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楊美英 / 一款冷寂拼裝新馬戲
分享 | 瀏覽數: 2393

一款冷寂拼裝新馬戲

楊美英 | 發表時間:2016/10/11 10:57 | 最後修訂時間:2016/10/11 14:15

評論的展演: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一瞬之光.How Long Is Now?》

觀賞時間:2016 / 10 / 01 19:30
演出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圖版提供:台北藝術節

從日常邁向異常
等待表演開始之前,觀眾陸續進場,同時,表演區內有兩個身穿灰色衣褲者以上下相疊的方式移動著,於舞台底端的立面前,進行著膠帶黏貼成線、方格的動作(這裡的方格樣式與地板一致,也都有些歪歪扭扭的線條,似乎給人一種被刻意破壞的整齊精準,甚至讓人有如踏進「施工中」的空間聯想;而且,當時筆者沒有料到此處的「疊羅漢」,可能是全作最形似「馬戲團特技」表現的段落之一了)。舞台上架起平坦不高的長方形表演區,不同的分區各自放置了成列或成堆的罐頭、各式清潔工具、清潔劑等,搭配著舞台上方的日光燈,看來清清楚楚而冷冷淡淡。
表演一開始,同樣穿著灰色長袖衣褲的年輕男子無特別表情的從後台走出,打開包裝袋、取出、放入微波爐內,然後透過麥克風收音,觀眾們清楚聽見爆玉米花漸漸受熱、一顆顆熟透、「啵啵」小小炸開的聲音,沒有其他表演穿插,台上台下只能聚精會神於前述過程,秒秒明晰,彷彿時間的一瞬一瞬被放大顯影似的、歷歷可數——當下看似無聊的開場手法,卻是有如為作品名稱「一瞬之光 How Long is Now?」直接破題,頓時心領神會,妙趣滋生。
表演內容大致朝向明白定調的文宣文案:「定格動畫的荒謬日常  百元商店的物件狂想」(註1)。日常生活用品如馬桶吸盤、水桶、拖把、掃把、清潔劑、熨斗、熨衣板、曬衣架、微波爐、罐頭、柳丁等,全都上了舞台;合計近十位表演者,清一色中性低調的灰色服裝,全程大致三種變化:從整套的工作服、背心短褲式的運動員穿著、到赤裸著上身的灰色貼身三角褲。 

物件的去功能、表演的去意義
在袋裝爆玉米花被微波加熱完成之後,表演者吃了一些,離場的同時,另外兩位灰衣人上場,道具換成了一條吐司,觀眾看見他們一前一後站立,四隻手合作餵食前者,之後,兩人開始拿出一片一片的吐司,煞有介事的從地板一片一片疊高後,第二輪,再次堆疊若干吐司,一人臥倒,把頭放在堆高的吐司上,另一人繼續在這顆頭上疊起吐司的高度,看來立刻增加了難度。接著,另外兩人上場,以三隻手的設定,使用掃把、拖把、刷子各一,在兩人之間玩起接放的遊戲,之後兩人再多拿些清潔用具,嘗試要卡在彼此身體的不同部位之間。

到此,如果是對馬戲團的雜技表演有所期待的觀眾,肯定會感到莫名所以,不過,從這之前延伸到後面的表演,幾乎一貫的調性——通過一段段日常生活用品的奇怪操作方法,不僅是平常不會做的,看來也頗荒誕詭異;如:表演者將腳掌踩上塑膠刷子;兩個人把柳橙當球拋,最後還背對背的玩柳橙玩到用身體榨汁;面對面的兩個人用身體的作用力抵住串成一長串的水桶等等。
於是,在百無聊賴的同時,筆者漸漸發現表演文本與坊間常見馬戲的相通之處,包括馬戲表演的精彩通常在於表演者的特殊技藝展示、挑戰非日常的作為、克服失敗的可能、面對表演過程中的試煉或為難考驗。
因此,《一瞬之光 How Long is Now?》可說是一場從物件出發、與日常疏離的另類馬戲創作呈現,其中的物件已經去功能、表演也被去意義。連同吸塵器、鋁梯、地毯、雨傘、洋芋片、爆米花、吐司,全都是舞台視覺構成或聽覺效果,無庸考慮意譯的隱喻。如此,讓人聯想起導演Baboo同樣與物件密切相關的創作《一一》,好奇其間的脈絡斷續關聯(註2)。 

