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身心靈快藝通 / 藝術答客問 / 為什麼要創造給後代一個從事藝術的環境?這個環境又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呢?
分享 | 瀏覽數: 2765

為什麼要創造給後代一個從事藝術的環境?這個環境又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呢?

Author: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8年07月30日 11時59分

提問人/ 資深資訊工程師,38歲、工作近15年,現居台南。平時喜歡聽台式搖滾樂,偶爾會看舞台劇、也聽古典樂。

提問:我很喜歡的一位台灣饒舌歌手大支,在他專輯《硬》中有首歌的內容是這樣說的:「像美國總統亞當斯說的/咱這代職業/從事軍事政治因為希望/有一天/囡仔能夠從事藝術和音樂」。

為什麼要創造給後代一個從事藝術的環境?這個環境又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呢?

 




解惑人/吳靜吉 教育心理學學者;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及名譽教授

回答這位資深工程師的提問,並向你致敬。

最近綠光劇團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戲是《再會吧北投》,共有兩位製作人,一個是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的李永豐,另外一個是「喜歡音樂劇的退休科技人」雷輝。

像你這樣的科技人,在退休之前欣賞各種喜歡的藝術,就是對文化藝術的支持,甚至參與。當然,也可以加入製作、贊助、推廣、評論,甚至編導演的工作,也可以像雷輝先生那樣,退休之後成為共同製作人。

從你「偶爾會看舞臺劇、聽古典樂,也喜歡聽臺式搖滾樂」的生活情趣來說,你是一個「文化雜食者」,請見《今周刊》1082期〈文化雜食者扮演的媒介角色〉(編按:請見下文轉載)。這幾年來,文化雜食者愈來愈多,也就是欣賞藝術方面,可以從古典到流行、從舞臺劇到演唱會,這就是台新藝術獎希望能夠創造並感染文化藝術的光明臺灣。

另一項有趣的事情是,你會特別注意歌詞,所以才會提問,這讓我想起賈伯斯經常引用鮑伯.狄倫和披頭四的歌詞,來詮釋他的思考和關懷。

你的兩個問題,我已經試著在《今周刊》的〈名師講堂〉專欄中回答,請見1127期〈為後代創造藝術的環境〉(編按:請見下文轉載)。

第一個題目,為什麼要創造給後代一個從事藝術的環境?就是希望有更多像雷輝、你,以及其他因為文化藝術而過得比較快樂幸福、可以貢獻社會這樣的人。

第二個問題,這個環境又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呢?這就是為什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台新藝術獎與活動和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製作《國民戲劇》、推動三一九/三六八兒童藝術工程的願景。

祝福你!

祝福臺灣文化藝術!

祝福我們牽掛的臺灣!

 

 

為後代創造藝術的環境
文/吳靜吉

在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ARTalks網站〈藝術答客問〉專欄中,一位偶爾會看舞臺劇、聽古典樂,也喜歡聽臺式搖滾樂的資深資訊工程師,說他喜歡的饒舌歌手大支,有首歌的內容是這樣說的:「像美國總統亞當斯說的/咱這代職業/從事軍事政治因為希望/有一天/囡仔能夠從事藝術和音樂」。

於是這位工程師問,為什麼要創造給後代一個從事藝術的環境?這個環境又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呢?

歌詞中這個廣被引用的名言,出自美國第三屆總統亞當斯,來自他於一七八○年五月十二日從巴黎寫給太太的書信。

一七七六年美國宣布獨立,學法律的他和其他兩位代表於一七八三年九月三日簽署《巴黎條約》,從此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在這段期間,美國代表之間,以及他們與法國聯盟的利益關係也都充滿矛盾,需要不斷談判,才能夠和英國正式簽署和平條約。

在促成《巴黎條約》簽署之前,亞當斯已經以外交官身分住在巴黎準備工作。那時候的巴黎,羅浮宮和凡爾賽宮即將、但尚未正式成為博物館,處處充滿了人文藝術的氛圍,就連服裝作為個人表情的風氣,也逐漸成形。

信中說,如果有時間,他會用很多篇幅描述各種巴黎的藝術,但是他不能怠忽職責去做這些事,因為他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這樣他的孩子才可以有自由去研究數學和哲學,第三代的孩子便有權利去學習藝術。他希望每一個美國人都能擁有身心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風格。

蘋果創始人之一、賈伯斯的說帖,驗證人文藝術對科技創新的重要,他說:「蘋果DNA裡只有科技是不夠的,而是科技和博雅素養(liberal arts)、科技和人文的媒合,才讓我們獲得內心歡唱的結果。」賈伯斯的母校、巴黎的藝術環境,使得身處其境者能夠體驗藝術的可親可近,而豐富了「創造力是性感」的生活情趣。

在臺灣,許多企業家贊助紙風車三一九/三六八兒童藝術工程的動機,就是希望創造機會,讓人人可以欣賞藝術、胸懷人文,進而塑造像巴黎那樣的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環境。

原文刊載於2018年今周刊第1127期第18頁

 

 

文化雜食者扮演的媒介角色
文/吳靜吉

二○一七臺北世大運的開幕演出獲得讚美和掌聲,節目結合多元文化藝術和科技的元素。以音樂為例,除了原住民的音樂、流行歌曲外,還包括小提琴演奏。反映了製作和編導團隊的成員,以及受到感動的觀眾「文化雜食」的生活風格。

一二年,當政府組織改造時,將掌管視覺藝術、古典音樂和傳統戲曲的文化建設委員會,和主事影視流行音樂的新聞局「送作堆」之後,在文化部的屋簷下共存相會,中央政府從此宣示了文化雜食時代的來臨。共存之後是否相看兩不厭、各領風騷、能否分享共創,因而顯耀文化底蘊,引領創意、創新,催促文化產業,可以用來檢驗合併後的成效。

十九世紀後期,自命高貴的盎格魯撒克遜(Anglo Saxon)民族曾主張禁止移民喜歡的娛樂,認為這些「低俗」的文化會傷風敗俗。美國范德比(Vanderbilt)大學的教授彼德森(Richard A. Peterson)和同事在研究文化選擇和消費時,發現高階層精英文化品味已轉換,從自負傲慢的純食或偏食,變成了雜食。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研究發現,文化雜食者的特性是悅納異質多元,而不是精緻排他。大部分的美國文化雜食者在一九三五至五四年間出生,是主要的藝術觀眾,大大影響全體的消費行為。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約三分之一以上的文化雜食者,不只看通俗電影,也欣賞舞臺劇、芭蕾、古典樂、歌劇、爵士樂等。不管是英國或美國,社會階級愈來愈難用來解釋文化雜食和文化純食的差別,教育經驗則是較可靠的預測因素。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有其青少年時期的流行音樂、電影等大眾文化,但正式體制教育總愛強調所謂精緻藝術。當大眾和精緻兩種藝術都不排斥時,文化雜食就應運而生。

韓國放送通訊大學的權(Yoo Jin Kwon)教授和同行,以DDB廣告公司生活風格研究資料所做的研究,發現文化雜食者有兩個特質:自認品味比別人高和文化包容力強。

當異質多元有利創造,而跨域、跨界和跨國成為常態時,文化雜食者可以扮演創意的媒介角色。

文刊載於2017年今周刊第1082期第22頁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