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聽想」中泡沫的內在屬性問題
王柏偉 | 發表時間:2022/10/20 05:44 | 最後修訂時間:2023/04/21 18:26
評論的展演: 泡沫聽想 FOAMS: Auralization
謝佩君在陸府植深館策畫的「泡沫聽想」展覽中,從Peter Sloterdijk球體學(Spherology)中的泡沫(Foams)理論與音樂家Pauline Oliveros的聽想(auralization)出發,邀請三組作品來為這兩個概念打開思考空間。我想從視覺呈現的角度切入,由「總體」與「邊界」兩個軸線構成的平面來理解展覽中三個作品的泡沫屬性。
陳庭榕的〈致史坦威(Ab)〉展場照 (攝影 :ANPIS FOTO 王世邦)
當策展人選用「聽想」這個聲音性的概念時,到底除了作品本身以聲響文化的議題所出的聲音之外,聲音在視覺層面上還發揮了甚麼樣的意義呢?Oliveros的聽覺化之所以被策展人翻譯成「聽想」,就在於在這些作品中,藝術家透過聲音想抵達並非單純只是觀眾的聽覺本身,還包括空間與社會。這種抵達,在陳庭榕《致史坦威(Ab)》中,清楚地以概念意義先於聲音的方式,讓harmony這個概念在和諧與泛音間滑動。Harmony這個概念一方面作為主導整件作品的觀念貫穿了作品整體,另一方面卻又以泛音列(harmonic series)作為觀眾的聲音體驗在物化層面上的篩選基礎,在總體與基本單元層面上,作為觀念的和諧與作為聲音選擇(排除)條件的泛音列成了具有連續性的神祕軸線。在這個作品中,透明充氣物件以反饋擾動展呈空間的方式,回應了策展人的泡沫隱喻。吊掛在展場正中央的透明充氣物件具有明確且主導性的形象,但它在《致史坦威(Ab)》中卻是一個在觀念結構層面位於邊界上的擾動物件,這種將邊界物件內置於聲響空間的視覺效應,導致泡沫這種「空間」意象在「總體」意義上的內爆,跟harmony觀念一樣,成為一種只能在概念上宣稱而無法在「總體」上被物質化地堅持的、具有邊界的總體。
劉芳一與吳梓安的〈海妖們漸成泡沫〉 展場照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芳一與吳梓安的《海妖們漸成泡沫》並不將泡沫當成總體的隱喻,而是從發生學的角度,將泡沫的變化當成「主體的生命形式」,觀察這些主體在水中得以成形的條件、變形的過程及破裂的狀態。當然,藝術家們在意的並不是科學性的觀察,而是這些泡沫光影與形式變化,這些由於水氣或水作為介質所導致的聲音與色澤改變,所給予我們的感覺。這些感覺以一種尚未能夠被概念,甚至也還未被能被語言所捕捉的感官上的模糊,對我們如何指陳變化、生命與相關事件式的現象提出了挑戰,就像攝影史上Alfred Stieglitz將他拍攝雲的系列命名為《等值之物(Equivalent)》那樣。這樣的「邊界」位於感知與語言之間,也位於現象與概念之間。
張允菡與張紋瑄的〈禁歌淨曲〉展場照(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張允菡跟張紋瑄的《禁歌淨曲》當是這個展覽中,最容易將「空間」以「形式」的方式指稱為泡沫的作品。不過,這個泡沫當是填充滿不同氣體的。藝術家別有用心地在這個實體空間中打入了KTV、歷史與愛情三種不同屬性的氣體,這些氣體在男女對唱的老式情歌中成為整體,這種老式情歌讓泡沫內在氣氛的壓力能夠與外在的威權政體相互抗衡,這是屬於台灣七零年代的泡沫邊界得以維持的內在填充物。
以總體與邊界為媒介的檢測器掃描過這三個聽想泡沫,為我們帶來「無法堅持的和諧」、「主體的生命感」與「老式情歌」三種不同的泡沫的內在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