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之六]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202展間
分享 | 瀏覽數: 522

[之六]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202展間

Author: 莊棨惟, 2021年02月15日 01時02分

評論的展演: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最後,上到二樓進入台雙展的202展間,迎面而來的是朱駿騰的三頻道錄像《天台》。從目前在台北美術館展出的台北獎中,又或是前陣子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穿孔城市」展覽中,我們都可以觀察出朱駿騰十分擅長以多頻道的方式,將許多大量的敘事並置在一起,形成一份互相交織、呼應的文本,像是將一個宇宙切成無數面,而我們所見即是我們的宇宙。藝術家透過一次前往雲南騰衝的駐村經驗,如同進行田野調查般,又像是進行報導文學、紀錄片拍攝,將一種生命中百般聊賴的情緒展露出來,他看似作為觀察者,實際上在探討「人的處境」,並援引歷史文獻或是當代文化現象,使空虛寂寞的靈魂有了各自的舞台而在燈光下被看到。

《天台》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天台》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天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畫面,一是在拍攝樣品屋裡的清潔女工,每天千篇一律地維持著美輪美奐的預售屋環境,然而自己卻不被允許坐下、躺下,像是與這個環境毫無關係、格格不入,華美虛假的餐具、玻璃杯,以及縈繞不去的巨型家蠅畫面二則是著重在騰衝這個城市的發展背景,由於到處都是拔地而起的新建案,巨大的工地貫穿了歷史沉積已久的明清廢玉料,吸引著許多民眾前往進行挖掘跟撿拾,古城、都市更新,以及心存僥倖的賭石人,過去與未來透過地層的貫穿,在當代成為一種互文、一種譬喻。畫面三則是以整個城市的輪廓為主,藝術家走訪歷史、文化,甚至是民族的種種表現。他於個人網站的自呈寫道,「在駐地騰衝的三個禮拜,每天的我在這些平行世界與慾望中穿梭,每每驚艷於當地人溫暖純樸與自然風光的同時,卻也無法忽視現實與未來之間劇烈的衝突與矛盾。像是那些挖玉人般不斷挖掘──等待──再挖掘,反覆循環,卻也越陷越深。」(朱駿騰個人網站:https://www.chuchunteng.com/)

(《天台》影片片段欣賞)

穿過布幕後,是張欣的展間,她以在泰國田野駐村的經驗和所蒐集的寓言、以纳加的神話故事作為思想觀的基礎,去討論西方身體哲學與傳統神話中所描繪的萬物混融的循環世界觀。張欣一直都具有一種神奇的、可轉譯各種媒材的能力,並自呈以「內在聲音」(物質運動中所產生的聲音回饋)將萬物帶給她的感受以聲音、繪畫以及詩意的影像去剖析。對我來說,這是混合了泛靈信仰、草藥學所書寫而成的當代寓言,不斷旋轉的盆栽背後投影著燃燒的火焰,宛若地底震動又像是火山口的單體音響上放著草藥,像是褒湯一樣,張欣回應了瘟疫肆虐、野火不盡的危機,然後再用自創的象形文字書寫成樂譜,構成一個可感知、可傳唱,並延續了她在當地市集所採集到的歌謠與傳說的身體經驗。(張欣個人網站:https://soundcosmology.cargo.site/)

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隔壁展間是羅晟文的作品,是藝術家長年居住在荷蘭時所創作的計畫作品,藝術家僅僅依靠撿拾公園、河岸邊的野鵝、野鴨的羽毛,手工製作了一件羽絨服,並穿著它前往北極攀登冰山數次。他想要探討的是,人能不能在不壓迫、不傷害生命的情況下獨自存活,因此他將他的行動計畫,以錄像、筆記、收集材料的方式記錄下來,並在展場完整地呈現,化為像是DIY手冊一樣,鼓勵觀眾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被賦權地去生存、對抗大自然的嚴厲考驗。展間中以滿版的地板輸出、CRT電視紀錄影片、手札筆記以及影像攝影,成為強而有力的行動證據。(羅晟文個人網站:https://www.shengwenlo.com/)

