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胡永芬 / 第十二屆第二季提名名單與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2020

第十二屆第二季提名名單與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胡永芬 , 2013年07月31日 11時44分

第十二屆第二季提名名單

胡永芬: 第十二屆第二季(41-6月30日)

作品名稱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提名理由簡述

動見體劇團2013春季製作《台北詩人》

時間︰2013/05/02~05/05

地點︰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

劇場結構豐富細膩,燈光跟空間的連結與分割輕巧。把一個很痛的時代跟生命,敘述得非常人性而溫暖,風格統合非常完整。

2013臺南藝術節—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秋水》

時間︰2013/05/03~05/05

地點:臺南市安平樹屋

簡單,但非常有魅力。尤其開場那一大段在跨域整合上有非常好的創造性表現,我主要的推薦是針對這部分。

「真真:當代超常經驗」

時間︰2013/01/26~05/19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真真這個展覽,是北美館耽溺在過去八年十年來的偏執中,仍然結出正果的例子,培養了一個在空間跟視覺上有精彩呈現能力的策展人。雖然她在論述能力上顯然缺乏,但他對這概念的呈現是完足的,具有創造性的。

Candy Bird

各地

他是台灣極少數真正具有個人創造性風格的塗鴉藝術家。他願意針對很多公共性、社會性的議題,甚至是抗爭性的議題來作為他的創作動能,而且層次豐富。政府曾邀請他去華山塗鴉,基本上這完全是企圖收編,他以一種正面而直率的氣場處理這件事,接受邀請,但沒有收取任何費用,然後畫他想畫的批判性的內容。他是個真正的塗鴉魂。

《山》謝牧岐個展

時間︰2013/05/04~06/02

地點:海馬迴光畫廊

這是一個繪畫展,不只在這位藝術家的整個創作脈絡上有其重要性,對於台灣藝術家在面對整個繪畫養成傳統中產生的思辯,也有其彌足珍貴的意義。

幸無在中央:駱麗真個展

時間:2013/05/11~06/16

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這展覽裡面的作品都保持著一種簡單,但作者就是如此蓄意這麼有意識的去技術性,來講一個本來就該很簡單很簡單的事情。比如:土地正義,比如地球永續。

花山牆—蘇育賢個展

時間︰2013/04/27~06/09

地點︰耿畫廊TKT+

與他同輩的藝術家在網路上用《花山牆》中的一句話:「這是一個最高的所在」來評價心目中的這件作品。對我而言,這也是這半年來為這屆台新獎進行的工作中,至今心目中「最高的所在」。

即刻—賴志盛個展

時間︰2013/06/29~07/27

地點︰伊通公園

這個展覽在現實空間中提供人們一種非現實感受的身體感與美學經驗,展現了匠師達人高度的極限氣場。

 

…………………………………………………………………………………………………………

 

胡永芬:第十二屆第二季提名觀察報告

對於歷史與政治的回應,一直是台灣當代藝術創作中不曾稍歇的一條脈流,但是針對當下政治、社會、環保、人權、土地正義等公共議題正面對應的創作,則因時代而有高峰低谷的不同,第一次的高峰出現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政治解嚴的前後。從解嚴前夕1986年楊茂林的作品《鯀被殺的現場》頌揚上古神話中奮戰而失敗的人民英雄;《圖像英雄Ⅱ》則更簡化為將無名的人民直接放大為進擊的巨人,對抗整個混亂、慘烈的時代宿命,兩件作品畫面上方都開了一個「視窗」使用了一個共同的隱喻:一隻赤足踩踏在指涉國民黨徽的太陽星芒圖案上;在戒嚴的時代,這可能是目前惟二找得到對於政權正面攻擊的作品。解嚴之後,吳天章《四個時代》系列巨作臧否批判中國與台灣的兩代獨裁者;吳瑪悧的《愛到最高點》以一種既疏離又激烈的批判直接針刺嘲謔政權對人民的謊言;那是第一個藝術家直接以作品對政權吐口水的高峰年代。

之後,直到這兩年,我們又看到第二次隆起的趨勢,創作者激烈而直接地以藝術的工作方式,對於公共議題表達強烈的主張。2013上半年這兩季以來,從元旦跨年開始,藝術家們參與的「公民反核行動網的成員」於101大樓施放煙火同時投射「核輻人」圖案於大樓下方;陳伯義的《莫拉克》個展以嚴謹田調的紀實攝影加上他自己扎實的水利工程專業,以一種寧謐的詩性美學莊嚴的控訴政府失敗的土地保護政策;Candy Bird在士林王家不義的都更案中啟蒙成為台灣社會中罕見的一位為社會公義運動發聲的塗鴉客;有一群年輕的藝術工作者進行類行為與觀念藝術的「料理最前線」支援王家以及所有的土地正義運動;有藝術工作者投身到江翠護樹運動的現場,長期持續地展開各種藝術樣態的公民教育行動;有蘇育賢的《花山牆》,引喻精妙細膩、充滿尊嚴地從生命政治引渡到國家生命史;有駱麗真的《幸無在中央》,單純潔淨地正面逼問當權者:還我美好家園;有侯淑姿的《我們在此相遇》,取樣一個都更個案之後,藝術家以田調的工作方式走進人們裡面,透過一個個樸素而真實萬分的生命史,對照政策的無情與殘酷。這是台灣藝術家們把自己涉入與政治、社會、公平正義相關的議題,與權力者正面對決的又一次高峰。最壞的時代,我們於是遇到了許多激動人心的極好的作品。

