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館「非遊記」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22年05月31日 16時40分
評論的展演: 非遊記
提到「出國」,可能給人的印象就是出國遊玩,像是許多上班族每年特休都會安排出國旅遊,視為一年裡的重要事項,以異國情調來轉換日常重複或許是大家出國的重點,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出國其實背負著的是工作的壓力、家中的期待與對未來的想像,這個異國情調可能更是壓力來源;換個角度來看,當台灣就是異國時,我們雙方對彼此的想像又是什麼呢?而相對的,延伸到原住民與主流社會的互動時,這個彼此的想像又是如何作用著呢?
5月10日到7月17日,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非遊記」,由鍾適芳擔任策展人,展出分為兩個單元,〈我們可不是來玩的〉,由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張正與廖雲章擔任協同策展人,〈再等我三年〉則是由格拉西亞.卡威旺、塔農.恰帕迪與阿堤.穆桑擔任協同策展人;〈我們不是來玩的〉以一樓的三個展間為主,東南亞移工的母語書信及畫作;歌唱節目《唱四方》的勞動現場與心聲、「移民工文學獎」、「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在週日北車大廳的「地板圖書館」等活動為主;〈再等我三年〉則是由十一組來自台灣與泰國的藝術家及團隊的作品為主,表現形式包括活動影像、現成物挪用、檔案紀錄與空間裝置等,以泰國東北民歌「摩蘭」(หมอลำ, Molam)及台灣原住民的「林班歌」為文本。
從這樣的空間配置上,我們可以看到策展人的用心,先從一樓由來自東南亞移工自身的發聲開始,不管是以寫作如文學獎或是繪畫作品等形式,透過我們台灣人身邊的移工開始來理解東南亞,這也可能正是許多人認識東南亞的開端,(即便這些人裡可能有許多人的祖父輩去過南洋,不管是國際貿易或是軍伕,但可能都是被淹沒的歷史),然後再到第二個單元,透過藝術家們的作品,從更多不同的面向來試著碰觸這些不太會在歷史或是地理課本上被看到的訊息,這樣的帶領對台灣觀眾來說可以說是貼心的。
多年來,張正與廖雲章不管是透過「四方報」、「移民工文學獎」或是「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所累積的相關工作,的確也值得觀眾們更多的認識,更直觀的認識可能是展場那宛如台北車站大廳地板的展場,一方面這是台北人熟悉的場景,另一方面,近年來台鐵曾經禁止席地而坐,導致許多移工朋友失去聚會地點,而引起眾多爭議與討論,而也在這些討論中,許多的公民意見彼此交錯討論後,台鐵開放席地而坐,並且以十餘種語言分享,這個地板本身就提醒了我們許多主流與非主流,保守與開放意見之間的互動經驗,這樣的安排可以說是令人驚艷。
二樓「林班歌」與「摩蘭」的對比也相當的有趣,可能對許多觀眾來說,要在現場看到了那些如檔案存在的錄音帶,才能慢慢理解到早期的原住民歌手並不只有萬沙浪,而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旋律,可能就來自「林班歌」,但是我們似乎無法透過「林班歌」的脈絡來理解「摩蘭」,這可能是「林班歌」自身的脈絡也還在建構中;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當這些如策展人所言「被主流敘事淹溺的細弱發聲」在公立美術館中呈現時,出現的不只是這些非主流敘事,同時可能也映照出我們自身對主流的想像,而在這個相互映照的過程中,那些檔案的存在,可能就成為我們彼此認知的支點,去支撐不同藝術家所建構出來的不同世界。
相關評論
流轉他者 —《非遊記》 --- 黃亞歷
島嶼有異音.爆炸中躍進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龔卓軍
《非遊記》的聲音策展:內部他者與集體記憶的再現 --- 鄭文琦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黃亞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