展場照片,擷取自台灣美術雙年展網站

下一個展間是鄭先喻的〈We are just saying how you are ruling〉,是「以網路搜索圖像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方式創作的新作,大量即時抓取『人類破壞生態』關鍵字圖像,以第一人稱、也就是電腦以『我』譴責人類因開發、浪費、貪婪而導致生態滅絕的圖像投影與字句,可怕的是,電腦經由『自主學習』並『增強更新』演算法與數據分析做出準確預測而逐漸成為『全知者』,多數人類乃至國家逐漸無法操控數據反而被數據操控。」(節錄自展覽專冊) (鄭先喻個人網站:http://chenghsienyu.com/)

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接下來是許家維的〈石頭與大象〉以及〈黑與白:熊貓〉,許家維是一位非常活躍的錄像運用藝術家,其擅長文本分析並透過自身的回返,將歷史、文化進行跨時空的對話與交織,將被掩蓋的歷史、與現狀格格不入的事實,尋找一種當代的轉譯語言。其中,〈石頭與大象〉在去年2019年的新加坡雙年展「邁向正確方向的每一步」曾經參展過,〈黑與白:熊貓〉則是2018年時,許家維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合作,並邀請漫才師在臺灣文化中心的合作演出。跟著許家維成熟的敘事手法,他總能抽絲剝繭地帶著觀眾以不同的曲度直擊事物的核心、根由,然後去揭示更多暗藏在現實中的歷史、政治、經濟現象。例如,全世界只有墨西哥有「自己的」熊貓,其他都是租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標誌是熊貓的緣由;熊貓外交如何被運行。又例如,現代馬來西亞的巫師存在,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殖民歷史在馬六甲古城所留下的痕跡,空拍機與即時抓取網路圖像的科技運用。許家維像是當代的影像之巫,透過演員的排演、影像的紀實、人類學式的田野資料,召喚出那些藏匿於廢墟牆角、文獻周圍的喃喃之音。(許家維個人網站:http://hsuchiawei01.blogspot.com/)

〈石頭與大象〉展場照,擷取自台灣美術雙年展網站
〈石頭與大象〉展場照,擷取自台灣美術雙年展網站

最後回到陳聖文在此展間所展示的多件小型刺繡作品,與大廳的作品呈現一種對比但同樣地他將這些,從河岸邊、海邊、高山上所身體力行所淨灘、淨山得來的人造廢棄物,用專業且密集勞動的刺繡技術,將藝術與廢物縫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和解的行動。他的作品,優美、簡潔卻語言強大,並極具商業收藏價值。在座談中,他也討論了在其創作模式的轉換,將刺繡這樣可供賞玩、可供博物館式收藏的表現形式,能不能有更為主動、更具號召力、更有所謂社會實踐的創作,去促成人跟自然的認識與交集,而我想或許大廳的那件〈萬事生降於哀戚但非死灰〉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台灣白海豚-鳳與龍》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台灣白海豚-鳳 & 龍》展場照片,由筆者自現場拍攝
圖顥程的〈接獸〉,是在講述斯洛伐克的傳統價值,「狩獵」到了當代的意義是什麼,「保護動物」/「尊重動物」該如何在傳統價值的延續下,被討論以及實踐,藝術家給了一個解答,尊重所有不同的生命,而生命不是只是一種玩物,或是純粹觀賞性的收集。

展場照片,擷取自台灣美術雙年展網站
展場照片,擷取自台灣美術雙年展網站

相關評論

[之一]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101展間 --- 莊棨惟

[之四]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美術街 (平面繪畫及液化裝置) --- 莊棨惟

[之二]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大廳及102展間 --- 莊棨惟

[前言]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簡介、必看推薦、參考資料 --- 莊棨惟

2020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藝情艱困下的歷史意識與生命力 --- 林育世

[之三]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鬼丘鬼鏟、吳權倫及103至106展間 --- 莊棨惟

[之五]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107、108展間 --- 莊棨惟

[之七]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 戶外燈箱作品及小結 --- 莊棨惟

分類奇觀與家族相似:《禽獸不如》的動物園 (下) --- 蔡佩桂

分類奇觀與家族相似:《禽獸不如》的動物園 (上) --- 蔡佩桂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