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成「望南藝評」年度觀察的管窺與點評
于善祿 | 發表時間:2019/02/13 18:12 | 最後修訂時間:2019/02/21 13:14
【按:本文轉載自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望南藝評專區」,http://southview.tnc.gov.tw/article_critics.php?id=136】
圖版提供|嚎哮排演
I、前言
「望南」對我而言,免不了從「異地他者」的角度及感受,來觀察台南地區劇場環境的表現與發展,更免不了對於諸多細節或內情的無知與誤解。畢竟不住在台南,時空的限制都極可能侷限了我對台南在地劇場生態現狀的認知,我習慣長期、大量觀賞演出,但在這次的年度觀察計畫中,簡直不可能,只能盡量挪出時間,到台南一些表演場館看表演。
上半年主要還是拜「台南藝術節」之賜,看的演出較多、也較密集,差不多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看了嚎哮排演《太空救援:果頭計畫》、阿伯樂戲工場《絕不入戲》、In TW舞影工作室《快樂嗎?諾拉》、雞屎藤舞蹈劇場《少女黃鳳姿——節令氣味版》、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手作「家香菜」》,以及香港劇場空間《三張明信片的三種風景》。下半年則由於個人的行程爆滿,所以在盡可能的時間空檔之中,僅到台南觀賞了影響‧新劇場《發角Huat Kak》、鐵支路邊創作體《少女歐巴將》,以及雞屎藤舞蹈劇場《府城夜話》,為了彌補年度所看的演出節目實在太少,所以在後文之中,我會將雞屎藤舞蹈劇場應台灣戲曲中心「2019年賀歲系列合製節目」之邀,北上演出舊作《府城仙怪誌》,亦列入討論之列。我主要還是對戲劇類的團體及其作品,提出一點觀察心得;現代舞蹈的表演藝術語彙,非我擅長,所以大概就會略過In TW舞影工作室《快樂嗎?諾拉》及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手作「家香菜」》。
II、因緣際會巧遇人鬼神
其實首先想說的,就是一年之內因緣際會欣賞了雞屎藤舞蹈劇場三齣新舊作品:《少女黃鳳姿》(2018/05/05)、《府城夜話》(2018/12/30)、《府城仙怪誌》(2019/01/19),在此之前,未曾有過機會看過該團的演出,卻沒想到一年之中,竟一口氣巧遇三齣分別以人、鬼、神為主題的作品,頗為有趣。
《少女黃鳳姿》以台灣前輩女作家黃鳳姿(1928年生)一生主要經歷為軸,以敘事性強的舞蹈肢體與編排,鋪展其少女時期讀書識字,受級任老師池田敏雄(1916-1981)啟蒙與賞識,推薦給西川滿(1908-1999),刊登文章,展開台灣傳統風俗習慣、民間故事、生活散文的文學書寫(主要創作年代為1930年代到1940年代,一生只出版了三本書《七娘媽生》、《七爺八爺》、《台灣少女》),直到與老師池田敏雄師生戀(兩人相差十二歲),百般掙扎之後,仍於1947年嫁給池田敏雄。演出以質疑其作品的真實性(認為應是池田敏雄執筆,而非黃鳳姿所著,畢竟她那麼年輕)為始,以此懸念將觀眾帶入黃鳳姿的成長時代與家庭日常,最後雖未針對設問回答,但觀眾已了解了她的文學書寫與感情狀態。演出在成功大學台文系台文講堂,利用該歷史建築及其旁邊的廣場平地,搭了觀眾席,架設了燈光及音響設備,在初夏的夜晚露天演出。音樂與舞蹈肢體偏向展現少女青春氣息,柔和曼妙,時而穿插展現黃鳳姿(閻芝融飾)猶疑、時代轉換等舞段,氛圍驟變,但整體而言,是感念那個時代的日常與人物的情感流轉的,淺顯易懂。
《府城夜話》及《府城仙怪誌》則都是以台南為敘事地理空間,分別從民間傳說、新聞報導、口述訪談、歌仔冊、文學小說改編發展而來。前者主要重探「府城最強女鬼」〈陳守娘傳奇〉、洲仔尾古墓〈白馬精寶藏〉及日治時期〈台南運河奇案〉,並邀請阮劇團副團長盧志杰共同參與製作,擔任重要的講古說書直播主,且所占篇幅不少,說實話,在大部分的觀賞時間裡,我多半都在欣賞聆聽盧志杰那一口道地、風趣且帶有一點江湖味的台語,非常引人入勝,故事段落間穿插的舞蹈,感覺只是烘托一點氣氛。
