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姓名:林靖傑
第3季(7月1日- 9月30日) |
||
作品名稱 |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林泰州與PM2.5影像行動小組 |
時間︰2015-2017 地點︰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 |
資深實驗電影導演林泰州與紀錄片導演蔡崇隆號召19位影像工作者,包含知名導演李孟哲、黃淑梅、馮偉中等,以影像介入公共議題,化為社會行動。鎖定台灣重大污染源雲林六輕對環境破壞,對居民健康的損害,花兩年多時間拍攝了紀錄片、MV、實驗短片,廣告…並嘗試用各種可能讓影像露出突圍,除了一般社運可能的公共管道外,還將這一系列作品滲透進主流電視頻道、以及以展出當代藝術為主的美術館(如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兩年多來,有時以PM2.5小組名稱聯合出擊,有時化整為零,以個人名義「偽裝」成當代藝術之錄像裝置類別,「入侵」美術館(此處用「入侵」是凸顯其在社運的出發點下,進入主流藝術空間此一行為的基進性),兩年來這些行動本身,便是一個絕佳的具有社會實踐力的行為藝術。 最近一次2017年9月在北美館的林泰州影像個展《我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除了上述的實驗紀錄片外,並以複合媒材的裝置,在國美館的展覽空間全面展開藝術的抵抗行動。 整體作品不僅論述完整、控訴力道強,更呈現了高度影像美學自覺,將實驗手法與環境破壞的殘酷醜陋樣貌做了緊密結合,這是一個既具社會良心,又致力追求藝術高度的作品,相較於許多絞盡腦汁獵奇挖寶的當代藝術作品,分外顯得擲地有聲。 |
2017臺北藝穗節 梗劇場《致深邃美麗的》 |
時間︰2017/09/06-09/07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
演出節目單沒有「導演」這一職務,而代之以「主創作」,這是一種基進的小劇場態度。資深劇場工作者張忣米近期與柳春春劇社鄭志忠有不少合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不主張自己是一齣戲中的導演,他們的頭銜除了「主創作」,有時也以「構成」稱之。這種始終對劇場進行本質性思考的精神,讓「小劇場不跟主流妥協」這一態度,在台灣不至於淪亡。 這個演出從頭到尾五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四個演員與一個塑膠模特兒坐在舞台前沿面對觀眾,姿勢、表情不動,環境的聲響因此產生放大效果,跟演員的情緒細膩互動著。由於沒有走位與台詞,靜止的姿勢,反而讓演員的內心戲更形飽滿,透過細膩的神情流露出來,竟全程沒有冷場。 這是一個自信滿滿的大膽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內在飽滿的創作,即便沒有劇情沒有走位沒有台詞,依然能夠深刻地撞擊觀眾的心靈。 |
擊樂實驗室─反作用力計畫:抵抗 |
時間︰2017/09/15-09/17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
這是一個不同於一般我們看到的打擊樂表演,特別之處在於極具劇場性,主創者以打擊樂為主,進行一個總體劇場的展演。打擊樂是什麼?這個演出讓我們雷達全方位打開,從本質到外貌,不自覺感受著思索著打擊樂這最原始的音樂形式,它與空間配置、燈光、走位、場景氛圍、視覺、和觀眾的相互滲入…等等感官與心靈的全部息息相關,而不只是切割開來的「打擊技術」而已。 而雖是抽象的音樂表演,廖海廷還是做了為期一年的田野踏察,走遍這塊土地、社會的各個或草根或底層的角落,思索並感受著「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一命題,反芻著如何透過打擊樂呈現具社會性的「抵抗」。 這不只是一個展示技巧的音樂表演而已,這是一個結合人類學、社會學、個人生命史的回溯、實驗影像、劇場、與行動藝術的展演。 |
