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C巨擘之夜」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5/11/30 23:13 | 最後修訂時間:2015/12/31 23:23
評論的展演:2015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之「美國3C巨擘之夜」
觀賞的演出時間:2015/10/16(五)19:30
地點︰臺北市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松怡廳
圖檔提供: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
「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台灣總會(Taiwan Section)[1]自 2012年起,固定於每年的秋季舉辦「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Taipei International New Music Festival),每年舉辦一系列包含多場音樂會與學術研討會的活動,今年已進入第四屆。2015年的音樂節主題是「新大陸」,邀請美國的「亞美內弦樂四重奏」(Amernet String Quartet)擔任駐節團隊(Ensemble-in-Residence),演出兩場弦樂四重奏專場音樂會,包括音樂節開幕的 「《美國3C巨擘之夜- Cage, Carter & Crumb》亞美內弦樂四重奏 I」(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Master 3Cs – Cage, Carter & Crumb - Amernet String Quartet),以及10/17(六)19:30 「當代亞美大師與新聲之夜」,其中多首作品皆為臺灣首演。這裡的3C,可不是時下流行3C電子產品,而是指二十世紀以來三位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重要當代藝術音樂作曲家,恰巧都來自美國東部(五月花移民的落腳處以及歐洲移民第一站),分別為:約翰.凱基(John Cage, 1912-1992)、艾立歐.卡特(Elliot Carter, 1908-2012),以及喬治.克朗姆(George Crumb, b. 1929)。
「美國3C巨擘之夜」演出順序和節目單上印製的稍有不同,當晚首先演出了艾立歐.卡特作於1995年的第五號弦樂四重奏。1908年出生於紐約的Elliot Carter,在七十五個年頭的創作時期中,作品數量超過一百五十首,其作品中的前衛風格,使得他被譽為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最具領導力的現代藝術音樂作曲家。在今晚演出的這首包含一段前奏(Introduction)以及五段間奏(Interlude)在內,共分為十二個小段落的樂曲中,其高度複雜的節奏組織,以及困難的演奏技巧,顯示出作曲者在音樂時間與空間上的實驗傾向,可想像為何Elliot Carter被視為捍衛歐洲當代主流音樂的不二人選與傳人。
圖檔提供: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
再來是John Cage 作於1950年的 String Quartet in Four Parts,顧名思義,包含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為「安靜地獨自漂流」(Quietly Flowing Alone-Summer),主題是法國的夏天;第二樂章為「緩慢地搖擺」(Slowly Rocking-Autumn),主題是美國的秋天;第三樂章為「幾乎靜止地」(Nearly Stationary -Winter),關於冬天;第四樂章的「春」,則是一片歡欣愉悅的定旋律舞曲(Quodlibet -Spring)。此作品的聲響與織理(texture)非常單純,在音色上也指示弦樂器在演奏時完全不加揉音(vibrato),如此地單純,不禁令人聯想到法國作曲家薩替(Erik Satie, 1866-1925)的音樂;在某方面來說,這也預示了凱基放棄自我展現的作法。他在此曲中處理的是印度哲學中九種恆在的情感與印度的四季觀:創造、保存、破壞、寂靜。相較於開場第一首卡特的複雜節奏感與前衛音響,凱基的這首樂曲,使觀眾在較為放鬆的狀態下進入中場休息。