劇場的2D化!身體性的消解?
物件的功能錯置,遍布全作。例如,一人先在場上拍打肉塊,再以熨斗放在肉上,滋滋作響,直到肉香飄出,被擱置一旁。又如,一人把一袋水倒入反過來的大陽傘內,兩人彷彿共飲巨杯似的喝下水。另外,四個人共舉一桌面,有如放大的球拍玩著一顆球,還有,表演者把地上各種尺寸的罐頭重新排列,一步步的踩著罐頭往前進,末了雙手壓在罐頭上倒立……類似這樣的片段,很明顯的都需要表演者的平衡感等身體能力。
只是,想到這是新馬戲團體FOCA與導演Baboo的首次合作,除了共同創造許多奇形怪象連綴串接而成,似乎將3D的劇場給平面化了(不禁聯想起Baboo今年參與台南藝術節「城市舞台」,在七股鹽田所推出的《百年孤寂》,借用特殊地景所營造的壯觀影象,是一種2D化的舞台視覺效果);再者,觀演過程,一方面觀察表情平板的雜技演員們認真執行一個個徒勞的努力、無意義的行為,一方面偶爾感受到一種直觀醜怪的幽默趣味(如最後一段:幾位表演者陸續上場,拿起洗衣機用的排水塑膠管,圍繞著開場那包爆玉米花,用力的、大口氣的吸食著),大多時候無法感受到表演者的有機意識與主動能量,一直在期待被壓抑的身體表演除了近乎展示性之外,能夠被釋放更多。
終了,在平順流暢的節奏之中,筆者感受到有如置身手術房,目睹構成馬戲的要素被拆解、重新組裝的形式化手法(註3),也帶著些許行為藝術氣息,沒有常見戲劇性節奏構成的起承轉合,也無所謂戲劇張力或懸疑衝突,全程冷靜又寂寥,一直到表演尾聲,彷彿擠壓出了觀眾的笑聲,場內響起鼓勵讚許、或是如釋重負的掌聲,饒富意味。

 

註1:參閱2016臺北藝術節官方網站《一瞬之光 How Long is Now?》節目介紹文字:「當拖把不拿來拖地時,還能做什麼呢?當成假髮還是扮成長頸鹿?網球拍變成人臉是什麼模樣?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物件,如何重新創造出新的觀看方式?擅長營造舞台視覺的Baboo導演,從定格動漫的構圖形式出發,搭配上「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神乎其技的身體技能,來自百元商店的日常物件取代了馬戲雜技的道具,身體與物件的混搭,變成如漫畫分鏡般的奇想畫面,構成一齣幽默、荒謬又兼具詩意的日常馬戲。」http://www.taipeifestival.org/FilmContent.aspx?ID=444
註2:2014年莎妹劇團《四物》中的Baboo《一一》,宣傳表演內容有30個物件在舞台上,包含燙衣板、吹風機、雞蛋等,透過演員與物件互動,從人與物的錯置關係中,隨機、即興地排列組合出奇特的場景。劇評〈魔魅的黑盒子《四物》〉一文,謝筱玫寫道:「以亮白日光燈管與塑膠草皮劃出演出空間,草皮上看似隨意但很整齊地擺放了許多居家物事:死魚、牛奶、燙衣板、鏡子、假髮、吸塵器等,構圖如畫。兩位男演員先做著鏡像動作,但又有點不同。接著,各自拿起草皮上一件物事,而且不按牌理出牌地使用它,例如,用鏡子讀聖經、把牛奶倒在皮鞋上、在傘上倒洗衣粉、用吸塵器吸杯子裡的水,拿吹風機將垃圾袋吹成氣球,以種種違和感製造豐富的觀看趣味。此外,拿起來的東西還要一件件穿掛在身上,於是兩位演員像是兩人三腳般扣在水桶上,還要很艱難地移動、彎身取物,繼續把拖把、燙衣板等披掛在身上,簡直特技表演、挑戰人體極限。人之役於物、受物質牽絆之意不言而喻。」參閱網址: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4330  表演藝術評論台 2014.12.24 。
註3:參閱2016臺北藝術節官方網站《一瞬之光 How Long is Now?》節目介紹文字:「FOCA的團員們身懷絕技,結合傳統與創新、特技及舞蹈、街頭文化及劇場藝術,這次以奧地利藝術家歐文.奧姆在九零年代發表的『一分鐘雕塑』為創作概念,重新拆解、組合、拼貼馬戲、雜技的表演元素,將我們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無關緊要的用品,打造出一整個充滿驚奇的奇幻舞台。」http://www.taipeifestival.org/FilmContent.aspx?ID=444   

相關評論

另類的馬戲奇觀——《一瞬之光》揭開被遮蓋的感官雜耍 --- 郭強生

關於《一瞬之光》的貼膠帶 陳泰松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