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藝、幻想、與冥想
郭強生 | 發表時間:2017/08/31 18:49 | 最後修訂時間:2017/09/01 14:10
評論的展演: 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鏡中實相─ 董承濂個展
工藝美術(craft and decorative art)過去在台灣的藝術創作與教學領域中一直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但是,隨著裝置藝術的蓬勃,跨領域與複合媒材的概念日漸普遍,許多運用了物理光學或電學的視覺表現,越來越需要工藝美術的執行做為整合的條件。
目前,國立美術館正同時展出韓國藝術家崔旴嵐的〈靈魂機械鍊金術〉,以及台灣旅美藝術家董承濂的〈鏡中實相〉,前者三十三件展品呈現了一個壯麗磅礡的末日幻境,後者七件作品精緻神秘,配合了現場燈光與音樂的設計,也是另一種文明與混沌的對話。二者頗能相得益彰,將「物」之概念又發揮到新的層次。
崔旴嵐的「靈魂機械鍊金術」另有一個英文展名stil laif,在「鋼鐵生命」 (Steel Life)、「偷竊生命」(Steal Life)、甚至「靜物」 (Still Life)之間造成拼音上的多重錯覺與聯想。從這個主題,藝術家發展出了一個史詩般的故事,講述著進入末日的地球上,所有那些被棄置的機械都修煉成精,進化成有機的生物。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他為這一個個怪奇的新物種命名,給予它身世,於是,飛機引擎繼續進化成飛羽,無法勝數的車輛後照燈召喚結集,成為駭人的巨型球體,繼續閃爍如生物的脈搏與呼吸,地上爬的,水裡游的,無一不是這些機械異形兀自緩緩律動,釋散著不尋常的能量與微光,既像是回到億萬年前的古生物,亦似曾相識,彷彿曾是人類遺落的記憶。
不消說,這些金屬創作品同時也展現了崔旴嵐將物理學、工藝、神話、科幻融合的龐大企圖。當這些機械生物感應到觀者的體溫時,會徐徐運動,與觀眾開始記憶與時空的對話。源於美學、自然科學、工程學及文明發展的綜合脈絡,這些「機械靈魂」既是一種動態雕塑,也是極富創意的金工手藝。
相較「靈魂機械鍊金術」對現代科技文明的反思,董承濂雖也帶領我們進入一個類科幻的異質空間,但末日的蒼涼荒蕪被優美和諧的宇宙定律所取代。藝術家化繁為簡,捕捉的是一種將明未明的生命狀態。在宛如時間被抽離的某個神秘的洞穴中,我們重新發現了文明的初始。
圖版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董承濂巧妙地利用了磁力的原理,讓一件件造型精巧,手藝精湛的器物——也許是某種儀式的法器?又或許是另一個宇宙文明的日常器皿?——懸浮於造型同樣優美的台座上,如行星般不停地運轉,剎那間一則則物理的公式似乎都被視覺化了,成為簡潔卻又饒富想像的無限大。
而這七件作品,在色彩與造型上都呼應了地球上不同文明的輝煌。印度梵文化的縟麗,馬雅文化的亮麗,唐朝盛世的典麗,都彷彿正蓄勢待發,也像不朽的深邃能量生生不息,帶領我們在「觀物」的同時,也進入了「觀己」的冥想。
兩個展出一大一小,卻是文明的一體兩面,也讓我們看到機械與工藝結合後,成為跨文化的另一種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