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接縫處分歧—北美館「伏流.書寫」觀後
郭強生 | 發表時間:2017/04/26 18:40 | 最後修訂時間:2017/04/27 14:32
評論的展演: 伏流・書寫
陳哲偉《時光之舟》 圖版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的「伏流・書寫」展覽,光看策展人蕭琳蓁對此概念的闡述,一開始會覺得有些玄虛:「指潛藏於表面之下,一種隱匿的精神狀態;英文展名RIVERRUN發想自喬伊斯(James Joyce)的實驗性小說作品《芬尼根守靈 (Finnegans Wake)》,小說中利用主觀創作語彙敘事,以個人意識連接精神與記憶的斷片。」但實際走訪一趟,才發現這個有趣的展出有如地質學式的層層透視,重點不在於地表層下有隱匿的伏流,而是伏流究竟在那些岩層的交縫處,找到了可以蜿蜒滴穿的途徑。
從RIVERRUN發想,以歷史的轉譯、記憶的遷移、精神的摹寫為主軸,這個展覽某種程度上重新鋪陳了台灣社會的變貌,從裝置藝術到集體繪畫療癒,將熟悉的視覺符號抽離固有脈絡,彷彿是對歷史記憶之圖騰化與疆域化的一次顛覆。間中襯以國外藝術家的影像作品,整體效果呼應了策展主題所企圖尋求的具體與想像、個體與群體之交融,並且探索了歷史、記憶與精神的交接縫處的曖昧。除了牛俊強、許家維、陳哲偉、郭俞平、簡翊洪、劉瀚之、鄭崇孝這些國內藝術家外,更有阿比查邦.委拉斯塔庫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泰國)、朵拉.格西亞 (Dora GARCIA,西班牙)、艾瑞克.波特萊爾 (Eric BAUDELAIRE,法國/美國)、澤拓 (Hiraki SAWA,日本)、萬迪拉塔那 (VANDY Rattana,柬埔寨)、PARKing CHANce (朴贊郁PARK Chan-wook、朴贊景PARK Chan-kyong,韓國)等海外作品,彼此之間的對照呼應,十分耐人尋味。
歷史、記憶、與精神狀態從來不是無縫貼合的一體成形,但是卻少有藝術創作者特別對三者交接縫的「真相」進行反省探索。雖然這次展出作品許多並非新作發表,但是透過策展的設計,讓我們看到突破政治正確這個僵化魔咒的可能。正如RIVERRUN這個喬伊斯自創(或誤植?)的新字所代表的,它是一種新的聯結整合,也可能是一種歧義的延宕,更是一種去熟悉化的疏離。對於近年來充斥的歷史與政治、土地與文化、記憶與家族……類似固定議題的不斷複製,我們或許更需要反問:有哪些元素已經成為了政治的圖騰?有哪些觀點已經成了資源分配的標準?解嚴三十年後的今天,有多少人的精神狀態仍留在戒嚴時代?
郭俞平《延遲與凹洞》圖版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歷史、記憶、與精神交接縫中的伏流,讓私密記憶與人生體驗得到了喘息與沉澱,甚至療癒。如郭俞平作品《延遲與凹洞》,利用影像敘事呈現童年場景,同時也重啟了省政府所屬的中興新村在當年廢省後被政府收回產權的歷史記憶。藝術家的這份私人情感該在當今的國家論述中如何找到歸檔安放?確實是一個弔詭的問題。又如陳哲偉透過作品《時光之舟》關照被世代所遺忘的精神病友,讓他們藉繪畫療癒的方式,道出了一則則同樣是難以被社會歸檔的縫隙人生。《核分裂計時器》是台灣藝術家許家維2017年的新作,從科學的角度詮釋殖民歷史。與台大地質系合作,調研鋯石,除了看到礦物刻畫的光陰,也反映日本殖民在台灣新竹關西馬武督投入的科學殖民與軍需發展。此處被開鑿見光的「伏流」兼具字面與隱喻的雙重性,也直指日治/日據這兩者間的某種陰暗。
許家維《核分裂計時器》圖版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走出歷史與記憶超載的沉重,作品之間亦發展出反諷性的對話空間。簡翊洪以水墨的筆觸,諧仿「清明上河圖」卷軸的社會昇平繁華百態,呈現的卻是各色不足為外人道的精神病態。劉瀚之一系列的「類道具」更有一種小題大作的趣味,似是對道具/刑具、矯正/迫害、合法/不合法提出了另類的論述。另外鄭崇孝作品《民國七十六年》系列,從1987年後的臺灣歷史事件擷取創作元素,以詼諧方式陳述自身角度,歷史與記憶在跨世代的觀點下,意外地出現了某種鬆動可能。
或許,關於伏流的路徑,我們最後可以德勒茲的「皺摺」理論來理解:「每一條分歧,都有一種與之相應的潛在區域,代表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