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馬崗的保存運動
高俊宏 | 發表時間:2020/09/13 10:43 | 最後修訂時間:2021/01/20 14:11
評論的展演: 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
<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在「馬崗記憶生活館」舉辦,主要的訴求,在於馬崗聚落上面的許多石頭屋,在無法取得文資身份的情況下,面臨被拆除的命運,而希望以馬崗的地方文化、地方記憶(技藝)為主軸,喚起人們對於一個瀕臨商業再生(地方消滅)的漁港的重視。
<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現場
<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現場
馬崗近年來儘管在媒體上多有曝光,但是因為地處台灣本島最為東方的位置,大多數人仍從未去過,位於當地的馬崗街27號咖啡館,號稱是台灣最東邊的咖啡館,其地理位置之遙遠,可見一斑。如今,隨著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的規劃完成,以及島內旅遊的觸角愈來愈深入,遊客可以從福隆車站租腳踏車,穿越1924年所完成的舊草嶺隧道,這個觸動了「丟丟銅」這首宜蘭歌謠的「嘣坑」,也曾經引發了宜蘭無政府與社會主義者黃天海(民烽劇團創辦人)的憂慮,他認為,舊草嶺隧道的開通將為宜蘭帶來第二次空間革命,第一次是吳沙入蘭,而所謂的「空間革命」,指的是資本主義的影響,在 1930年的《回顧我的故鄉宜蘭》一文裡,他提到:
(宜蘭)到如今真是不堪回想了. 自八九年前鐵道開通以來,我們所持靠的物產都一一不翼而飛. 不單是物產,就是鄉下人所自持靠的土地大部份也不翼而飛了. 這個原因都是鐵到開通所賜的......如毒蛇似的火車便由這個隧道穿入宜蘭,載著些可愛的金錢,將我們宜蘭的物產,土地都通通運搬到外地方去...... 我的幼少時的朋友大都沒在故鄉了. 他們也和我一樣不知流落在什麼地方去了,我們就是社會主義者所謂的無產者是沒有故鄉呀。
昔日令人擔憂的舊草嶺隧道早已荒廢,換成了假日必塞的雪隧,而通過草嶺隧道連接大海的單車路,卻也慢慢也打開了馬崗的神秘面紗。可是,一般人對於馬崗,除了美麗的海景、潮間帶以及可愛的貓以外,並不清楚近幾年以來,這裡正上演著聚落文化的生死保衛戰。由民間的財團(商棋公司)結合了在地的地主,幾乎將一半的土地賣給了財團,使得原本以租屋或者擁有地上物(石頭屋)產權的居民們,被迫遷離。
2018年起,商棋公司開始控告居民拆屋還地,造成居民的恐慌。2019年,二十多戶居民申請登錄「聚落建築群」的文資身份,希望以這個方法來抵擋開發,保存村落舊有的生活脈絡。但是經過新北市政府的文資審議會議以後,決定不予保存。後來在居民再度的抗爭之下,目前有二戶的石頭屋獲得文資的身份(馬崗街11號與12號),暫時免去被拆除的命運,然而地主與財團也因此不服,正在透過行政訴訟試圖翻案。而馬崗街28號,則被認為因為離海較遠,未見建築樣式的突出表現,建築史與技術史上皆「價值不足」,而未予登錄「歷史建物」的身份。至於整體漁村不予保存的理由,也就是「聚落建築群」的部分,以下是文資審議會議的意見整理:
1. 馬崗漁村風貌與東北角各漁村雷同,缺乏獨特性之地方特色。
2. 漁村人群移居和家族發展之歷史脈絡,欠缺重要歷史典故及紋理完整性。
3. 聚落原有建築保存之規模不完整,漁村內建築多數被拆除或改建,影響整體風貌一致性和整體性。(資料來源:「馬崗-穿越時空的極東漁村」臉書)
馬崗石頭屋(馬崗街11號與12號),前方為擋風牆
<石石在在>的展覽,基本上是在上述的背景之下所促生的,由蹲點於在地的文化工作者林奎妙,結合藝術與視覺創作者何睦芸、陳衍良等人,重新整理的馬崗街35號的小屋,改造成為三貂角一帶聚落裡面,第一個地方文物館。然而,展覽除了以「地方文化館」為藍圖之外,實際上又揹負著比一般不免「樣板化」的地方生活館,多了一份社會行動的迫切感。展覽中,除了一般性的文史簡介以外,也包含了幾件富有遊戲性的互動創作,希望讓流水一般的單車旅遊過客,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濃縮掌握馬崗的歷史與文化,以及近年來面對土地開發的情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首推「海女」的文化。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是日本或韓國的海女,但是少有人知道台灣也有海女。其中,馬崗的海女目前以高齡七十多歲的罔市女士最為顯目。她也是目前反對土地開發的「三大主力」之一。
