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漢金 / 第十二屆第三季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1842

第十二屆第三季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陳漢金 , 2013年11月15日 17時41分

     

 

      「台北藝術節」、「台北藝穗節」、「新人新視野」等系列演出的陸續登場,讓表演藝術界熱鬧非凡,也讓關注創、演的觀眾、聽眾們到處趕場。在這百家爭鳴的許多演出中,固然存在許多不夠成熟、不夠完整的實驗性創作,也有少許令人驚喜的佳作。


       台北藝術節中的《華格納大爆炸》無疑是較引起爭論的一項演出:有少數人讚許它那自由無羈、天馬行空的創意,大部分觀賞過的觀眾們卻普遍認為它玩創意玩過頭,使得這場「結合文學、影像、古典樂、裝置藝術、表演藝術、電音派對的“整體藝術”之夜」顯得分崩離析、不知所云。《華格納大爆炸》的動用眾多的人力與經費,令人不禁想起多年前被稱為一項「偉大的失敗」的演出 — 高行健的「禪式寫意劇」《八月雪》(2002年)。筆者認為,《華格納大爆炸》是由台灣、德國藝術工作者共同構思,結合戲劇、音樂、裝置藝術,為一個特殊的演出場所而創作(中山堂光復廳),嘗試傳承與解構華格納「總體藝術作品」的精神的一場演出;然而這項「大工程」卻沒有掌控、整合好,而使得參與演出的各個不同的藝術領域各說各話、分道揚鑣;戲劇、音樂、裝置藝術、圖像、朗誦、詩文在銀幕上的呈現,這些繁複的演出因素經常被同時呈現出來,令觀眾目不暇給、無所適從。


       台北藝術節的另一項演出「董怡芬與朋友們《我不在這》」,則能夠較單純、較有效率的聚焦於舞蹈與音樂的融合。在台灣舞蹈藝術發展的早期,舞蹈與音樂的互動經常受到關注,一些卓越的舞蹈製作、演出曾經催生了優秀的音樂創作,諸如馬水龍、賴德和、陳揚的舞蹈音樂作品。後來,由於某些原因,舞蹈界與音樂界好像漸行漸遠,舞蹈音樂越來越不受重視,經常淪為「背景音樂」,舞蹈演出的「音樂性」甚少被注意。董怡芬編舞、統籌演出的《我不在這》,充份的喚起舞蹈對音樂與音樂性的關注,她宣稱:「《我不在這》是一片夢境,一句密語,一個關於聲音如何喚起身體記憶的方式…聲音,會帶我們去想要的地方」。《我不在這》是一位旅者對於聲音與音樂的模糊的回憶;音樂誘導出肢體動作與劇情,它不再是配樂或背景音樂;編舞者董怡芬與音樂創作與統籌者林桂如,顯然在充分的溝通之後,再分別創作出相互呼應、契合的舞蹈與音樂。林桂如彷彿舒伯特風格般的浪漫音樂片段,帶動整齣舞劇的起伏與高潮的營造;德國跨域音樂家柯德.林可(Coordt Linke)在劇中某些關鍵性的段落,現場奏出印度樂風格的音樂,藉著華麗的炫技與緊湊的律動,自然的將舞蹈帶至狂烈、迷醉的狀態中。


      有別於「台北藝術節」的為專業藝術家提供演出機會,國藝會的「新人新視野」則是鼓勵有潛力的藝術新進。在六位獲選的新人之中,擊樂演奏者洪于雯統籌、主導的“Neverland”,是一項由音樂出發、且涉及了舞蹈的演出。洪于雯不自限於一般擊樂演奏會的呈現方式,與數位舞者、舞台工作者共同設計、演出這場小型的舞劇。洪于雯能夠以簡約卻有效率的方式,相當高超的技巧與敏銳的感性,進行四首擊樂曲的獨奏,以擊樂帶出舞蹈的進行,擊樂與舞蹈共同經營出簡約、抽象的美感。


      有別於洪于雯“Neverland”在小型場地室內樂式的演出,連雅文打擊樂則是結合了林文中舞團,國標舞者彭彥鳴、紀杏錡在國家音樂廳進行一場大庭廣眾的呈現,在此場《擊舞》中,較大的規模與格局卻不流於表面膚淺,它具有一個起承轉合的架構,在其間,舞蹈充分表達音樂性,音樂充份體現舞蹈感(請參閱筆者所寫的評論《舞蹈奏樂,音樂起舞》一文)。

 

 陳漢金:第十二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