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複眼叢林:用多重眼界窺視生命輪廓
分享 | 瀏覽數: 394

複眼叢林:用多重眼界窺視生命輪廓

Author: 吳双, 2022年12月16日 09時18分

評論的展演: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藝術家:張徐展/展覽製作人:陳湘汶。

展覽日程:臺北市立美術館,2022年8月20日-11月13日。

 

  由家族紙紮事業起家,張徐展一直以來致力於翻新紙紮文化,去除標籤,將其從普遍的刻板印象中解救出來,轉而以嶄新、藝術的形式重新展示在大眾面前。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從2017年的《Si So Mi》開始,企圖透過藝術創作來摸索台灣文化當中具有普世流動的文化價值,同時尋求與國際對話、接軌的可能性。諸如音樂、口傳故事等,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碼,他從中在不同文化間探索流通的共性,同時也將每個文化的獨特性強調出來,形成新的、私密的理解,將其轉換成創作的養分,固有的文化及歷史因此被重新生產、詮釋。

  本次展覽作品,便是從全世界共有的「民間故事」開始著手,受台灣藝陣扮裝靈感啟發,並把民間故事的通則視為一種敘事容器,帶領觀眾從蒼蠅的眼睛,以「複眼」的視角,來回穿梭在各種相通的各國世界文本裡,穿透同一事物的不同面向。討論文化的流動、身份、世界性與在地性等交互相通的寓意經驗與探索。[1]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展出的作品是2018年開始發展的「動物故事系列」,源自張徐展2018年在東南亞的駐地研究創作。展間大致呈「T」形,入口的長廊展示大型紙紮作品,通至後頭的長型空間又分為三個獨立展間,分別置放不同的影像作品。此系列共展出五組作品,包含大型裝置作品「湖景廣場」、「魔山普陀巖」;個別紙偶展出「影子戲台」、「裝扮陣頭紙偶群」、「樂手紙偶群」,以及影像作品「熱帶複眼」、「狼與虎與其他」、「Untitled」等。展覽圍繞著動畫短片作品《熱帶複眼》為主軸,展出其中使用的立體紙雕裝置、以及從《熱帶複眼》中擷取出來、別具意義的片段等。整個展間的設計上,則是多有冷色調的白、頂光的運用,在燈光上別具巧思,使展品蒙上一層帶有民俗性的詭譎色彩,卻又不致使人退卻,反而想一探究竟。而圍繞著《熱帶複眼》設計的後半展間,刻意將燈光的干擾降到最低,使觀者能夠在觀賞時,如在叢林中的多個空間遊走,沈浸地依憑微弱的光源去感受碎片般的視覺經驗,與創作者想傳達的生命觀念不謀而合。

  展間刻意將實體作品擺在前、身為主角的影像作品放在後,是創作者及策展人有意識地引導觀眾,先用中性、純淨的視野凝視作品,這些紙紮作品在傳達什麼訊息?除動物之外、底下的操偶人又代表著什麼?延綿整個展間的水岸場景,帶給自己的心中什麼樣直觀的震撼與感受?由此先讓觀者有自己版本的思考,無論對自然、生命、民俗,將詮釋的權力首先交到觀者手中。當觀者隨著展覽動線來到盡頭牆後的展間,高明度的空間瞬間暗淡下來,主角《熱帶複眼》就此來到觀者眼前,門前的兩隻鼠鹿像門神一般鎮守入口,彷彿預示著某種神性和傳奇的符碼。  

