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邱誌勇 / 身體、運動與數位之力:「進化之力」的數位想像
分享 | 瀏覽數: 3070

身體、運動與數位之力:「進化之力」的數位想像

邱誌勇 | 發表時間:2014/12/28 23:15 | 最後修訂時間:2014/12/29 12:42

評論的展演: 2014數位藝術策展案「進化之力」


張徐展〈紙人展─張徐展的胃貳〉


地點/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
展期:2014年12月06日至2015年03月01日
展名:進化之力
策展人:王又安
參展藝術家:盂施甫、張徐展、張暉明、黃彥超、鄭宜蘋、蔡奇宏

 

數位科技的發展,數位化的變遷與擴張,及其在各個不同領域之間的滲透,結實地已經迫使人們轉變對資訊和知識的收受方式,並全面性的改變當代人類的經驗與能力。無論是居家空間中自動偵測安全的智慧型管家、工作環境中的人工智慧自動偵測裝置,或是日常生活即時訊息的接收與傳送,這些現象再再顯示數位科技正充斥於日常生活之中;同時,我們也可發現人們似乎愈來愈往一種極為抽象化的生活環境邁進。在這些環境裡,人類的經驗與運動/移動(moving)開始成為電腦感知、記憶與思考的對象,並開創所謂的「數位經驗」。而這樣的數位經驗又如何投射在數位藝術創作者的實踐之中,「進化之力」一展以「進化」為命題,邀集盂施甫、張徐展、張暉明、黃彥超、鄭宜蘋與蔡奇宏六位當代數位藝術創作者,從身體和思維兩大方向延伸,分別對應生活、想像、行為、記憶、經驗與思維六個面向,探究當代數位性(digitality)的力量如何影響著在藝術創作存有的面貌,以及持續「進化」發展的數位藝術創作。


張暉明〈Leaves〉

張徐展的〈紙人展─張徐展的胃貳〉與張暉明的〈Leaves〉分別以具象敘事描繪個人生命歷程與邊緣行業的生存問題,以及透過詩意符號想像人類生命總體的視覺景緻。這兩件作品皆是透過「數位工具」讓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對時間、生死、記憶的想像;隨後,個人的感知也因而被一種為了模擬人類生物儲存器而延伸的數位記憶(digital memory)所記錄。[1]從這兩件作品可以探知,由人類文明之初,人們便試圖記住(remembering)與保護文明的知識,為了堅持人類的記憶,已經生產了大量的設備和機制,而經過數千年的時間,數位科技不僅幫助我們記憶,並進一步「展現」記憶與經驗。於此可見,數位媒體從唯物主義的工具性應用出發,逐漸地往數位人文思維邁進,不斷開拓人文新領域的探索,並在其所強化歷史深度與豐富語境間展現強大的變革力量。


盂施甫〈小折磨〉


黃彥超〈電子運體者〉

再者,盂施甫的〈小折磨〉與黃彥超在〈電子運體者〉則是表意著「化身賽伯人」(becoming cyborg)的姿態,〈小折磨〉聚焦人體感知界限的載體,從科幻角度創造出穿透感知界限的穿戴義肢,作品就像是一個試探感知的幽肢,不斷地向觀者投問關於身體感知中的數位經驗如何可能。而在〈電子運體者〉中,藝術家則是以一種想像去執行以自己身體作為一種儀器的測量,作品藉著不同媒材與形式成為載體,形塑一種內在想像的視覺可能,以日常經驗周遭為基礎,成為一個接收訊息的有機能量體,自發性的將訊息具像化,成為畫面上所見的色彩、線條與造型,去想像事物本質的機能性,使其將一種數位內化的能量狀態呈現在觀者的眼前。[2]而在此相互融通的景況中,我們必須思考:「究竟是我們控制著機器,還是機器控制著我們?」從中可見,創作者們強調著人類將與機械、科技之間更為緊密地結合,並開啓一個重新思考存在意義、主體性,以及身體之重要性的契機。


鄭宜蘋〈「聲的跳愛」2012-2014〉

上述身體主體與數位之力的辯證在鄭宜蘋的〈「聲的跳愛」2012-2014〉中更以運動式的電子聲響表演展現,其創作在人機共存的頻率之下,機械裝置震動出人類原始的慾望,慾望在兩者之間的頻率,在一個數位的身體感之下,機械與人在作品中遙遠又共存的關係,身體的表現形式在其中開始出現抽象化的現象,在遊戲般的舞蹈表演中,即便是最受束縛的肉身也開始接受數位科技的輔助。同樣的,蔡奇宏的〈獻聲體〉更以多種媒介來模擬人們對於網路訊號的接收狀態,將訊息化的情緒透過網路串聯在數位世界中留下存在痕跡。在相同的數位科技哲學基礎中,最為根本的概念(擷取、儲存以及操作運動的可能性)支配著這些彼此不同的領域,並將運動從身體(肉身與科技身體)那裡抽象化出來,並轉換成數據資訊,啓動更進一步身體的或精神的、科技或創意過程的資料流(data flow)。於此,抽象化意指將具體的物質性予以抽象成純粹的「資料」,就連身體在時空中的確切位置都可被抽象化成數據資料,而人與數位科技之間的關係也體現著一種「共處」(being-with)的關係。易言之,對人們而言,數位科技已不再僅是一項工具;相反帝,數位科技反而成為人類生存的利基。[3]

從「進化之力」一展中可以發現,當代數位藝術創作者全然地摒棄了傳統人類對新的科技、新的技術產生恐懼,認為新的科技將取代人類技能,甚至取代人類成為地球上新物種的「科學怪人情節」(Frankenstein Complex)。[4]透過應用數位的新趨勢與力量訴說著,人類面對數位科技根本無需感到惶恐,反而是一個重新思考人類本質的重要契機,想像如何處於人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種,而是一個無法與數位科技、無法與其他物種相分離的賽伯世代。更進一步地,透過六件作品,探究數位藝術的未來是否已能逐漸超越媒材上的語言,並對數位經驗有更為「進化」的思維及對話。


 蔡奇宏〈獻聲體〉



[1]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2009). “The Role of Remember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Forgetting.” in 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P. pp.16-49.

[2] 參見王又安,〈數位的「力」〉策展論述。

[3] Carl Mitcham (2003).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 An Anthology. Malden: Blackwell. pp. 190-206.

[4] 轉引自許夢芸(2005),〈從失落的身體中重新拾起:賽伯人論述之建構〉,頁48。

相關評論

國美館《進化之力》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邱誌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