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姓名:鄭文琦
第三季(7月1日-9月30日) |
||
作品名稱 |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2018年駐市計劃《溢出的時代精神》 |
時間︰2018/06/09-2018/07/15 地點︰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臺南其他城市空間 |
草埕文化工作室從2012年籌辦迄今的駐市計劃,今年主題《溢出的時代精神》延續2016年駐市計劃裡在地藝術工作者對於所處環境劇烈變遷(如中西區星鑽計劃)之關注,及至臺南美術館規劃爭議與年初齁空間和能勝興工廠關門,引發關於地方藝術展演空間與由上而下的官派文化品味之對立討論。楊佳璇與林玉婷以「展中展」探索多出現於1980年代學校大門的11座蚊子天橋;簡志峰與倪祥的〈untitled(卡拉不ok)〉看似隨意的行為擾動公共空間秩序;林仁達的〈前往香格里拉〉藉著書寫探索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的差異路徑;蘇育賢更持續以查緝逃逸外勞新聞引發拍攝計劃,反饋時代精神書寫之中的曖昧地帶。四組藝術家行動也以「鬼魂/幽靈」(Geist)的姿態呈現「時代精神」(Zeitgeist)於相關城市空間中可能的抵抗思辨實踐。 |
《就在『時區』Voir làin Time Zones》十週年特別計劃之三 策展人 黃建宏
《十年、椰子、芭蕉樹、紀念、硫磺、說故事、安排、美好、幻聲跡、第三。》 周育正 & 謝牧岐‧許家禎‧楊季涓‧王福瑞 |
時間︰2018/08/11-2018/09/15 地點︰就在藝術空間 |
黃建宏主策的「就在『時區』十週年特別計劃之三」《十年、椰子、芭蕉樹、紀念、硫磺、說故事、安排、美好、幻聲跡、第三》原為周育正個展,在其(周育正)規劃下改邀四位藝術家同檔展出,自己的作品則轉化為其他參展作品的實體與概念平臺,並以每週只佈一件作品的步調依序展出:謝牧岐的繪畫、許家禎的雕塑、楊季涓的聲音裝置,最後是王福瑞及周育正。全數到齊才是開展時,且作品各自以不同視角折射「就在『時區』」的十年軌跡。於此周育正再次展現其於當代藝術市場邏輯與展示形式之間游刃有餘的手腕。 |
心酸酸工作室 《作為人類,在任何地方》 |
時間︰2018/09/07 -2018/09/16 地點︰納豆劇場 |
近年在臺北藝穗節和牯嶺街小劇場受肯定的心酸酸工作室,這次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合作《國界上的漂流者》一書,在超過一年的田調、讀書會等工作後推出本次節目。演出前15分鐘開場《狸的生態紀實:EXC案》如漫才般搭檔破題,近二小時主戲《作為人類,在任何地方》則透過一名闖入平凡家庭的不速之客「小黑」觸發一連串關於生存、經濟難關與難民何去何從的對話。演員以極盡誇張之風格對照出真實無國籍者面對法律時的荒謬處境。雖然議題無法於有限時間完全呈現,而瘋狂喧鬧的調度看似討好觀眾,但演員演技與默契確實令人驚豔。結局在飽滿情緒宣洩後陷入全然寂靜,留給觀眾思索的空間;儘管這樣的倡議仍得回歸場外實踐,但也拓展了劇場介入社會的範式。 |
國光劇團X橫濱能樂堂 新編《繡襦夢》
|
時間︰2018/09/14-2018/09/16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
國光劇團與橫濱能樂堂合作的《繡襦夢》結合崑曲與舞踊元素,新編取自鄭元和與李亞仙結合的《繡襦記》唐代傳奇,結局改為老年鄭元和在回憶中與當初李亞仙遺留的繡襦對話。成功關鍵除了漸進式地從兩種迥異的文本中擷取呼應主題的段落之外,在音樂表現上,三味線與能劇旁白輔助崑曲唱詞、曲式的融合也是亮點。然《繡襦夢》既非所謂的改良式崑曲,也沒有硬將各說各話的兩國演員放在舞台上「跨界」演出,而是重新挖掘文本、聲音、空間等劇場性的組合框架,並從能劇銜接鏡之間與本舞台的「橋掛」擷取靈感,透過操「偶」確立的移情觀點,才得以實現以幻為真、以「物」為主角的觀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