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喜的南北管音樂劇《蓬萊》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6/11/30 23:59 | 最後修訂時間:2016/12/02 12:04
評論的展演: 南北管神話音樂劇《蓬萊》
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2016華文原創音樂劇節Isle of Dreams
觀賞的演出:南北管音樂劇《蓬萊》
演出:拾念劇集
時間:2016/11/19星期六晚上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圖版提供:拾念劇集
攝影:Mile End Photography
南北管音樂劇《蓬萊》是受廣藝基金會邀請的委託創作,屬於新北市政府與廣藝基金會首度策辦的「2016華文原創音樂劇節」中受邀的四檔節目[1]之一。拾念劇集的編導李易修在2008年創作了以神話人物為主角的超神話首部曲《大神魃》[2],故事靈感來源為《山海經》,為古籍中只有寥寥數行帶過的、孤身遊蕩人世的女神旱魃立傳。時隔八年,李易修創作了《蓬萊》,作為超神話三部曲其中的第二部。八年後的2016終於登場。在《大神魃》中善良的旱魃,在《蓬萊》裡成了一名蓬萊島上的女神,為了向無情郎討回自己的心(花園鎖鑰),而誅盡崑崙眾神。除了旱魃之外,河伯、刑天、旱魃、精衛這幾位神明也出現在前後兩作中,但身世、遭際與心性則不同。《蓬萊》描述創世之後,崑崙五方神族為了爭奪眾神之王的寶座而自相殘殺,女媧、伏羲兩位上古聖皇無法忍受眾神的殘暴、貪婪與自私,決意要以遠離崑崙的東海海中小島為基地,推動以人類取代眾神的計畫。在眾神大戰中被梟首的戰神刑天,受鬼島神族召喚至花園,為了解救神族眾神尸變任意殺戮、將神州蹂躪成洪荒大地的狀況,而受託尋找花園鎖鑰(小島之心)的任務。劇作中的女媧、伏羲、軒轅、精衛、刑天,以及崑崙神族的角色,靈感均取材自《山海經》,而鬼島神族的角色均由編導李易修自創。在眾神各自算計的廝殺中,在看似是上古時期的神話中,卻隱隱約約看見了兩岸分合與台灣歷史的影子,《蓬萊》建構出一部企圖心旺盛的、既是神話又像是寓言般的龐大史詩故事,編導的縝密思維、創意以及格局令人讚嘆。只是,眾多參考自古籍而來以及編導自創的神祇角色,二部曲中互相呼應的劇情、背景,如果是沒有從首部曲開始追隨的觀眾,恐怕一時有點難以進入狀況。但這其實也無大礙,也可以將之視為一部獨立的作品看待,如果想要更瞭解劇情,除了可以參考電子節目單內的詳細解說之外[3],也可以期待明年(2017年)發行的電子書。李易修期待東方文化生根的創作能受到國外觀眾及藝評家的青睞,而計劃發行電子書。他與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合作,計劃在演出後推出《蓬萊》劇本電子書,收錄在由周慧玲策劃編輯的《表演臺灣彙編:劇本,設計,技術,1943~ 》系列中[4]。
除了神話人物、劇情之外,李易修還在《蓬萊》這部作品中,大膽採用「以人擬偶」的表演,發展出專屬於的身體表演形式。演員或者頭上戴著偶的面具,或者是躲在偶的頭像以及特殊設計的服裝底下操偶,舞台上的人物均不是日常所見的形體,配合上細緻的燈光照明,構成一種非常詭異的美感,符合抽離日常的神話情境。演員除了得會操偶,學會使用神祇的肢體語言表現之外,還得學會李易修自創的一套神明語言。從首部曲《大神魃》開始,李易修即導依其中文系的學習背景,自行發展出一套成熟的「神話語言」,沿用在此次《蓬萊》作品中。此一「神話語言」乃是依據古語的聲韻原則使用保留大量古漢語語音的江南方言,包括「閩南語」、「客家話」、「蘇州話」、「廣東話」等,將之重新組合,並讓原本不發音的「入聲」發音。觀眾在觀看演出時雖然無法聽懂,卻能感受到舞台上的語言是與自己的文化體系有關的、更古老的語言形態[5]。 而這種語言若不搭配上字幕,就像是一種未經學習的外文一般,因此「字幕」的使用對演出來說十分重要。《蓬萊》演出時,舞台兩側投射的是英文字幕,而中文字幕則以懸掛在舞台左上方的投影設備顯示,設計成猶如書寫在發黃的草紙上的典雅書寫體,別具風味;字幕配合整體計風格,融進表演與舞台之中。舞台上刻意調暗燈光的呈現十分切合情境,不過,對於非得緊盯著字幕不可的觀眾來說,只要坐得離舞台稍微遠一些,則看不清楚字幕,這是現場觀賞演出時比較吃力的地方。儘管如此,由於既陌生又疏離的感覺是刻意營造出來的情境,因此視力十分孱弱的筆者,到後來也就不時刻緊張地追隨字幕,而改為享受這聽似陌生,卻又似乎有感受的神奇語言聲響。筆者認為這個以神話語言來撐住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的企圖是非常成功的,聲響有趣,語言似乎也有自己的意義,可說是創造了一種非常奇特的溝通情境。
