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嘉瑄 / 第二十一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分享 | 瀏覽數: 1384

第二十一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 吳嘉瑄 , 2022年10月14日 00時30分

第3季(7月1日-9月30日)

作品名稱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提名理由

熱屏面—謝佑承個展

時間︰2022.07.02-08.28

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熱屏面」一展針對「再現」與「觀看」,討論了在媒介技術之間轉換的感官經驗問題。謝佑承以疫情期間讓人眼不可測的現實顯現的介面為出發點,在展場中建構出一個裝置會發光的各種螢幕——包括投影裝置、用螢光顏料畫出的繪畫作品、手機連接電視螢幕(手機即時拍攝現場,並將畫面傳送到電視螢幕上同步播放)的影像裝置,以及裝置著紫外線燈管與用螢光顏料塗繪的物件(透明玻璃杯瓶與麻繩球)、暗示著觀察意義的觀景平台。藉此,他將光學顯像的「再現」與繪畫靜物寫生的「再現」做了巧妙的對照。

它物記:吳其育個展

時間︰2022.08.27-10.22

地點︰TKG+

基於「技術方法/技術物」、「觀察者被觀察者」這兩組區分因素,「它物記」可說是呈現了吳其育對於如何「觀察世界」並進一步生產出人類集體敘事與知識脈絡的幾種切面的看法。

藉由讓觀者戴上耳機的隨身導覽機的設計來引導觀者依序進入以作品所組織起的展場空間敘事內,將作品詮釋與如何解讀作品的意義(兩種畫外音),透過「類比數位」的觀眾體驗來疊加。另一方面,「技術方法技術物」的不同更是透過網路身分驗證(人臉辨識、驗證碼),來展開他對於數位時代下的AI監控、訊息資本流通、乃至背後的文化差異與角力(例如簡體正體中文的審查機制)、有機無機世界運作邏輯等問題的爬梳。

由此,作品還帶出了「觀察者被觀察者」位置的時代轉移,不僅是人作為了觀察者,同時也成為了被觀察者。而這或許是藝術家所謂的「它物」——人也成為它物之一——最重要的意義。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時間︰2022.08.20~11.13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張徐展在延續2018年開始發展的「動物故事系列」之階段性總結的展覽「複眼森林」中,以極精緻的動畫和物件裝置、空間設計,以及頗具魅惑感的配樂之製作,更重要的是,參照了人類學者對於民間故事與童話做分類的阿爾奈-湯普森分類法(Aarne-Thompson classification system,簡稱AT分類法)邏輯,處理了一段揉雜了不同世界民間故事情節、但母題意義相通的敘事(作品骨幹主要使用東南亞「鼠鹿過河」故事,其所代表的是小動物鬥智主題),並採用一獨特的動物複眼視角(蒼蠅),來作為這段奇觀故事的見證者與記錄者。

「複眼森林」除了說明人類集體記憶的多變與不變的敘事邏輯外,其將不同地域脈絡底下的文化資本嫁接在一起並重塑文本情境的作法,亦是試圖創造另一個關於「我們的」的集體記憶。

泡沫聽想

時間︰2022.07.30-10.30

地點︰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

由謝佩君策劃的「泡沫聽想」聯展,不同於以往台灣關於聲音的展覽多直接將聲音/聽覺與某種社會性或文化能動性的特質扣合,又或者是致力於探索聲音/聽覺的特殊感官體驗的實驗,該展將問題意識放在「我們如何認識我們與世界的關係」這樣的思考上。對此,策展人使用了德國哲學家文化理論家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的球體(Sphären)三部曲理論中關於「泡沫」的意象與概念。

亦即,我們當前的世界與社會構成就像是一種無數個個體泡沫所組成的泡沫性球體結構,一種(於資本主義的內部中的)「共存式隔離」的概念;而聽覺聲音(包括關於聲音的機器),即是貫穿共通於各個個體泡沫之間最為直覺與滲透力最為強烈的感官經驗及媒介之一。儘管展覽作品並未完整地切合這樣的命題,但這樣的策展問題意識卻在相關議題展覽當中算是開創另一種新的思考點。

Matter of Scale 羅晟文個展

時間︰2022.07.30-10.02

地點︰鳳甲美術館

羅晟文於其「Matter of Scale」個展中,呈現了其對於旅居荷蘭期間,對於海洋生態及其相關的離岸經濟作物產業的研究觀點。對此,他聚焦於海藻此種海洋植物上,以兩年的時間研究荷蘭種植海藻與海帶的官方與民間經驗、認知及立場,並將這些收集來的文字與影像紀錄資訊、物件與知識,以投放於地面的大面積四頻道錄像、隨展覽時間越來越密集吊掛的廢棄魚網裝置(並伴隨著溫度越來越高的展場空調控制)以及全場關於海藻新聞的廣播方式呈現。

藝術家以相當規模比例的視覺與空間設計,來讓此一嚴肅的涉及生態、經濟乃至政治(政策制定)的世界性議題,變得容易為觀者所消化與反思。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