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版畫之父──及其他 ──〈高美館〉「版.畫.交響——廖修平創作歷程展」
李俊賢 | 發表時間:2014/05/05 20:36 | 最後修訂時間:2014/08/14 14:21
評論的展演: 版.畫.交響——廖修平創作歷程展
星星節 蝕刻金屬版 80 × 57 cm 1971
文 | 李俊賢
圖版提供 | 高雄市立美術館
藝術家廖修平出身於富裕家庭,師大美術系1959年畢業,之後前往巴黎學習版畫,也立志將現代版畫概念、技術引進台灣。1973年起,廖修平開始在台灣各大專美術系推展「現代版畫」,在解嚴之前,從媒材的角度開發了當時年輕藝術家的視野。
廖修平積極推展「現代版畫」之前,台灣版畫以木版畫及少數銅版畫為主,那種「農業時代」的情趣,並不吸引當時一心追求「當代化」的年輕藝術家。1970年代起廖修平則帶入「絹版」、「紙版」等版種,符合「現代性」的畫面,確實鼓動了一些當時的菁英藝術家投入版畫,也開展了那些年輕藝術家的創作空間。
當時廖修平版畫最「震撼人心」的,應屬「絹版」的「多色漸層」,用畫筆千辛萬苦也畫不好的一道彩虹,以「絹版」刮刀施作,竟然是輕而易舉,這種美妙的色彩blending,也足以被附會到諸如不鏽鋼、烤漆等當代材質,或是霓虹燈等當代色光,可以表達當代性,卻又得來全不費工夫,當時很多年輕藝術家做版畫,無論如何都要給它漸層一下,好像在畫面上刮出一片漸層色彩,立刻就可以擠身當代行列一樣。
除了「多色漸層」,當時隨「絹版」被引介的,還有「照相製版」的手法,本來只有在工業製程使用的技術,被引用為藝術創作的技術,「攝影」和版畫以及一些「繪畫性」的手法被結合起來,完全的「跨領域」、「跨媒材」,各種媒材跨來跨去的畫面,展現出完全不同於當時學院藝術的風情,也因此吸引年輕藝術家的投入。
在「絹版」系統以外,「紙版」的介紹也在當時使藝術家開了眼界,除了「紙版」價廉物美,以及裁切方便,以「紙版」為「載體」的做法,完全顛覆過去版畫「作版」曠日廢時的狀況。所謂以「紙版」為「載體」,就是藝術家把要印製的效果,用各種材料施放在紙版上,例如一坨南寶樹酯、一塊抹布等等的,經過簡單的硬化,滾上顏料,就可以經過壓印機印出各種出奇不易的效果,這種「化腐朽為神奇」,使很多美術系學生開始關心身邊有的沒的,也使學習對象從歐美大師畫冊稍微扭轉到自身環境。
1970年代廖修平帶入台灣的「當代版畫」,的確在當時年輕藝術家中注入不同可能,當時如「十青版畫」等藝術團體,很多藝術家確實因為「當代版畫」開發了創作的新可能,以版畫整合多樣媒材、多元圖像,從傳統的「線性思維」轉化為「網狀思維」,由單一層次畫面變成多層次畫面,版畫做為當時「當代性」的敘述表達,是確實存在的。
藝術家出身富裕、光環很多,有時會模糊掉其專業形象,因此,緣藝術家在〈高美館〉舉行「版.畫.交響——廖修平創作歷程展」之便,重看藝術家在台灣藝術「當代化」過程中的角色位置。
廟 絲網版 75 x 51 cm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