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梨園人生──國光劇團的《水袖與胭脂》
評論的展演: 國光劇團《水袖與胭脂》
時間:2013.3.9晚上
地點:國家戲劇院
就像羅蘭‧巴特在描述去電影院的經驗,將自己放進一個完全被催眠的過程。這樣來說,看了一齣好戲,聽了一場好音樂,那股感動是可以分成好幾種層次的。最基本是理智的滿意:滿意這演出、滿意這票價或時間是值得的,也滿意著自己的期待被滿足了。至於最極致的,自己原本的整個情緒將是整個被翻攪,翻攪到如此徹底的程度,甚至連自己都不熟悉了。然而,這樣的脫離,卻是不會帶來任何恐慌或不安;恰恰相反的,反而是極其興奮,按現代的口語來說是「很high!」,像嗑藥似的;古典一點則是,喝了人蔘茶一般,全身上下的毛孔都舒暢起來。
那一天看了《水袖與胭脂》便是如此感覺。
這一齣新編大戲虛擬了一個鏡花緣梨園國,每一個梨園戲曲裡出現的角色(虛構)、角色所源自的歷史人物(真實)、歷史情節所延伸出來的各種文本(虛構)、所有歷史上記載也好沒記載也好的梨園子弟(虛擬),全都真真假假交織在一起,圍繞著離開馬嵬坡的楊貴妃的精神狀況,也就是魏海敏飾演的太真仙子,所發出的一連串故事。
隨著故事的推演,戲的本質和戲園生涯的意義不斷被質疑討論,但更重要的是,對愛情一次又一次的質問。兩位編劇,王安祈和趙雪君,最了不起的功力正在此顯示:她們不是透過論述來辯證這些議題(對尋求娛樂的觀眾而言,這是太無趣了),而是從有關楊貴妃的許多戲曲(《梧桐雨》、《長生殿》、《貴妃醉酒》等等),和詩詞(白居易《長恨歌》等等)之中,不同時間點和不同角色所衍生出來的多種觀點來彼此質疑。討論是透過不同立場戲曲片段的並列,而非文字的舖陳。於是,在這辯證過程中,楊貴妃和唐明皇兩人之間的感情,再加上第三人十八王子(壽王)的陪襯,也就更教看戲的我們更為痴迷而著魔,也就是更深的催眠狀態了。
兩位編劇在這裡呈現出她們對過往文本的熟稔,同時更堅持戲曲本身原是娛樂人心的本質上,表面上不提後現代/後設/後文本、三重的戲中戲等理論術語,卻是將這些理論化為技巧而流暢應用,故事於是說得更是扣人心弦。
這齣戲的角色也是一流的。魏海敏在內的一群旦角都是十分絕出,生角亦不遜色,其他丑角亦十分手腳俐落默契十足。舞台設計亦值得一提,特別那些垂下的戲衣成為多種的象徵使用,十分絕妙。至於唱腔與文武場的安排,我自己不是戲曲的常客,也就保留了。
看完戲,真的太興奮了。忍不住散場時和巧遇的朋友聊起來,甚至回家還打電話要朋友第二天不要錯過了──這麼好的戲,居然在台北只演出三場(台中和高雄各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