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蟬聲的台南午後
張小虹 | 發表時間:2014/06/29 17:18 | 最後修訂時間:2014/07/02 16:37
從「林百貨」擁擠的人潮中脫身,鑽入一旁同屬日治昭和末廣町的商店住宅,現今由台灣時尚設計師竇騰璜、張李玉菁所經營的「兜空間」,終於可以喘口氣呼吸。重新開幕的「林百貨」裡那支離破碎、小眉小眼的文創個性商品市集,真是令人沮喪,還好旁邊就有這間台灣成熟設計者的服飾、香氛、餐飲、舊傢具複合店。大門是空間建築師王揚恩所採用的老貨櫃,穿越而過如入時空倉儲。店裡展品、商品與空間佈置都有統一的風格語彙,豐富而不雜亂,有設計感卻不造作不假懷舊。而攀上四樓,正逢台灣聲音裝置創作者王福瑞的個展《聲活》。雖說主要的三件展品皆為舊作,但台南兜空間卻彷彿讓這些聲音裝置重新活了起來。
一上樓梯迎面而來的作品《聲泡》,以兩個大小相同的玻璃燈泡,懸垂而下,人從下經過,隱隱彷彿傳來一陣一陣蟬鳴之聲,穿越空間內外的虛擬區隔。原本玻璃燈泡的視覺符碼與導引是發光,但這兩個玻璃燈泡不發光,而發聲,中空處的鎢絲狀配置,乃是小麥克風與小喇叭音箱的貼擠,一收音一擴音之間造成共鳴迴授(feedback),再由創作者以隨機亂碼的設計,調控聲量大小與中斷頻率,居然出現有如夏日午後浪潮般襲來的陣陣蟬鳴。
這才驚覺為何過去在美術館裡參觀聆聽「聲音藝術」,總是些許不耐。在幽暗的空調展廳裡,與身體分離的聲音,不具「身」之「聲」,總有一種冰冷的抽象性,如刀刃滑過耳際。從上一個世紀之交,拜電子傳輸與錄音科技之賜,聲音得以剝離作為音源的身體,鬼魅般再現於留聲機、電話、收音機等機械裝置。而這一個世紀之交,聲音藝術的蓬勃發展,則更企圖在0與1的數位之流中「創造」聲音,此無「身」之「聲」,乃是比上一個世紀之交的離「身」之「聲」更抽象更虛擬。
而來到台南兜空間的「聲泡」,襯著四樓陽台外亮眼的陽光與樹影,若有似無的蟬聲陣陣,不是聲音的「仿生」、「擬真」或「擬聲」(模仿蟬聲),而是如個展所標示的「聲活」,聲音如何活在當下,如何穿透空間,如何讓最冰冷的數位有了溫度。
這種聲音的「賦活」,不再只是互動裝置的設計(「聲泡」上方有感應器,人從玻璃燈泡下走過,便會啟動感應器而發聲),而是陽光樹影讓聲音「賦活」,夏日午後讓聲音「賦活」,這棟建於日治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的鋼筋水泥混凝土建築(由日籍建築師梅澤捨次郎設計)讓聲音「賦活」。兜空間的「聲泡」再一次驗證了展品與空間的創造性縐褶,沒有獨立於展場的作品,也沒有作為純粹背景的展場。
相對之下,移師到高美館展出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亦展出了王福瑞的另一個作品「聲碟」。就這個精心策劃、史料豐厚、開創新局的展覽而言,王福瑞的「聲碟」標示了台灣聲響文化的另一個新起點,不再是「身」「聲」演繹的在地歷史(從禁歌、美國流行歌曲、民歌採集運動、民歌運動、地下音樂、瑞舞運動、實驗聲音創作),而是無「身」之「聲」的電子運動:將電腦硬碟與小麥克風相連結,亦是採聲音迴授的原理,隨機中斷音圈,而造成音量有大小無高低的斷續效果。
只是高美館的「聲碟」充滿視覺造型與聲音感性上的冰冷,以後設數位之姿,反思記憶,而兜空間的「聲泡」則是被台南夏日午後的太陽晒得暖洋洋,兀自發出無人稱的嘶噪之聲。
圖版提供| 高雄美術館 <聲碟>王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