  《熱帶複眼》的創作靈感來源於馬來西亞的民間故事《鼠鹿過河》,講述聰明且狡猾的鼠鹿,為了渡河至對岸採食果實,哄騙河中的鱷魚們排成一列讓牠順利踩著過河,鱷魚們雖惱怒卻也無可奈何。[2]鼠鹿是馬來文化中常見的動物角色,張徐展的動畫作品對《鼠鹿過河》的故事原本進行小幅度的改編,並使用各地民間文化皆有「水」的元素母題,打造《熱帶複眼》中離不開的水岸場景;並結合台灣獨特的陣頭、操偶文化,使故事中鼠鹿及其他動物的相性發生質變,由一則簡單且趣味的口傳故事,提升到對於生命流動的思考,不同的動物形象在作品中快速轉變,將解讀的可能性擴張開來。而《熱帶複眼》也在方結束不久的第五十九屆金馬獎中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的殊榮。

  關於《熱帶複眼》,其中的元素之豐富發人深思。首先,「熱帶」一詞,普遍和「叢林」容易聯想在一起,談到此,觀者腦中定不自覺地會想起熱帶地區的雨林、濃密綠植、樹木,枝枒與曲折路徑之間流竄或停駐的有機生命,畫面如在眼前。這個極富生命力的符號,除了代表影像作品中的主要場景:自然的叢林,某種意義上也是「生命的叢林」。如叢林一般,萬千生命聚集於此,相互交流、糾纏,相愛、相互利用,追逐與被追逐,捕食與被捕食而「複眼」,概念由蒼蠅的眼睛而來。蒼蠅的眼睛是由許多小眼所組成,每一個單眼所看到的外界是局部的影像,聚合所有局部影像才成一個完整的形體。動畫中不乏許多跳接的手法,同一種面貌在不同的顏色、質地間切換,呼應複眼正要傳達的「面向」問題:如複眼一般,我們自以為全面的理解,會不會只是其中一個單眼所見?又或者,是創作者對大眾的一種警示、提出的一種思考,為觀者展示生命無數面向的可能性,由「複眼」去看生命的流動。由此,導向整個展覽的另一個主要元素——「碎片」。《熱帶複眼》中,鼠鹿的操偶人最終沒逃過鱷魚的血盆大口而被吞食,背上的鼠鹿被拋出飛行,落地時伴隨巨大的聲響,竟碎成一片片晶瑩剔透的碎片。方才熱烈的生命流動隨著死亡歸復沈寂,而在這樣死亡與現實重擊交織的時刻,最初被鼠鹿捕食的蒼蠅緩緩前來,叼走了其中一塊碎片。這樣的結局將鼠鹿過河的文本就此昇華,形成一種對現實、生死的思考,捕食與被捕時的關係就此模糊、甚至調換,生命的可能性使人震懾,是如此安靜卻如雷鳴震耳,使觀者久不能平復,在心中反覆咀嚼。而玻璃碎片映照著叢林的每一個小角落,如單眼拼拼湊湊,兩個概念緊密契合。同時,碎片的意象也在展間中隨處可見。如一進門便可看到的碎片裝置,《Untitled》全黑展間角落的明亮碎片、伴隨晶瑩剔透的蒼蠅奮力向上爬。

 

  《複眼叢林》可以說是帶給人驚喜的展覽,策展人與藝術家不只展出作品,也在展覽的設計上足見用心,諸如燈光、氛圍感的設計,大至整個展間的營造,小至角落的細節,使觀者驚呼。從張徐展的作品中,能夠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獨特思考,以及對於台灣傳統紙紮文化、乃至世界各地的傳統民俗,重新詮釋的企圖心。



[1] 張徐展當代動畫:作品列表——2022 /「複眼叢林 - 張徐展個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www.mores-zhan.com/Work-List.html

相關評論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吳孟軒

弱勢的堅韌.衝動的睿智:分裂仔在《熱帶複眼》中的影像疆域抗爭 --- 龔卓軍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 温欣婕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曾少千

肉色的祭壇與變形的鏡子,從「複眼叢林」談張徐展的創作 --- 莊棨惟

物的再變體:從紙紮試寫《花山牆》與《複眼叢林》 --- 吳謹為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黃亞歷

島嶼有異音.爆炸中躍進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龔卓軍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