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邱誌勇 / 《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中的生命存有與知覺狀態
分享 | 瀏覽數: 2940

《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中的生命存有與知覺狀態

邱誌勇 | 發表時間:2014/06/07 20:48 | 最後修訂時間:2014/06/11 17:45

評論的展演: 2014新點子舞展-蘇文琪×張永達《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

 

《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中的生命存有與知覺狀態

時間:2014.06.06
 PM 7: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劇名:《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

演出團體、圖版提供:一當代舞團

 

九九見方的八十一盞燈,閃爍、起伏、墜落、幻形、變色。

場域空間裡,感知從空無到沈浸。

舞者身影,肢體依舊緩緩—激動。

 

如果說《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是奠基在《W.A.V.E城市微幅》上,結合了《身體輿圖》中對生命樣貌的表意,持續探究存有與身體感知的議題,那麼更可以確定的是,《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成就了進化版的「微幅」(wave)。一如慣常,從《Loop Me》、《ReMove Me》、《W.A.V.E城市微幅》、《身體輿圖》,到這個進化版的新作,蘇文琪引領的一當代舞團最為顯著的特質便是將舞台上的場域留空下來,讓舞者能夠演出,讓身體成為體驗主體出現在作品裡的痕跡。從《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的展演中可以發現,透過八十一盞燈所創造的影像造型不再只是作為感知對象的在場,更已經涉及思維和感知的機制本身。如果將「在場」與「感知」相對應的話,影像化的感知空間正不斷地衝擊人們對時空的知覺,並同時證明自身的存有。

儘管作品的整體結構看似與舊版的《W.A.V.E城市微幅》相似,然而這次的新作實然在敘事結構、影像造型與肢體動作上都有相當程度的躍進。在動力場景設計上與燈光設計上更邀請吳季璁與筆古亮也共同創作,巧妙地透過蘇文琪的肢體動作與燈光裝置變化,將一幕幕的敘事鑲嵌於其中。猶如創世之初,燈光裝置緩緩升起、微微閃爍、急速墜落,搭配高頻的聲響,在一片漆黑中揭開了序曲。兩段主軸結構從蘇文琪蟄伏在空場之中,緩慢地、掙扎地從舞台的右後角落,斜角運動到左前方開始。當人們將焦點置於蘇文琪緩慢、抽象、窮盡延伸的肢體展演動作之際,燈光所創造的情境也緩緩地產生幻變。從如朝陽升起舨的熾紅,燈光越來越亮、聲響層次越來越豐富,似萬家燈火般逐漸地點亮城市。受到燈光色彩由冷至暖的變化,視覺感知也在由緩和到激烈刺眼的轉變中受到牽引。於此之中,蘇文琪匍匐在淨亮的舞台表面之上,其肢體亦在光影變化(從藍、白、綠、黃、橘、紅到漸層)中被照應著,創製了獨特的身體意象(影子),與徐徐變化的燈光裝置相互輝映,在空的空間中成為有溫度的生命體。一直到蘇文琪舞出舞台的框線,成就了一段生命初始之感。就此而言,主體存有並非僅是一個抽象的思維或意識形態,而是一個與身體共同體現性的存在;後媒體情境中,主體的存有更依賴著與媒體科技所創造出的情境互動。

敘事的高潮在第二大段落之中。蘇文琪回到舞台前方,肢體在如通道般的裝置造型中得以延展其極限的身體力道,高頻的聲響配搭上極限、奔馳、掙扎、失控的身軀力,燈光裝置幾近壓迫在蘇文琪的肢體上。在這一主軸段落中,可以見到《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讓所有元素(裝置、肢體、聲音、造型)都走到極端,彼此拉扯,看似衝突,卻得以在絢爛光影與舞者肢體中開創出迷幻的美感。於此,數位科技所創造出來的美學經驗更為沈浸、多變,更強調創作者與觀賞者之間的感知互動,提呈體現美學的情境知覺。值得一提的是,燈光的造型性創造出抽象的視覺化意象,時而是隧道、時而像緩坡、時而又如隔絕觀眾與舞者間的屏障,時而更在抽象幾何造型意象中轉化,或是壓迫著蘇文琪的肢體、或是與之共舞,或是包覆著舞者。《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在空蕩舞台上創造了無窮的可能,正似生命中的旅程,有喜有悲、有苦有樂,透過數位科技所創造的美學經驗也更需要親身「體驗」的美感經驗。最後,在肢體、光影與聲音急速驟斷後進入一片漆黑中休止。

最後一個段落的光影律動創造出視覺奇觀,雖在結構比例上有過長之感,僅是科技性的展示,卻正如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對日常生活的論述所言,現今的媒體已然獨占了詮釋與分類的權力,以致日常生活不僅被扭曲、消音,也被迫透過「另一種」權威語言的引介出現,這樣的勢態正蔓延於當代的生活世界,更成為《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發揮的命題。一當代舞團正是以「媒介」作用於人類「身體」所引發的感知作為中介,以「身體」與「身體意象」延伸呈現獨特視域,尤其在曲終之前,燈光裝置所創造出的是決意象如繁星般的墜落、如螢火蟲狀的飛去,聲音元素則如蟲鳴似的聲響,以及蘇文琪缺席的存有之情境意象。也正因為此視覺化的世界是藉由數位科技所構築而成的,更以致數位美學的感官經驗無法忽略這個科技的界面與主體身體與感知之間的關係。

總而論之,《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可謂是應用當代科技媒體形式,進而描繪出人類生命存有與知覺狀態的新樣貌。在此,自身存有、身體認同、感知狀態都不僅是精神領域形而上的認知;相對地,是以物質性地根植於身體(特別是表皮的感覺)。而存有和感知都是開放的、動態的存在,並與周遭社會各種力量的互動中不斷改變、不斷調整、不斷地在不同時刻和情境中尋求著,並營造著不同的身體感。[1]如此的生存樣貌向人們展現的即是可不斷置換、可分裂、複製與無限擴展、符號化,以及視覺化的形象;同時,也呈現幻變化、影像化的,甚至與人身肉體形象相互對應所形成的一種純然抽象的訊息,《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便是在這樣的極限中開創其對生存與感知的批判再現。



[1] Stanley Aronowitz. Reading Digital Culture (Mass: Blackwell, 2001) 14.

相關評論

歇斯底里欲力的宇宙夏娃 -----《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 --- 陳泰松

《機械/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2014 特約評論人] 王墨林

肉身化的科技/影像,與在其中的人 [2014 特約評論人]何定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邱誌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