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生活,種入藝術
楊美英 | 發表時間:2016/12/29 10:30 | 最後修訂時間:2016/12/29 16:54
評論的展演: 吳耿禎暨計畫參與者《剪紙合作社-蕭壠計畫》
觀賞日期:2016 / 12 / 11
展出地點:台南市佳里區蕭壠兒童美術館
圖版提供:吳耿禎
以剪作畫、既傳統也現代
行過大樹綠蔭天光,踏進展場,迎面而來的是白色主調的方形結構體,一幅幅運用對稱折疊、重複性、正形負形等工法剪出的圖案,玲瓏剔透、優雅明快、賞心悅目。
綜觀整個展場,內容大致分成幾個區域,分別陳設了學員們完成的平面創作(剪紙、版畫、素描)、由環保回收物組裝重塑的立體物、在地料理的手繪圖像、學員們(扶老攜幼)的肢體動作影像記錄、在地環境相關的現成物件裝置(如:塑膠筏、鹽山、蚵仔殼)等,將乍看以為是剪紙研習成果發表的粗略印象,立刻刷洗出豐富而雋永的層次,呈現出剪紙藝術跨越傳統與當代的交融,連結了在地生活、文化、自然的紋理,充滿親近土地親近人的真實情感交流。
根據展覽手冊所言:
「此次發展於蕭壠文化園區的計劃,分為『剪紙合作社』與『蕭壠兒童美術館展覽』兩大部分。其一,『剪紙合作社』以剪紙做為貫穿所有活動課程的溝通語彙,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者及佳里居民共同參與。系列課程藉由居民微觀視角截取日常生活切片(比方:重複動作、在地食材、街坊職人…等),並將此切入角度以素描、行為、影像及烹飪…等語言,重新審視當地聚集起的共同意識及經驗。」
「其二,於『蕭壠兒童美術館展覽』則反過來承接上述,集結、重理在地居民於『剪紙合作社』的創作,將當地素人創作者的創作軌跡做為剪紙藝術呈現於美術館領域的新面貌,再一次回返闡釋剪紙藝術的在地文化性。」(註1)
猶記得身在展場時,環顧二十餘位成員的剪紙作品散佈全場各區,無論是寫實或寫意、率真純樸的、繁複精細的,內容都不難讓人讀出畫面述說著消逝中的生活樣貌,如老派的美容院、菜市場,或是西拉雅族文化符碼,如祀壺、獵鹿、飛蕃傳說等,或是佳里傳統特色藝陣、自然生態,如:蜈蚣陣、白鶴陣、黑面琵鷺、鹽田等,可說充分感受到濃郁的「在地文化性」。
特別是從展場義工帶著頗引以自豪的熱情地認真介紹,得知這一群學員已經成為剪紙藝術的種子,發展為有能力推廣剪紙藝術、繼續成長的團體,則是筆者以為本次計劃更有價值之所在——不致於成了眾多藝術介入社群的一次性活動名目之一。
真實的田野、真實的交流
再者,細細閱讀展場作品的脈絡,追想本次計劃執行過程中,除了藝術家帶領剪紙藝術的技術學習、將學員生活經驗納入剪紙題材之外,還把學員的剪紙創作過程與成品引入生活現場,亦即展覽手冊所說:「轉化居民真實生活的感知與活動進行藝術生產,並將之再度重置於生活空間,進入日常生活」。
於是,筆者想像著這個展覽的前置流程,以剪紙藝術為圓心,匯聚了一批學員,連結到他們的在地生活經驗,然後透過剪紙等相關創作行為或是實際動手把剪紙作品公佈於其繆思來源的各處角落,因而可以觸及更多樣的現場生活工作者,使之與藝術有所連結;由此,筆者感受到現場以剪紙藝術為媒介,與在地居民、人文地景的「交往」記錄,許多真實的情感交流,留下人的溫度,相當動人。
