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人深省的「新南向」——無獨有偶工作室作品《微塵.望鄉》
郭強生 | 發表時間:2017/11/10 01:59 | 最後修訂時間:2017/11/30 15:36
圖版提供|無獨有偶
第一次觀賞無獨有偶工作室的作品《Yoko洋子》(2015)就曾讓我熱淚盈眶。該劇取材自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繪本而知名的日本女作家佐野洋子生前最後的散文集《無用的日子》,由女演員王琄飾演這位因罹癌而被醫生宣判只剩二年歲月可活的老太婆,如何顛覆一般人的想法,以消極而不消沉的態度,面對生命的最終回。全劇中人偶適時穿插,與真人的互動效果不僅沒有削弱故事的嚴肅性,反而讓許多欲言又止的人生況味顯得更加深刻,讓現實與回憶交錯的多重敘事有了令人驚喜的層次。
去年無獨有偶工作室與拾念劇集合作推出的《蓬萊》,更是讓人眼睛一亮。改編自《山海經》的這齣音樂劇,除了編導李易修的劇本與唱詞精彩之外,人偶與面具的操作更是全劇不可或缺的要素。上古神話的怪誕幽遠神秘,竟可不假燈光佈景來召喚,單憑偶劇的加入就將觀眾帶入想像的國度,偶劇的藝術性再次獲得了提昇。如果任何人還以為偶劇都只適合童話或親子劇場,這幾年無獨有偶工作室的表現早已顛覆了這樣的印象。
最新的這齣製作,由詹傑編劇的《微塵.望鄉》,又再一次拓展了偶劇與真人同台的疆界。因為這次既不是古典神話改寫,也不是日本女作家的回憶獨白,而是更貼近台灣生活、反映社會小人物生活的「寫實劇」。
不容許幻想成份,沒有誇張變奏的空間,就是紮紮實實演出越南看護、失智老人與老人單親撫養成人、如今窮忙單身一肚子怨氣的女兒,這三個人之間共同生活的日常。這是一次新的挑戰,而這齣戲在深刻的劇本、加上該團特有的偶劇美學的聯手之下,甚至還超越了許多類似題材的全真人演出。
這些年移工、外配、外勞看護的題材在戲劇與文學中並不少見,但是即使像是公共電視的金鐘劇都往往讓人覺得失真,過於政治正確或說教,尤其是所有演出病殘老人的演員都「演」得太過賣力,我們無法不意識到演員本身是健康正常的,「演出來」的結果,一不小心就會踏到剝削弱勢的地雷,甚至可能讓從沒經歷過長照重責的觀眾,對老人處境產生抗拒的反感。更不用說,舞台劇不同於電影,真找來一個八十幾歲的老演員,如何能不靠事後剪接,在台上不忘詞也不會體力不支?(之前就看過一齣作品,舞台上的老人竟由年輕演員化老妝擔任,說服力大打折扣。)
圖版提供|無獨有偶
但,無獨有偶這次克服了這個障礙,老人的角色以人偶表現,沒有過多的「演技」,造型簡約的老兵爺爺在台上卻讓人目不轉睛,因為這樣的處理方式呈現了更真實的生命狀態,「偶」本身就帶有不能自主與無能為力的隱喻,與角色處境合而為一,特別令人動容。而無獨有偶的演出向來充滿了手作感,如在《Yoko洋子》中,每次換景都是由檢場上台擦掉之前黑板,重新手工粉筆臨時畫上,這樣的「簡陋」碰到對的題材就會成為意想不到的優勢。《微塵.望鄉》中的失智老兵與精打細算的女兒,他們拮据的生活條件在舞台上不需要用太多的道具來勾勒,演出過程中物盡其用與一切從簡的創意,既是劇場風格,也是生活的詮釋,如此的結合可以說達到了加成效果。
詹傑的劇本跳脫了從台灣觀點把外勞當成「他者」、「弱勢」來處理的迷思。外勞不標準的口音,在戲劇中常被當成了笑點,甚至把國語說不好當成腦袋不靈光的設定,殊不知,這些外傭看護可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南征北討,有的住過香港,有的工作地曾在新加坡,或是沙烏地阿拉伯,搞不好比許多台灣人還更有國際觀。
這一回《微》劇中的越南看護就是一個能幹聰明的角色,察言觀色之餘對性格乖僻的女兒多有提點,讓我們看見像這樣離鄉背景的女人,對生活的認知也許正是台灣六年級以後的一代所欠缺的。劇作家其實更像是藉著外勞的眼光,揭露了台灣這失落的二十年。年輕人低薪,老人得不到安養,弱勢被邊緣,新住民被歧視,以往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曾經高喊的民主人權,眼看著正在無聲地消蝕中。《微》劇終了,喪父後孓然一身、無家無親的女兒最後能夠倚靠的,竟是已返國的越南女工!最後她成了那個來到他鄉異國,必須重新學習站起來的角色,這樣的安排頗有另人深思的自我觀照。
「南向政策」新口號會不會成為自我感覺良好的幻影?我們與這些曾輸出勞工到台灣的南島國家,在下一個十年,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的關係?在親情倫理劇的背後,《微塵.望鄉》講述的更像是我們隱隱有感、卻又難以啟齒的一種共同茫然,無怪乎全場總可以聽見啜泣不斷,但絕對不是因為這是一齣催淚的八點檔。
圖版提供|無獨有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