《春醒》─再拒劇團年度音樂劇 |
時間︰2017/09/15-09/17 地點︰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
有中型歌舞劇的野心,但慶幸不是只是媚俗地去模仿美國百老匯。歌舞劇著實難做,它牽涉到更多的資源整合,再拒劇團非常有勇氣地挑戰了這一類型與規模,並且致力於與台灣社會現實相扣,雖仍有不少不夠成熟之處,但已經具有開闢的勇氣,畢竟在台灣,歌舞劇的地基那麼薄弱,前人的足跡又那麼地模仿西方。 歌舞劇的成敗與歌曲的好壞息息相關,本劇的歌曲不論曲或詞都到達一定水準,令人期待本劇音樂創作者下次的呈現。演員演出也很到位。劇本方面,一百年前的西方文本經過改編,竟然讓觀眾感受到台灣的當代性,改編功力亦不俗。不過青少年來自家長、校方、課業、社會壓力這一主題有點老生常談,缺乏新意,也許該在劇本上思考如何翻轉這一劣勢。 舞台設計以鋼架建構出一個既像大樓又像建築工地廢墟的三層樓結構為主體,很具張力地構成整體舞台印象,亦讓觀眾走位很可發揮。 場面調度有可喜之處,亦常見力不從心,我想這牽涉到經費與製作規模。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可以期待的團隊,他們為台灣的歌舞劇帶來社會批判力量,並與本土草根的連結。 |
許芳宜《我心我行》 |
時間︰2017/09/22-09/24 地點︰國家戲劇院 |
許芳宜不只展示了絕佳的舞蹈技巧,更將自己的生命故事融入,以兩段姚宏易導演拍攝的影像分置演出前後,帶出一個從台灣走向國際的頂尖舞者,在國外奮鬥的孤寂,收束在這名國際頂尖舞者透過舞蹈盡情釋放身心的冰與火之後,深沈的內省。 舞台設計簡單,只是一張大白桌,而背景是一片藍,但卻足夠承載許芳宜的生命舞姿,且達到不搶戲的效果。這是很具自信的減法功力。 許芳宜在這個舞碼中不僅追求高難度的技巧以炫技,同時亦開誠佈公,不掩飾其年齡對舞者身體帶來的艱困。正是這樣的不完美,點到舞蹈動人的人性面。 |
人力飛行劇團《櫻桃園2047》 |
時間︰2017/09/22-09/24 地點︰台灣戲曲中心 |
台灣小劇場運動始祖級人物黎煥雄回歸詩意的嚴肅創作,借用契科夫名著《櫻桃園》的部分文本,加以改編、延伸、諧擬,並跟香港/台灣的孤島意向作連結,企圖心宏偉,詩意盎然。 蕭艾演出精采,飾演神經質的脆弱女子,節奏、口條、身段在在吸引著觀眾。 舞台設計與投影,呼應著黎煥雄向來的詩意。是一個整體分數很平均的佳作。 |
簡莉穎與四把椅子劇團《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
時間︰2017/9/29-10/01 時間︰水源劇場 |
這些年台灣戲劇市場明顯成長,越來越多的資源與觀眾讓許多中型製作得以被支持。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編導似乎一想到要有市場就自動腿軟,不敢貿然自創文本,於是西方經典劇目改編便成為安全牌,不禁讓人懷疑,難道台灣這麼空洞,沒有故事好讓劇場編導講嗎?這種失落,也反應在劇場演出內容經常與台灣社會現實脫節,有時勉強在改編的文本中置換台灣地名,或硬插進去一個台灣當紅事件,也令人覺得生硬,無法有搬演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的現實感。 簡莉穎力圖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他想講這塊土地自己的故事,創造台灣自己的文本,這個努力在《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中獲得一定的實現。 這個劇本透過一年多的田野訪談、資料搜集,主題概念與真實材料的反覆辯證,讓故事有一定的現實感。簡莉穎駕馭了人性與社會性,尤其後者,正是台灣劇場編導較弱的部分,這除了才氣之外,也應歸功於扎實的田野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