後者則可謂群仙眾怪大亂鬥,改編自許丙丁(1899-1977)發表於1931-1932年《三六九小報》的連載小說《小封神》,原著有二十四回[1],有點像公路電影一樣,隨著故事的開展與鋪陳,台南境內眾多宮廟[2]的主祀神明陸續登場,摻雜台南歷史典故與1930年代的文明事物,像是自行車比賽、飛機、議會等,還將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史、虛構人物,如鬼谷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媽祖、李老君、雷震子、齊天大聖、龜靈聖母、臨水夫人、金魚大仙、鹿角大仙、馬扁禪師、小上帝爺、孔夫子、李靖、李哪叱、土地公、婆姐等,通通湊在一塊,穿越一番,頗有趣味。該團與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跨界同台合作,在揀選改編過的故事精華之外,還包覆了一位日治時期就讀台南府城「末廣公學校」(今進學國小)的少女蘋果(閻芝融飾)為主敘者,跟著她的遭遇與視角,在三太子的帶領下創入這個仙怪大亂鬥的魔幻世界。
在這一年來,這幾乎已經成為我對該團創作取材的主要印象,兩位核心編導陳慧勻、胡紫雲擅長挖掘台灣文史,尤其昭和時期的台灣文學與地方掌故,再加上編舞許春香偏向寫實的敘事手法,帶領舞者從日常生活行為提煉與轉化成舞蹈動作,連舞者服裝造型及隨身道具,也盡量貼近人物與時代真實,導致該團的舞作多半含有濃郁的時代風與懷舊感,在我有限的觀舞經驗中,倒是鮮明的美學風格印記,不急不徐不張牙舞爪,懷有一股娓娓道來的節奏與韻律,容易讓人細細品味。
III、台南在地劇團的表演
其次則是談談三個台南在地的團隊及其演出,即阿伯樂戲工場的《決不入戲》、影響‧新劇場的《發角Huat Kak》,以及鐵支路邊創作體的《少女歐巴將》,這是我去年度唯三在台南所觀賞的在地劇團的作品;同樣地,過去都不是看過太多這些團體的演出,有些團的主創是認識很久的(像是許瑞芳、呂毅新、林信宏、吳政育),有些則是最近才開始接觸的。
阿伯樂戲工場的《決不入戲》是一齣聚焦在祖孫父子三代之間心結的家庭戲,父親水成(沈輝雄飾)對於兒子文睿(黃信衛飾)的言行舉止總有諸多數落,甚至還因為劇場工作的關係(或者因為父子長年不合的心結),兒子在父親的告別式上缺席,讓父子倆的裂痕幾乎無法彌合;該戲藉由祖父(葉登源飾)託夢、父親還魂,再加上母親(黃勤芳飾)居中調解等方式,慢慢開解彼此之間的糾結。親情的結,經常就是一句話、一個神情或手勢的表達,就可以冰釋,但卻常常彼此賭著一口氣或一個面子,讓冷戰維持著,時間耗著、流逝著,類似像這樣子的「情緒勒索」,等到有一方離故了,另一方才在慨歎遺憾。編導簡翊修透過戲中戲、陰陽並置的手法,讓四位家庭成員在彼此抱怨、勸解之中,算是某種彌補;語言的表現日常化、自然化、國台夾雜,演員的表現還算稱職,但敘事的多層次與場面調度的配合,似乎還有待加強。之前也曾在總爺藝文中心觀賞過該團演出的《糖甘蜜甜》(2017),印象中有點熱鬧有餘,但表演深度不足的感覺;至於《終章之後》(2016),則是劇本採後設手法,並沾了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光,因此該戲還算有趣,但表演仍不到位。
《發角Huat Kak》則是擅長青少年戲劇創作的影響‧新劇場,以台南「十六歲成年禮」為基礎特色,並以「發角Huat Kak」為主題,帶領多校參與的高中生[3],透過他們身上的故事,多半懷著少年少女十五二十時的「轉大人」心境,敘事多線交織繁複,表現出青少年對於自我認同、家庭、友誼、夢想的追求與想法,體現了這一代的價值觀,青春、熱血是共同的語言,台前幕後、台上台下,演著、看著,幾乎所有人都被戲裡的故事吸引著、感動著;類似的劇場情境,我也曾經在台北「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嘉義「阮劇團」、澳門「戲劇農莊」、馬來西亞檳城「路人甲表演社」等團體,所舉辦的青少年中學生戲劇表演或比賽中見識過,在寓教於樂(或於戲)的過程當中,這些團體的主事者多半都會帶著新世代的青少年,結合自身與家庭及社會的關係,激發出公共議題的關懷,文化藝術的感知,是一種很值得持續並推展的藝教過程與涵養。從整體效果而言,這齣戲在各方面的完成度還是比較高的,團隊的向心力與合作默契,也令人印象深刻。