展場的影像記錄,具體呈現本計劃實施過程不同年齡的學員不僅從日常生活取材創作,也將創作帶回生活現場,此外,還在藝術家規劃下進行從剪紙延伸出來的雕塑、素描、書寫、版畫等藝術表達,來往反芻於日常生活與藝術形式之間,呼應展覽手冊裡所標示的美好狀態:「帶著日常裡的勞動身體,我們回到生活環境,演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儀式。」(註2)
眼下諸多展演強調與田野的關係密切,然而其中到底是蒐集後的櫥窗化、或是引經據典的自我侷限、或是其他失衡失真效應等等疑慮,在在有待重新檢視慎思,於此,特別欣賞藝術家吳耿禎的態度:「與其去拼湊斷簡殘章,不如去創造田野。關於剪紙在台灣。」(註3)
勞動的身體、身體的意識
從剪紙本身具有的工藝性出發,以及展場作品中的農夫、漁夫、曬鹽人、理髮師、各式陣頭表演者……,都是「日常裡的勞動身體」,讓我們看到常民生活中的各種形貌與時間推移;展場的動態影像則是這群學員/居民去到大廟前、田埂上、甘蔗田、漁塭旁進行肢體活動的足跡,連帶讓我們重新看見了包括幾乎被遺忘的青鯤鯓扇形鹽田等田野自然景觀,也是瀕臨失落的生活地景,再次目睹了荒廢之大美,為之吁嘆,提示著當代勞動場景的消失殆盡。
展場後方有個區域,陳列了學員們於課程中運用在地食材料理出個人記憶的味道,實際當廚分享後,予以手繪彩圖、行文書寫之,諸如:王船烏魚子、虱目魚南瓜粽、薄荷草仔粿、溜溜蚵仔豆腐等,可說將上述的勞動身體,做了感官方面的開展,頗有意思。同時,若是說剪紙作品重現了若干台灣人民的勞動身體,那麼這個區域提供了圖文並茂的食譜,提供觀眾選擇帶走,亦如同分享了「台灣的味道」選單。
因此,從剪紙的工藝性、剪紙作品的重返生活現場、到身體形狀的描繪、烹飪品嘗在地食材,可說具有一種身體意識的覺察脈絡,也感覺到其間藝術家與學員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值得肯定;進而計劃執行團隊內有默劇、民眾劇場、舞蹈的師資,令人欣喜其少見的安排與產生的可能性(也好奇系列身體開發課程所留下的影響為何)。然而,依據整個展場的幾處影像播放內容,無論是身在全身白色衣褲的學員/社區居民成排一列的規律動作前進著、或是親子成組的即興接觸狀舞動著,倒是與前述洄返生活本質的美學出現了若干距離——看來較像是現代舞蹈風格的動作編排,而不似屬於在地成員生活記憶的身體語彙——這樣的落差,期待有所反思與討論,期待更深耕的剪出生活、種入藝術。(註4)
註1:參閱王韓芳,〈側寫 剪紙合作社:蕭壠計劃〉「剪紙合作社:蕭壠計劃」展場手冊。
註2:參閱「剪紙合作社:蕭壠計劃」展場手冊。
註3:同註1。
註4:參閱本展覽的主文案,如下——
這是一個藝術家,回鄉的旅程。
旅程中,有20位媽媽與她們的家人們,一起用剪紙,種植她們的故鄉風景。
種出了市場上琳琅滿目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那些市井街聲。
種出了廟埕旁,青龍白虎,晨鐘暮鼓,人們熱鬧喧騰的陣頭鏘鏘。
種出了稻田梗,群飛的鴿子,肆放的野花,農人滴落田野的汗水。
種出了魚塭小徑,幼小的蝦苗,肥大的虱目魚,達達的打水車。
種出了鹽田兒女,結晶的歷史,大鹽山,粼粼閃光的南台灣烈陽。
他們在剪著,刻著,畫著,屬於家鄉的遺忘風景。
他們在呼吸著,表演著,料理調味,屬於自己土地上的平埔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