 

以下是我於本季提名的作品及提名理由:

動見體劇團2013春季製作《台北詩人》這齣戲在劇場結構方面特別的豐富細膩。舞台很簡單,中間一條緩坡道而下,透過燈光,將空間的連結跟分割轉換運用的蠻輕簡、流暢、而靈巧。演員選角都表現得恰如其分,特別優秀的是編導把一個很痛的時代與生命,以敘事的方式講的非常人性而溫暖,整個風格統合得非常完整而恰當地飽和。

 

2013臺南藝術節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秋水》就舞蹈劇場來講,它算是有一點點通俗,編舞、結構都蠻簡潔,把安平追想曲這個民間故事用輕盈流暢的舞劇演繹出來。之所以推薦,主要是因為開幕第一場有非常精彩至奪目境地的創造性表現,以一片巨大的布幕從樹屋上端溢洩而下,在風中撐開、飄動,舞者的身體在布幔中穿出舞動,舞動的布幔加上斑斕變幻的投影,是很璀璨的視覺宴饗。

 

《真真:當代超常經驗》,真真對我來講真是一個有意思而值得省思的展覽,我們都看到北美館整個偏執而權力壟斷的走向,在過去將近十年來對整個台灣視覺藝術環境發展所造成的諸多惡果,但終於,也產生了培養出真真展策展人這樣正向的例子。這個策展人或許在論述能力上較為缺乏,但他對於整個概念以展覽的方式呈現的能力是完足,而且具有力度的。策展人呈現了台灣現在多數展覽都較缺乏的一種能力,這能力很接近藝術家,這點很有魅力,我很願意推薦。

 

《Candy Bird》,是一位塗鴉藝術家,台灣的塗鴉客像他這種具有原創語彙與風格的少,多數有高度對西方塗鴉類型化風格模仿的痕跡。尤其特殊而重要的是,他的工作主要是針對諸多公共性、社會性、甚至是抗爭性的議題來作為他的創作題材,而且作品意涵與象徵層次豐富,可謂是台灣的班克西(Banksy)。

 

《山》謝牧岐個展,謝牧岐一直以來的創作歷程,都是作為一個傳統藝術院校繪畫訓練出來的藝術家,面對這個傳統在正反合之間的思辯過程。從他廣為人知的「牧歧畫畫」系列,以一種類複製或生產線的概念,在一個品牌下由眾人量產的繪畫;之後直接以「Back to the junior」之名回到中學美術教育的現場;之後的「山道寫生」系列作品則是以裝置、行為的結果,完成一些抽象繪畫脈絡中形似自動性技法、滴畫之類的畫作;《山》這個展覽又回到藝術家個人的原創手繪,內容則展現了我們透過現代科技去產生的視覺經驗。藝術家一直跟整個龐大的繪畫傳統保持某種對視的關係,我覺得這是比較動人的部份。

 

幸無在中央:駱麗真個展》,這展覽裡的作品都做得非常簡單,比如像一個鏡頭定格到底的兩三分鐘影片,或者造型概略簡單的剪紙小立牌置於鏡面上,投影到牆上形成紛雜而又模糊的剪影。很容易看清楚這作品的意所指,而它清甜可愛純潔的真情就建立在於這種簡單、這種去技術性。藝術家是如此有意識的,以一種很簡單很簡單方式,來講我們生活中很基本很基本的悲傷與正義。

 

《花山牆—蘇育賢個展與他同輩的藝術家在網路上用《花山牆》中的一句話:「這是一個最高的所在」來評價心目中的這件作品。對我而言,這也是這半年來為這屆台新獎進行的工作中,至今心目中「最高的所在」。這件作品所內含的象徵指喻,簡直像一份縝密而又充滿探索之智力較勁的藏寶圖,藝術家敘事的路徑鋪展綿密豐富而又條分縷晰,再次展現了蘇育賢全方位超前的意志、敏感、與執行力,必然也是創造了一種視覺藝術家跨域創作的新範例、新類型。

 

即刻—賴志盛個展藝術家在這個展覽中,改造了二樓展間,在超過半身的高度延著展場牆壁做出一條懸空狹窄的白色走道,展間的地面則是布滿了在製作這條走道的過程中所製造、遺留下來的廢棄物,包括木料、工人用過的飲料廢棄空罐。在現實空間中提供人們一種非現實感受的身體感與美學經驗,展現了匠師達人高度的極限氣場。是近年非常獨特的展覽。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