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北美館「秘密南方」
分享 | 瀏覽數: 1494

北美館「秘密南方」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20年08月21日 00時38分

評論的展演: 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

「秘密南方」展覽中整理爬梳臺灣與全球的政經、藝文事件對照年表      攝影|陳韋鑑

  近年來北美館對典藏展有著相當有趣的各種實驗,大概是從黃海鳴館長時代的「斜面連結-典藏展實驗計畫」開始令人驚艷,而後續的館方也都持續的開闊著典藏展的各種可能性,而這次的「秘密南方」,可能回到了典藏展的原點,關於藝術典藏與政治間的關係可以如何重新被閱讀,進而對應到觀眾自身對於藝術與政治的想像。

  725日至1025日,北美館舉辦「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由館長林平擔任總策展人,高森信男擔任客座策展人,其中過半展品以館藏為主,其餘作品來自國內各館藏與民間基金會,展出藝術家超過卅位;展出『重返南方:台灣的十字路口與東南亞冷戰』、『越過海峽:台菲藝術交流與柬埔寨』、『秘密異域:冷戰與孤軍』、『來自赤道之島的朋友:台新藝術交流』、『新大陸:台北市立美術館內的台灣-拉美藝術交流』與『在地南方:當代藝術中的在地想像』共六大分區。

梅丁衍作品1996年的《哀敦砥悌》在2020年的本展重新衍伸製作      攝影|陳韋鑑

  從本展中「南方」的角度來談,當然會有許多重新思考的機會,但是相對於主流的思考,更有趣的是展名中的「秘密」兩字,這讓人想到美術館庫房中重新清點時,那些日復一日、不見天日關於「南方」作品,這些作品的來源可能我們一般觀眾想都想不到。例如梅丁衍這次展出《哀敦砥悌 這件原作於1996年經歷過多次展出延伸的作品,至少筆者在教學時已經是足以拿出來做探討的作品,梅丁衍在2020年重新衍伸製作,將當初討論的中華民國外交形式延伸至今日,當然也非常遺憾地遭逢前總統李登輝逝世,讓作品也更有時代意義。不過有趣的是2020年版本的《哀敦砥悌》中有數件來自不同國家致贈與總統而由總統府交付北美館收藏的作品,這些貨真價實的官方藏品成為最為超現實的現成物挪用(當然在展場出現參觀的友邦大使本人不算的話),也讓我們意識到這廿多年來台灣的許多轉變。

  另一方面,展覽入口處的鄧南光攝影作品《戰後在台日人拍賣家常》,也暗示了本展的展覽敘事是沿著戰後政治體制開始,一方面延伸日本時代的東南亞連結,向後則是在國際情勢下去延伸,這是作為官方典藏展必須面對的物質基礎也是梳理的起點。當然策展人高森的企圖心是更加廣大的,在南方的概念中,也加入了燦爛時光創辦人張正關於東南亞新移民的訪談,還有原住民的相關議題。

  近年來許多以議題相關的展覽不乏如此雄心,但是難以避免幾個問題,首先是概念先行而導致作品只能成為策展人論述的文本,讓展覽本身缺乏敘事,進而讓觀眾無法在展覽中體驗,另一種狀況則是眼高手低的讓展覽成為政治性宣示。而在這次的展覽中,策展人的確是以作品串起展覽敘事,這也是典藏展的另一種優勢,且高森非常用功的在展覽中引用了相當多的資料,讓觀眾需要多次且細心的閱讀展覽才有可能「完食」,但是這樣的完食可能也會變成雜食。

  不過我們似乎可以理解在某種政治正確的壓力下,策展人似乎要面對漏掉某些面向的壓力,但是這卻又無止境的可以在議題裡拉近討論。例如前述的東南亞婚姻新移民,在早期可能與客家族群在東南亞的遷移有關,台灣客家族群的農業鄉鎮在缺乏人力情況下尋找同為客家族裔的異國婚姻,在同語同種的優勢下開啟大量新移民的遷徙,這也顯現台灣在尷尬的冷戰處境下,族群自有外於國家的連結。而這些國家以外的觀點,其實正需要如「秘密南方」這樣的官方展覽作為對比的基礎,就如同這次展出的描繪出那種中華民國的國族想像,才有可能打開討論的空間。

   

姚瑞中+鄭鴻展,《中國寶塔 (金夏沙恩色拉總統農工業園區)》,2020      攝影|陳韋鑑



相關評論

緯度南移的台灣藝術史 - 秘密南方(下) --- 吳介祥

緯度南移的台灣藝術史 - 秘密南方(上) --- 吳介祥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吳介祥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歷史仍當道,他者仍徘徊 --- 蔡佩桂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藝情艱困下的歷史意識與生命力 --- 林育世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