下半場是George Crumb寫於1970年的《黑天使》-來自暗域的十三個景象-為擴音弦樂四重奏(Black Angel):「一切都顛倒了。空氣裡有著恐怖的事情.........他們找到了進入『黑天使』的方法」,作曲家如是說。George Crumb的音樂受到許多演奏者與聽眾的喜愛,從標題到內容,常包含了象徵、神秘、劇場等成分,這些元素也常反映在他精心製作的美麗樂譜上。這首《黑天使》的靈感賴斯於越戰,以喊叫、頌禱、呢喃,以及鑼、沙鈴、水晶杯等聲響來描繪其意象。作曲家並在樂譜上標注了「戰爭之時」與「1970年3月3日星期五的結束」兩項清楚的註記。Crumb透過具有象徵意涵的數字7(象徵上帝)與13(象徵魔鬼)來進行一系列的時間(節奏)的設計,還有作品中三個最重要的音高(D#、E、A)轉換成數字3、4、9,代表兩個重要的音程:上帝的純五度7(=3+4),以及魔鬼的小九度(=4+9)[2]。
雖然這些當代音樂,在聆聽時並無法得知作曲者的手法,不過,在音樂會開演前的導聆中,北藝大音樂系作曲教授潘世姬將這些作曲元素介紹給聽眾,讓聽者稍微有些概念;節目冊中也詳盡地撰寫類似樂曲分析的文章,對有心瞭解的聽眾來說,音樂會前與會後都是寶貴的資料。演奏時在舞臺上方也同時放映樂曲、樂章的標題,目的應該是讓聽眾可以知道現在正在演奏哪一個段落,不過,這個作法也許顯得多此一舉,同時也干擾聽者的注意力,畢竟視覺比起聽覺來,更容易迅速受吸引,而這些資訊,在節目單中已經清楚顯示了。
比起舞台上的銀幕投影,更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是,明明是「美國3C巨擘之夜」,為何一開場時,是古琴曲《流水》?而下半場開演後,演的也是古琴曲(《幽蘭》)?這些古琴曲都很優美,演奏家也都很敬業地演出,但是,對許多聽眾來說,這樣的安排似乎缺乏了一些說明。是故意要放在當代西方作曲家的前衛作品前演奏,以突顯東西方音樂的極端對比?還是有其他用意?如果能在開場時由主辦單位來做個說明,或者是節目單中放幾句簡單的介紹,相信都更能讓聽者瞭解主辦單位的苦心安排與用意,否則只讓人一頭霧水罷了。
就演奏來說,其實就算是美國的職業演奏團體,也不見得就一定在詮釋方面能夠最接近作曲家的原意。國內幾位作曲老師都曾與美國這三位作曲家有過交集,對這幾首作品的演奏風格應該也不陌生。筆者認為,如果能在演奏會前或會後,舉行開放式的座談會,讓熟悉該作曲家音樂風格的國內老師或音樂學者,與演奏家以及學生、觀眾會談,一定會讓參與者有更多的收獲。近幾年的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每年都邀請國外特定的團體,個人認為,如果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將焦點更集中在駐節音樂家,以今年來說,如果將焦點集中在「亞美內弦樂四重奏」,以及他們所帶來的這幾首重量級的曲目,在設計活動時,也能夠包含這幾首樂曲的大師班(Master class),讓演奏家示範、說明,甚至指導國內的演奏者演奏一些片段,說不定會讓國內主修作曲或弦樂器的學生們更有收獲。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在人力、物力都明顯不足,許多時候靠著老師、學生、工作人員的義務幫忙來支撐,還能每年舉辦這麼多一系列的活動,實屬難能可貴。每年的活動對圈內人來說,都是不可錯過的寶貴學習機會。今年這三位美國作曲家,對現代音樂的研究者、作曲者,以及專業圈內人士來說,是在西方音樂史上已留下不可磨滅地位的重要音樂家,能夠有機會聽到他們的作品在臺灣的首演,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很希望能有更多聽眾,至少有更多音樂圈內人,能夠參與這樣的音樂會。如何能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與,應該是日後持續努力的功課。期盼大家一起加油。
[1] 「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台灣總會(Taiwan Section)由作曲家潘皇龍發起並擔任首屆理事長,是內政部立案之社團法人,歷年來雖舉辦過為數眾多之活動,例如學術研討會或者作曲比賽、音樂會等,不過參與者為作曲專業人士或主修作曲之音樂系科班學生為主,國內音樂科系其他主修的學生,恐怕對這個非營利組織不見得有詳盡的認識,有興趣者或可參考「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官方 Facebook 網頁」的介紹。
[2] 潘世姬,「美國當代的省思-時間的有限性與無限性」,《2015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節目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