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王柏偉 / 2021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1162

2021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王柏偉 , 2022年03月09日 15時59分

2021年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雖然仍然受疫情影響,而且在年中近乎一季的時間處於三級警戒的狀態下,但已經與2020年疫苗尚未普及因而不知如何應對全然不同。整體而言,藝文環境已經慢慢地習得與疫情共處的方式,就視覺藝術而言,越來越多的展覽開始思考線上展場作為實體展覽的補充,甚至更進一步地思考線上展覽的特殊性,而非只是全盤複製實體展覽的空間。而對表演藝術領域來說,影像與表演之間的關聯性相較於以往而言,獲得更多的關注,劇評人協會2022年開春的系列性活動以此為主題是最為明顯的例子。不過,就此而言,「串流」與「(影音、會議及遊戲性)平台」對於表演、影音欣賞與遠距在場效應所提供的新的潛力與限制尚未獲得足夠的重視。與此相關的,政府由上而下大力挹注的5G「議題」,搭著疫情的順風車,開始擾動表演藝術生態(視覺藝術受到5G議題的影響頗為間接)。許多光影沉浸式劇場的出現是這個科技議題的產物,彷若上一波光雕與光節的子嗣,除了少數作品真正聚焦在技術變遷所導致的美學與相關議題之外,其他多數流於形式,甚為可惜。

除了線上串流化與5G議題持續擾動生態之外,2022年我們仍須注意行動主義式的作品與策展,以及與行動主義分享類似意識形態的課程與工作坊。從疫情開始到去年,這類學習性組織遍地開花式地出現,並持續地擴大影響力。這個趨勢從行動主義式的策展,到課程與工作坊式學習團體的出現,一方面要求我們注意這些不完全只停留教育推廣企圖上的行動,將如何慢慢地重新彌合社會結構上世代經驗斷裂的問題,以及重新思考藝術與行動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卻也迫使我們重新考慮,這些學習團體在期程結束時所舉辦的「呈現」與傳統意義上「作品」之間的關係,如果這不是評論人郭亮廷與周伶芝所擔心的那種偽裝成「階段性呈現」的「作品」的話,那這些呈現到底是甚麼呢?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