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邱誌勇 / 玩味資訊的視覺姿態:張永達的〈hyper.data-Nº3 [9ch. ver.]〉
分享 | 瀏覽數: 2183

玩味資訊的視覺姿態:張永達的〈hyper.data-Nº3 [9ch. ver.]〉

邱誌勇 | 發表時間:2014/09/25 22:52 | 最後修訂時間:2014/09/29 16:45

展覽日期:2014 / 09 / 07 ~ 12 / 07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時光天井多屏幕影像
評論的展覽:張永達的〈hyper.data-Nº3 [9ch. ver.]〉

 

源自於「看見的/看不見的」(Seen/Unseen)的藝術計劃,張永達的系列影像裝置已經在相關競賽中屢屢獲獎,也證明其創作的能量。「看見的/看不見的」是一個聚焦於數據、現象、感知與物理經驗的創作計劃,透過聲音、裝置、數位列印與紀錄等多元的視覺形式,實驗著將資料轉化為新媒體藝術的可能性。「hyper.data」系列更進一步地不僅止於表現資料本身的存有狀態,更重要的是將資料的內容與範疇推向超越想像界線之外的世界,讓資料與訊息遊走於虛擬與現實世界之間。「hyper.data」系列試圖將日本311地震的數據資料聚集化,並透過電腦程式運算,獲得資訊的視覺姿態與有意義的形式。[1]

〈hyper.data-Nº3 [9ch. ver.]〉系列影像裝置,由9個獨立電腦程式即時運算產生的影像所組成,每一個程式運算的數據來源,皆來自日本311地震發生那一刻全日本一千多個觀測站所測得之數據。此一影像裝置正是關於實體事件的資訊視覺化運作,轉變成影像裝置的一種本質,也不斷的呼應媒介的雙重本質——將已消逝的事件,透過資訊的累積,轉變成可見的影像,但同時在影像背後卻仍舊是一個不可見的結構。依此,我們可以發現,觀者在此作品之前及其視覺影像交匯之處,正構築出「科學圖像結構的視覺科技」轉向「圖像性作為一種特定的媒介結構以及『表現』(showing)的秩序」上。以致,影像獲得一種複雜的媒介狀態,讓觀者的眼光落到外顯的部分上,並實現了影像以及我們所面對的視覺影像。如此關於界線的逐漸模糊,提供了一個重新檢視「從感知事件到影像感知」的機會,以及重新檢視影像的雙面狀態。[2]

〈hyper.data-Nº3 [9ch. ver.]〉影像裝置本身的表現(performative)本質似乎提供我們理解影像作為體現藝術的代理機制(agency)以及媒介者(mediating agents)的角色,並關注一種在物件中不可見性的美學、虛擬影像中的可見感知,以及另類的主體凝視觀點;也因此,著重於可見性(visibility)、物質性與媒介性之間的相互交纏的關係。據此,我們可以發現,〈hyper.data-Nº3 [9ch. ver.]〉讓缺席事件的不可見性,在視覺化影中變得可見,他們也同時隱藏了物件的在場及可見性,以及重新對「虛擬性」(virtuality)的概念提出更為顯著的觀點。[3]

此外,〈hyper.data-Nº3 [9ch. ver.]〉更凸顯了一個重要的現象——結構化的資料集合已出現快速膨脹的勢態,「巨量資料」概念的出現不但指涉著當今資料結構的規模已無法使用一般軟體擷取、管理與處理;更讓看似平凡瑣碎的資料被集結彙總,並透過各種演算法的分析後,展現出另一種形式面貌。〈hyper.data-Nº3 [9ch. ver.]〉意味著數位科技的發展,讓我們生活世界中的資料庫不僅成為一種顯著的文化敘事;同時也構成一種關係性的、網絡性的方法,用以收集並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底藴。以致,資料結構的冷調與視覺美學的暖性因而產生融合,共同描繪著文化上的弦外之音,使其成為一種展現文化價值與文化協定的超敘事手法(hyper-narrative strategies)。

令人玩味的是,資料庫與敘事是一組看似天生敵對的狀態,卻在〈hyper.data-Nº3 [9ch. ver.]〉等新媒體藝術的表現上出現有趣的實踐。資料庫始終是一個無標記的項目(unmarked term),無論新媒體物件是以線性敘事、互動敘事、資料庫或其他形式出現。就物質結構的層次來看,皆是單純的資料組成;然而,從視覺化與造性化資訊結構的介面前端觀之,其後端便是一套嚴謹的演算系統所組成。因此,〈hyper.data-Nº3 [9ch. ver.]〉透過資料化(datafication)表現了人類世界所面臨到的社會變遷,使我們得以窺見/感知非親身經歷的事件,強化了人們對事件的感知能力。從〈hyper.data-Nº3 [9ch. ver.]〉的影像裝置作品中,人們或多或少可以窺見複雜資訊視覺化在當代社會的重要性,也敘述著資訊視覺化已然成為當代藝術的重要表達形式之一,更進而發展成獨特的資料庫美學,啓發來自個人的、文化的,以及媒體的等各種不同形式的可能性。



[1] 關於作品描述參見國立台灣美術館展覽訊息。

[2] Rania Gaafar and Martin Schulz, “Post-medial Technologies of Desire: Performances of Images,” Technology and Desire: The Transgressive Art of Moving Images, (Chicago: Intellect, 2014), pp. 1-23.

[3] 同上註。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邱誌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