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秮肉精神 復興拼裝文化 ──可以居的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高雄〈駁2〉藝術特區/2013/12/21-2014/2/16
李俊賢
歷史超過10年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在台灣地方政府普遍舉辦藝術節的年代誕生,早期呼應當時謝長廷政府「海洋首都」的標題舉辦,以大量資源和大型場地投入,開創台灣「藝術節」的新模式,是當時頗被期待的「藝術節」。
曾經風光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前兩屆主導者姚文智、管碧玲都屬政治人物,後來在政治上也都更上一層樓,這種可能被附會的因果關係,從第三屆開始,逐漸成為少數地方在野黨議員發揮的題目,使《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在預算上並不被支持,而市府團隊更替,新團隊對於前任的業績,在態度上也並非積極,曾經輝煌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就慢慢低盪,近年來,甚至令人有例行辦理的感受。
回歸《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內在精神,高雄在1970年代的拆船業,或可視為原始起源,拆船工業帶起的「秮肉」[金屬板金、零件拆解]行業,延續到廢五金以及貨櫃處理工業,在20世紀末達到頂峰。作為世界頂尖的貨櫃港,每年數以千萬計的貨櫃在高雄港進出,延伸蓬勃的貨櫃處理工業,大量的「報廢櫃」[不適合吊掛、堆疊的貨櫃],在「秮肉」之後,成為各種工寮、檳榔攤等等臨時性空間,在那樣的氛圍中,2001年《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開始舉辦,而「秮肉」文化的底蘊,使《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完全不同於其他國家的類似活動。
2013年蔡佩煊/貨櫃雞尾酒吧 圖版提供|李俊賢
經過多年辦理盤整,這次2013年《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回到在地本土,以台灣使用很普遍的「貨櫃屋」延伸,表達「貨櫃」作為空間單元、載體的身分,在設計專業者參與之後的可能。由於依然以使用「報廢櫃」為主,切割「秮肉」、拼裝還是主要處理手法,盡量呼應著高雄港都歷史上的拆船、廢五金、貨櫃處理工業脈絡。
這次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是第一次不特別標榜「藝術」的藝術節,而回歸「貨櫃」[或二手、報廢貨櫃]在台灣普遍運用的狀態思考,回到「貨櫃」作為一種「空間」的狀態加以發揮,應該是回到「貨櫃」的基本面的一種操作,就整個《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歷史脈絡而言,應屬於中途的再研究盤整,對於後續的舉辦,可說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基礎。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開創於21世紀的初始,相較於其他地方藝術節,是少數殘存至今的藝術節,開創階段建立的「文化局」主辦、「美術館」承辦的模式延續至今,即使兩個層級對於「藝術」的見解不一定完全相同,在行政的介面上也不一定完全相容,《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仍然一路走過來,也曾經出現不少好作品,2013年冬天的第六屆,即使並不標榜藝術,參與的藝術家也以空間設計領域為主,就長遠的角度看,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盤整點,尤其就一個期待形成歷史累積的藝術節而言,這次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應該是極具建設性的。
2001年吳寬瀛作品 圖版提供|李俊賢
2003年貨櫃造鎮 圖版提供|李俊賢
2003馬爾他Altta作品 圖版提供|李俊賢
2005徐瑞憲作品 圖版提供|李俊賢
2007以色列Zik團體作品 圖版提供|李俊賢
2013年姜樂靜的Smoking Pavilion 圖版提供|李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