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今年年初表演藝術受到防疫措施的影響,不少創作延期上檔,相對安全的視覺藝術展覽,則是繼續百花齊綻。至下半年,藝文愛好者必然有些觀展手忙腳亂之感。這樣的節奏,似乎也讓全台藝文的多樣性更明顯。2020年出現在提名觀察者的各季名單的作品裡,身體與空間、性別與年齡、衰亡與邊陲、遷移和消長等作品卻不再顯得特殊或稀少,並陳出我們雜駁卻面貌清晰的藝術生態。選進最後十五件作品的提名過程,已經讓我們感覺競爭的不再是統計數字上幾比幾的激烈,而是委員們在議題、藝術性、渲染性、美學、技法、原創性、年齡結構、社會階級、另類認同、展演地理學……的辨識和選擇。投票之後才是更多牽掛的開始:那些最精采的是否可以維持?那些少一票的如何再被激勵?那些待開發的議題會不會被放棄?那些還差臨門一腳的團隊能不能撐到下一輪的戰國春秋?
藝術已成為一個我們很直接用於爬梳和重述歷史的管道,如《秘密南方》、《皇都電姬》等展演規模和探索範圍龐大的製作,是對既存史觀的覆誦或反思。而個人生命史的回溯和往返、家族記憶的刻寫作品,類型和角度更是多元細緻,如《年夜飯》、《成忘老太太》、《海的寓言》、《越洋信使》、《72海浬》、《林氏軼聞錄》、《Better Life?》、《銀色異夢》和《你是哪裡人》等。在歷史和當下迴盪不已的作品則有《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五月共感》和《紙建築》等。無論規模大小,這些展演都展現了穩健的藝術性和原創性。出現在各季名單中,特別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幾件呈現生命狀態的暫時、流動和不確定性的創作,因而突顯出特殊的生命能量,如《台北靡靡》、《惡性荀還》和《管寮時間》等作品。
2020年作品樣貌讓我感受到一些藝術生態的發展或轉向的現象,即所謂的跨域,先是藝術類型的跨域,隨之而來的則是科技和不同技藝整合而帶來的結盟,接下來則是創作者身分、動機的界線消失,而擴張了藝術的定義和分類。視覺或表演藝術、社區或博物館、舞台作品或族群工作、原創或工作坊等差異逐漸模糊,因此專業和素人、表演廳或運動場、展館或公寓的差別對藝術性的決定性也不太大了。如果這個趨勢確實存在,似乎是各層各界的人士都在趨向藝術力,依憑展演,讓社會挖掘殊異的面相、不同族群做出自我陳述、個人回覆生命議題,以及讓世代構建自己的話語。藝術因此從一個學科類型,變成諸多的路徑。
相關評論
朝向「老年之藝術」:成忘老太太,湯皇珍 2019行動計畫 --- 蔡佩桂
姑且留予他年說(加工)夢痕:盜火劇團《銀色異夢》的夢工作 --- 王寶祥
從邊緣推進核心的記憶工程_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_(一) --- 吳介祥
從邊緣推進核心的記憶工程_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_(二) --- 吳介祥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成忘藝術在疫情蔓延時 --- 王寶祥
非關記憶,特赦吧! : 《成忘老太太|湯皇珍2019行動計畫》 --- 王寶祥
黑暗,得以等待「開光」:72海浬 紀凱淵個展 --- 蔡佩桂
Herstoy的當事人和見證者位置-林羿綺 越洋信使 --- 吳介祥
如今,詩人所能做的,就是告誡──記《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 張啟豐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藝情艱困下的歷史意識與生命力 --- 林育世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疫/藝起~~凍/動齊來 --- 張啟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