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邱誌勇 / 超越物件的擬態與物性癖:關於「部分文字遺漏」的想像
分享 | 瀏覽數: 3507

超越物件的擬態與物性癖:關於「部分文字遺漏」的想像

邱誌勇

地點:么八二空間(台南新美街182號)

展期:2014年1月17日至3月16日

策展人:陳湘汶

藝術家:吳權倫・莊于璇・謝奉珍・顧廣毅

 

一個新藝術空間・一位新策展人・四位新銳藝術家・七件藝術作品・一次物件與空間的對話。

自杜象(Marcel Duchamp)的現成物(ready-made)前衛創作觀念開始,藝術物件開始越來越像普通物品,接踵而至的便是「定義藝術」的問題成為二十世紀以來一項緊迫的任務。而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布里洛盒子》(Brillo Box),則藉由兩個彼此相像,但意義不同、身份不同(《布里洛盒子》與布里洛盒子)的擬態,試圖消解美的藝術與俗的藝術間的清楚分野,更使哲學美學的論辯成為當代藝術哲學的命題。[1]到了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以降的當代雕塑或裝置藝術,更強化以現成物、文獻檔案、即興表演、文字語藝,或雕塑裝置等藝術物件/媒材,挑戰傳統藝術展演形式。「部分文字遺漏」一展同樣地以此系譜脈絡為基底,透過許多被視之為理所當然的現成物件,展現出獨特的美學韻味。

展場入口(照片由策展人陳湘汶提供)

此展中的作品大多以現成物「標本化」與「採集」的「博物館化收藏」語彙來轉化藝術家的創作手法。博物館化收藏是一種「物件」(objecthood)導向的行為;同時也是「癖性」(proclivity)的展現。展覽「採集」了四位藝術家的作品作為空間中展示物件,吳權倫收集為數眾多的動物造型塑膠玩具,映照了大多數人們共有的童年回憶。莊于璇從現代人的購物慾出發,以現成物拼貼了大賣場裡的購物車,其造型像似原野狩獵獵人的獸頭戰利品一樣,展現出當代消費社會中,人們穿梭於商場走道與商品架之間的購物癖行為。兼具牙醫師身分的顧廣毅,其作品則是跟「物質轉化」有關,選用製作假牙的樹脂,模擬出看似有生命般的多元生物姿態。謝奉珍是以聲音為媒材,現地採集么八二空間的聲音物件(廁所水管的流水聲、階梯的腳步聲、敲門聲),藉由聲音造型性的語藝策略,裝置於特定位置並重複撥放,使日常生活中最常被忽略的聲音,重新被關注。

莊于璇(莊于璇的作品《Shoot Shopping-825165181311811520》,陳湘汶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本身都有某部分的「缺漏」(lack)——莊于璇失去了肉身、吳權倫展現了擬人化的徒勞;顧廣毅矛盾地想生命化無機的補綴物,卻終究在不可能的景況中成為一種諷刺、謝奉珍去除視覺中心的概念,以明亮且空無一物的展場,在「看」不到任何作品的場域中,迫使觀者以身體(耳朵)與空間(玻璃門)的貼合去「感受」抽象的聲音物件。重要的是,超越物件本身而常被遺漏的「感性」及「觀眾身體」其實才是展覽中欲提陳的核心,這似乎是透過物件上的缺漏,激發觀者在完形心理面向上自我完滿的「填補」作用。以致,在可見與可行動的作品中,觀者的感性與身體被凝結在場域結構中,透過內聚力使身體能夠自行向外看去,讓物件環繞在場域四周成了身體的附屬與延伸,進而被鑲嵌進身體感的實體之中,成為能被完整定義的一部分。

聽診(謝奉珍以聽診器貼在玻璃門內側,傳遞出敲門聲的《空間刺探五號機》,陳湘汶提供)

回到整體策展上,正如凱薩琳・庫赫(Katharine Kuh)強調,從前衛主義以降的藝術特徵表現在碎裂的外觀、凌亂的色彩、零散的構圖與破碎形體上,對分解的一貫強調不尋常的穩固。但裂解(break-up)並不意味著缺少規則,而是重構並表明了某種新的規則。[2]這樣的景況並不僅僅展現在「後」立體主期時期的現代藝術運動,同時也綿延到當代的新創作觀念之中。「部分文字遺漏」作為一個展覽,其展名與四個藝術創作新銳的作品同樣凸顯出「裂解」與「破碎」的狀態。作品的碎裂展現在上述的「缺漏」中,而在展覽命題上,「部分文字遺漏」,以及其所設計圖像中所遺失的「D」、「O」、「R」、「S」與「W」亦精準地演繹了物質文明史發展過程中,因古騰堡活版印刷術(Gutenberg’s movable print technology)創新之後而翻轉的「書寫文明」。印刷而命之後,人類對於「文字」的思考不再是「整體性」(totality),而是一種可替換式的機械性(mechanism),而「WORDS」裂解成「D」、「O」、「R」、「S」、「W」五個獨立存在的物件(object),更與作品物件(artistic objects)形體的形式語言(figurative form)間產生幽默有趣的對話。此展雖規模不大,名氣也不如商業展的響亮,卻在替代空間中綻放出有意義的形式。

12.顧廣毅《補綴物的有機擬態》
(顧廣毅《補綴物的有機擬態》,陳湘汶提供)
二樓
 (吳權倫《你是我的自然》,陳湘汶提供)

[1] 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可以參考Arthur Danto, The Abuse of Beauty: Aesthetics and the Concept of Art, (Illinois: Carus, 2003).

[2] Katharine Kuh, “Break-up: Where, When, and Why.” Break-up: The Core of Modern Art. (Greenwich: New York Graphic Society, 1965), pp. 11-15.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邱誌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