昏》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
圖五、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 2014新點子劇展《戀曲2010》李銘宸
圖六、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 2014臺北藝穗節《擺爛》李銘宸
圖七、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林其蔚個展《磁帶音樂》林其蔚
圖八、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長河—身體是最長的一天》林文中舞團
圖九、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周先生與舞者們
圖十、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紅毛港遷村實錄–家》陳伯義
圖十一、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不舒適的明日》袁廣鳴
圖十二、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華格納革命指環—女武神》黑眼睛跨劇團
圖十三、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qai~i愛遺憶》蒂摩爾古薪舞集
圖十四、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蔡明亮《玄奘》
相關評論
戀物者袁廣鳴? --- 林志明
可見之外:非歷史影像的未來 --- 孫松榮
我看《無色》 --- 西門
從個人記憶開始──第13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生滅,在當下。 --- 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