過去,馬崗海女的工作分為「站山」與「藏水」(潛水)兩樣。由於海濱淺水處富含石花菜,海女們會以站立的方式,透過金屬的挖掘工具,在潮汐之間的礁岩採集石花菜。沈甸甸、深紫色的石花菜從海裡採上岸以後,還得經過「七洗七曬」,去除海水腥味以及黏附於上面的貝類,才能夠成為我們一般在東北角路邊常見的石花凍。整個說來,這不但是一件辛苦,而且有著高風險行業。而今,罔市阿嬤幾乎成為了馬崗的活招牌,挺著瘦弱但是卻硬挺的身子,不厭其煩地為前來拍攝取景的媒體解說馬崗所面臨的現況。
海女罔市女士在「馬崗記憶生活館」裡,講述她下海採集的工具
另一大抵抗開發的居民「主力」江芠萍,則帶著我們進入村落,做一次石頭屋的巡禮。江小姐的房子位於馬崗街11號與12號,是少數能夠通過文資審議而免於拆除厄運的房子,但是她依然為其他沒有辦法取得文資身份的石頭屋請命著,希望在聚落土地賣給了財團以後,繼續透過公眾媒體的力量,讓馬崗的美麗樣貌以及遭遇的現況,廣傳出去,未來或許透過輿論以及公民社會的影響,能夠讓多一些的石頭屋得以保存下來,等於是訴諸了公共與公義層次的最後一道防線。
馬崗街11號與12號,鄰近馬崗漁港。江小姐說,過去在堤防尚未興建好之前,颱風或者東北季風盛行時,海浪會直接打上她們的住家,如此特殊的居住條件下,造就了相當獨特的石頭屋構造,譬如興建在家門前的「石硓仔」(tsio̍h-lōo-á,名稱為蕭文杰初步的考據),是一種厚度約有一米半的防風牆,厚厚的石砌牆,是先民面對來自於海洋的狂風與巨浪的長龍,有時候一間石屋外面還會有兩三道的防風牆,像巨蛇一樣拱衛著在地的生靈。
另外,馬崗的石頭屋在面海的一面,通常都有一個小小的觀海窗,也顯示了這裡的居民與海洋之間的密切關係。解說到一半,附近一群小孩子渾身濕透,剛從廢棄的九孔池潮間帶回來,江小姐興奮地說他們趁著天氣好、潮浪大,去海邊「戰海」,眼神中似乎回到了她自己兒時戰海的回憶。
江芠萍解說防風石牆
而除了石頭屋的有形資產之外,「海女」更是很重要的馬崗無形文化資產。根據<石石在在>展覽的說明,東北角的海濱採集文化是受到日本的影響,日殖時期還曾經邀請海女來台灣表演潛水。而蕭文杰老師更是在保衛馬崗文化的過程中多次攥文,提出海女文化(Haenyeo,women divers)是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的無形文化資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也是馬崗與鄰近的卯澳重要而未被重視的資產。事實上,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韓國的濟州島江汀村,當地居民結合外來的藝術創作者,也曾經以海女作為文化的保護傘,來對抗軍港的開發,無奈軍港涉及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部署,開發方在強大的力量綜合之下,仍舊完成了既定的軍港開發計畫。
近百年前,黃天海所擔心的草嶺隧道的那個「洞」已經打開而蔓延。就制度面而言,似乎沒有一個可行的機制能夠阻擋東北角海岸的購地趨勢,地主與財團踩著「合法」的位置進行開發,使得反對開發的一方在一開始就陷於不利之地。面對眼前有形與無形文化的消逝,財團與地主的內外壓力,目前有不少居民已經選擇放棄抗爭,馬崗的未來是否注定就成為了觀光旅館以及海鮮、文創咖啡伴手禮林立的觀光城,目前還是存在著一絲轉圜的餘地。江小姐認為,類似於<石石在在>這樣的展覽,對於在地文化的推廣是有作用的,原因在於假日騎乘於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的外地遊客,多半會在馬崗停留一陣子,而展覽與生活館剛好可以讓遊客比較快地理解馬崗的文化以及抵抗開發的歷史。而同樣有海女以及石頭聚落(火山岩)文化的濟州島江汀村,在抵抗失敗了以後,仍然設立地方工作據點,朝向籌組和平學校的方向前進,將江汀的地景與文化保存的運動,慢慢地轉向凸顯當代東亞冷戰的教育場所。就這點而言,「馬崗記憶生活館」在未來的角色,勢必愈來愈關鍵。
江汀村的地方工作據點
馬崗記憶生活館,門上寫著「冷氣開放中 歡迎光臨」
當然,也期待有更多能夠於在地深耕的各類型工作者,一起參與關注,身體力行地深入研究東北角的山川、海洋、動植物與在地的人文景觀,終有一天研究者將會轉為保護者,保護者將會影響一般無感的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