雖保留了樂手在現場演出的位置,但舞台上的背景並不複雜,後方的投影也只是做出延伸的佈景效果而已;在紅燈籠融入後方投影幕的剎那,猶如擴展了舞台的空間,形成詭譎的時空狀態。除了偶、道具的運用之外,這個展演的舞台、服裝設計、燈光等等,整體都都簡潔而有效果,在在營造出一種非日常的、抽離時空的神話情境,十分精采。而演員的表現更是令人動容。此劇中的演員必須一人同時飾演多個角色,四位演員(國光劇團的朱安麗,以及非戲曲演員的王靖惇、崔台鎬、劉廷芳)撐起了全場。他們為了這齣戲必須學習操偶,以及南管、北管的演唱,還有李易修自創的「神話語言」的使用,為了這個作品,想必演員們下了許多苦功,花費許多時日,才能在舞臺上完美展現這些身段、唱腔以及語言。他們的表演與唱腔,令人感動與讚嘆,值得更多的掌聲。
筆者認為這部作品值得更多的關注與討論。雖然筆者對於南管或北管音樂沒有深入的研究,對這些傳統音樂的了解僅止於皮毛,但是很顯然地,這些音樂在此劇中的運用,並沒有背離傳統太遠,並不像許多其他的音樂劇,僅是將傳統音樂作為幌子,作為台灣因素的添加而已,筆者認為這一點實在是十分難能可貴,非常令人激賞。南管、北管在台灣與民眾的社會生活結合,可說是彰顯台灣文化氣息的傳統音樂,但也是藝術音樂,兩者皆以常態的方式在管閣中活動,更在國立的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所中開設的課程之中。但是,作為傳統藝術音樂,在今日的表演藝術展演中,如果是維持原本傳統的樣貌來演出的話,和一般觀眾是頗有距離的,首先,南管音樂的步調、節奏之慢,恐怕就不是一般聽眾所能忍耐的。但是《蓬萊》的音樂將南、北管交錯使用,作曲家許淑慧以歌唱音樂的基本格律特質開始(因為這畢竟是一齣演員要演唱的音樂劇),為此劇創作了一套「八卦曲」與「女媧演卦」,既保留了南管、北管的傳統風格,更創作出融合兩種風格的曲目;南管的閑靜優雅與北管的熱鬧輕快各有表現,又悄悄合而為一,既是新創,又不偏離傳統,實在令人驚嘆。
近年來,無論是京劇、歌仔戲、崑曲等戲曲,或者是布袋戲等掌中戲,各色各樣的傳統戲班、劇團,都不斷地努力嘗試在形式、劇本、內容、語彙等各方面尋找既能承續傳統,又能創新,更能吸引觀眾的演出方式。不同的嘗試不但艱困,且要面對來自各方的批判,到底是要恪守傳統,服務傳統戲迷,還是應該創新、走向現代,吸引年輕族群,開拓未來觀眾,相信都是各傳統劇團時刻思考之處。《蓬萊》這部作品既呈現了南管、北管傳統音樂之美,又將兩者巧妙地融合,創作出具有傳統韻味的音樂;雖說是原創音樂劇,卻吸引人想要一探原本傳統音樂以及傳統古籍的究竟;舞台上演員精采的表現以及團隊的合作,展現出一種傳統再創造的新劇場美學,令人期待第三部曲的問世以及電子書的發行,也期待這精采的展演可以有更多演出的機會。
[1] 四檔節目分別是香港 普劇場(Pop Theatre)《沒有人造衛星相撞的夜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撒嬌女王》、台灣拾念劇集《蓬萊Isle of Dreams》南北管神話音樂劇、台灣前叛逆男子劇團BL系列《利維坦2.0 :Delete前決定愛不愛你》。
[2] 《大神魃》曾代表台灣參加「2009外亞維儂藝術節」。
[3] 劇情簡介請參考《蓬萊》電子節目單。網址如下: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7wqSpifvEkhWXVSRzUzclZJeGs/view
最後瀏覽日期:2016/12/01。
[4] 參考《MUZIKAIR 閱古典》曾琬婷報導,〈《蓬萊》眾神的貪嗔癡〉。
[5] 見《蓬萊》電子節目單第十八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