相對而言,鐵支路邊創作體的《少女歐巴將》則故事線條較為單一,主要就是讓劇中的美雲阿嬤(黃暐喬飾)因緣際會回到年輕的體態,但其他人及整個世界仍皆如常,並非像哆啦A夢時光機那樣,整個回到過去;編導吳政育藉由此一異質元素的戲劇性設定,讓阿嬤具有雙重視野(年輕的體態,年老的心態及語態),也讓她再度經歷一次青春,甚至還參加了熱舞團體、參賽得名,並修補了她與周遭親友的關係,這一切都發生在阿嬤於「時光照相館」拍照之後,似乎是她的一場夢境。然而還是必須要說,大部分的表演仍嫌稚嫩業餘,故事的節奏也有點拖沓,理應是一個還算有趣的題材,但整體執行力有待加強。
翻開《臺南藝文》2019年1月號第十頁,可以看到三則訊息:「2019臺南在地藝術行政人才培訓計畫」、「2017-2018臺南在地劇場技術人才培訓計畫」,以及「2019-2020臺南在地劇場技術人才培育計畫預告」,主要是針對藝術行政及劇場技術兩方面人才的培訓計畫。近年隨著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屏東演藝廳、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台江文化中心等表演場館,紛紛落成啟用,表演節目越來越多,大學院校相關劇場表演科系也有好幾所,但處於最核心的主創人才(編劇、導演、表演)似乎還是有待加強培訓,並營造更健全的劇場環境,讓人才願意留下來,以增進在地劇場創作的質量(而且是質重於量)。
IV、以建議做為結束
臺南藝術節在「國際經典」、「台灣精湛」、「城市舞台」等主題之下,每年都規劃許多演出節目(主要類型包括戲劇、舞蹈、音樂、親子等),2018年還增加了「佰元食驗場」的六檔演出(可惜我因為行程關係,一齣也沒參與到),此外還安排了十幾場的藝文講座,所有節目總數達五十餘個,這幾年甚至還很有心地規畫了一系列的駐節藝評人、新評種、研討會、年度觀察等評論項目,規模不可謂不大,也算是在近年台灣各地興起的一股城市藝術節風潮中,辦得較有特色的一個。
除了前面談過的雞屎藤舞蹈劇場及阿伯樂戲工場的演出之外,我在藝術節期間還欣賞了兩齣外地劇團所帶來的作品,一個是嚎哮排演的《太空救援:果頭計畫》,我先前已寫過一篇劇評,可參見http://southview.tnc.gov.tw/article_critics.php?id=42,在此不重複贅述。倒是我在2018年10月13日,接受台南文化中心「劇場ART報馬仔」的邀約,在其國際廳B1會議廳做了一場藝文講座,題目是「2010年代的台北劇場新世代風貌」,演講中我介紹了幾個台北當代劇團,包括四把椅子劇團、瘋戲樂工作室、風格涉、玩勮工廠、娩娩工作室、進港浪製作、明日和合製作所、嚎哮排演等,他們多半年輕,雖然是戲劇系科班出身,專業是基底,卻經常不按牌理出牌,演出主題取材多元,形式及表演也都創意十足,大都參與過「臺北藝穗節」,經過從校園到劇場界的「轉骨」歷程,紛紛有了自己的創作性格與作品面貌;在未來的台南藝術節規劃中,或許可以陸續引介與邀請這些團體來演出。
另一個是香港「劇場空間」的《三張明信片的三種風景》,後者演出在台南老爺行旅五樓的Bar21,主要就是利用這個時尚酒吧的空間,試圖做一場類似「卡巴萊」(cabaret)近距離演出的作品,三位女演員(張國穎、吳鳳鳴、姚詠芝)所飾演的角色,各有各的心事與情事,各自的生命際遇似乎都牽絆著香港、中國、台灣、美國的歷史、政治與文化,企圖折射出政治現實與人的無奈,但表演上的口音與能量的投射都有點問題,無法令人信服,只覺是表面的表演,非常可惜。
劇場空間這幾年,幾乎年年都有作品應邀到台南藝術節來演出,《棋廿三》(2015)、《雙城紀失》(2016)、《三張明信片的三種風景》(2018》,甚至也應邀參加「2018嘉義小劇場戲劇節」演出《香港地的日與夜》,另外該團的藝術總監余振球,還和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合作過《黃昏的牛犁》(2014)和《如果還有明天》(2016)等,交流可謂頻繁,在其他城市的藝術節確實不易見到;但從台南藝術節的官辦角度,或許應該可以試著引介香港其他團體的演出,以拓展觀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