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李俊賢 / 第十二屆第三季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1781

第十二屆第三季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李俊賢 , 2013年11月15日 17時05分

 

關於議題創造力之匱乏及其他 ──2013年第十二屆第3季觀察報告

高雄藝術家自主媒體之延續

高雄藝術家的怪癖之一,自辦媒體,從1985年開始的《藝術界》[洪根深、陳水財],1994年的《南方藝術》,2003年的《打狗藝術網》,2008年的《踢怕怕反美白藝術網》,2013年又有《新浜熱》。或許就因為是移民城市,人際關係比較不敏感,隨便講話、發言比較ok,這種氣氛成了藝術家辦媒體的溫床,所以,30年來,這個傳統還沒有斷。

新上市的《新浜熱》是由〈新浜碼頭〉工頭黃志偉和陳俊雄主催,風格上仍延續高雄藝術家自主媒體一貫的批判性,也將繼續「揮舞著無邊熱情,唱自己的歌」。

在精神上《新浜熱》有期待成為《踢怕怕反美白藝術網》的紙本版本,點閱率頗高的《踢怕怕反美白藝術網》可能樹大招風,並且都踢到要害,後期就被惡意網攻而常常掛點,由藝術家義工維持的網站只好宣告暫停。新發行的《新浜熱》,長期計畫結合紙本和網路,在「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批判精神上,繼續高雄特有的藝術路線。

 

文化沙漠的畫廊博覽會

2013年9月,高雄第三次辦「畫廊博覽會」,得到預期外的成功,主辦單位被激勵,以致明年將續辦。高雄過去以移民為主要人口成分,基本上很少「仕紳」族群,藝術參與族群相對較少,曾經因此得到「文化沙漠」的標題,藝術市場也不活絡,即使解嚴後曾異軍突起約5年,因為母體建築產業萎縮,很多畫廊也很快收攤。

作為台灣第二大城,藝術市場仍有其基本規模,近年來開辦的在地畫廊,也逐漸強化專業,經過近20年的蕭條沉寂,高雄藝術市場重新看到曙光,2013年的「畫廊博覽會」,或可視為當前高雄藝術市場的切面縮影。

高雄第一次辦「畫廊博覽會」是1990年,配合當年的「台灣區運動會」,並有高美館籌備處低調參與,有盛況也有暗流,而不管風風雨雨,那次配合運動會的「畫廊博覽會」,仍是當時台灣社會頗有創意的運動會衍生活動。2002年高雄第二次「畫廊博覽會」,完全由政府預算支持,參展畫廊不用場租,因為是有一點臨時起意的「畫廊博覽會」,以高雄在地畫廊參與為主,算是一次比較形式意義的「畫廊博覽會」。

2013年的高雄「畫廊博覽會」,由「高雄現代畫學會」起頭發動,策略上結合「世貿型」和「飯店型」畫廊博覽會,展覽內容鋪陳較有彈性縱深,即使參與畫廊頗有試水溫心情,整體仍可謂多贏。

 

被市場說服或以藝術說服市場 [青年藝術家]

青年藝術家面對市場,是繼續保有自主主體,還是努力向主流市場靠攏?就目前台灣藝術家學院養成狀況而言,基本技術都可謂ok,確認自我風格之後,「熟成」速度一般都很快,很多研究所階段的年輕藝術家,都已具有非常專業的藝術能力,從整個歷史看,目前台灣青年藝術家[後60年代],應該是基本藝術能力完備的一代,也是最快進入市場的一代,年輕藝術家很快進入市場,對應方式不一,有的可能著眼於自我理念的維持,以穩健的腳步不急於一時;也有的會配合主流品味儘速複製,這種個人選擇,應該也無可厚非,不過,如果很嚴肅看待,藝術家是被市場說服或以藝術說服市場,應該也是偶爾要想一下的議題。

從宏觀的角度看,目前台灣藝術市場的品味並不夠多元,在貴族精品和中產品味之外,其他品味空間很小,青年藝術家面對市場,是保存自我,並以努力說服市場,或是暫時放下自我,在既有市場品味下謀取空間,或許仍可有長遠思維。

[2013年某日參觀台北7間畫廊後之感受]

 

關於議題創造力之匱乏

台灣三大美術館擁有大量藝術資源,儲備大量研究人員,理應全力建構藝術脈絡,開拓原創議題,而現況事實?

從整個台灣公務結構文化看,「原創」並不被鼓勵,「原創」作為一般沒有現成案例,進行政策、預算說服非常困難,即使政策被接受、預算也被支持,到實際執行階段,如果一切順利,那當然阿彌陀佛,而只要有些差錯,當事人馬上得到「叫你不要你偏要」之類的責備,甚至要背負行政、甚至政治負擔。所以,台灣公務施政一般以學習既有模式依樣畫葫蘆為主,很難得有願意開創的主事者,整個公務系統如此,以「原創」為重要標竿的美術館也多半如此。

美術館是否有「原創」企圖,直接反映在由定位基礎上發動的策畫性展覽之上。有定位才有市場,在定位基礎上經營才有累積,這應該是基本常識,反應在台灣美術館,則多半成為口頭上的交代,實際作為往往是另一回事。

以美術館的資源人力,「原創」絕非事到臨頭「腦筋急轉彎」的點子,而是長期研究能量的展現,回顧今年台灣美術館作為,確有關於議題創造力之匱乏的感受。

 

心胸寬大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選出包含2位外國藝術的團隊參展,創意超過美意,終於引起風波。

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多年,一向由〈北美館〉遴選策展人、藝術家展出。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有百年以上歷史,是當今最有品牌能量的藝術活動,主辦的義大利人靠祖先的創意,到現在每年收取大量鉅額的參展註冊認證費,也養活了大量活動周邊的藝術經紀掮客,規模早已夠大的「威尼斯雙年展」,至今仍不斷膨脹當中,大量擠不進主展場的二線、三線國家[或是像台灣這種中華台北式國家],仍願意花大錢租場地交註冊費參展,演變至今,「威尼斯雙年展」已經成為沒有人看得完的展覽活動。

在這樣的局面下,「台灣館」參展意義何在,孤絕「獨立」於主展場外[和台灣的國際處境很像],參觀的人不多[有些可能要去「嘆息橋」走錯路而誤上「台灣館」],每兩年花兩千多萬,被誰看到了[台灣藝術界不算]?或許,「被誰看到了」沒有被看到,才會有包含外國人組成的「台灣館」參展團隊。

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帶起很多議題,而回歸基本面,如果台灣電腦製造廠每兩年花兩千多萬到國外參加電腦展,而回饋的業績都幾乎掛零,卻持續參加多年,老闆是不是要在股東會議上被檢討?

 

喬治亞館 [主展場外] 2007

圖版提供│李俊賢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