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傳統曲藝新路的「南北管神話音樂劇」《蓬萊》
郭強生 | 發表時間:2016/11/29 14:25 | 最後修訂時間:2016/12/02 11:26
評論的展演: 南北管神話音樂劇《蓬萊》
圖版提供|拾念劇集 攝影|Mile End Photography
看了太多打著創新旗號,把傳統生吞活剝,最後成了四不像的作品,以至於當第一次看到《蓬萊》的介紹中出現「南北管神話音樂劇」字樣,心中既是好奇,又難免疑慮。急就章的多元拼貼,要不倚賴西方經典以壯聲勢,要不就向流行影視文化靠攏。難道所謂從傳統出發的創新,不是應該讓年輕觀眾重新對老骨董產生驚喜與相見恨晚之感?為何太多時候這些作品反而讓人覺得,創作者其實從傳統中並沒有吸收到任何養份,總要靠西方理論或流行文化才能自圓其說?
這齣《蓬萊》卻是異數。編導李易修這回不僅讓我們重新聽到南管北管的原汁原味,還從《山海經》殘佚的篇章中發展出了屬於台灣的神話史詩!「南北管神話音樂劇」不足以概括這齣作品的優點,因為在舞台上,演員同時還需操作偶戲,或與偶合而為一,這樣的唱作必須是一整套全新的邏輯,甚至念白的聲腔也是融合的閩南、客家、粵語……幾種方言,看得出要整合出這套新的劇場語言絕非易事,最後果真成功地將觀眾帶往了那個幽古神秘的神話之境。
偶戲與面具的使用是此次演出的一大挑戰,卻也是《蓬萊》劇場美學的神來之筆。偶戲本身即帶著幻象的成份,再配合了人體的偶化,進入偶型的神化,這種三聯式的意象在舞台上流轉無礙,展現出不需憑藉聲光特效卻更引人入勝的神話特質。
在電腦動畫科技製造的「神話」充斥的年代,如此低科技的演出反而更彰顯了神話與「人」的不可切割。這次偶戲的概念,不但沒有流於卡通化,或讓人感覺技術粗疏,反而更活化了故事,與南管與北管音樂相得益彰,讓人驚喜。劇中十餘個角色,全由四位演員崔台鎬、王靖惇、劉廷芳與朱安麗擔綱,而且除了朱安麗外,其他三位都非戲曲科班出身,卻都唱作俱佳,值得為他們的一番苦功喝彩。
南管的幽靜與北管的歡騰,這次也交融無間,原來那些傳統樂器與旋律也可以如此富有畫面感。八個易經卦象做為曲牌名是另一個神來之筆,當蒼勁又嘹亮的曲聲唱出「乾為天」、「離為火」、「坎為水」……讓人心中無名產生悸動。圖像的線條成為聲線,唱出的是天地莽莽與人心惶惶,某種程度呼應了現代人的癡惑,在現實中迷失的存在感,在人神合一的舞台上彷彿有乍現靈光照亮,或許,這正是古老傳統的價值所在。
編導有意改寫《山海經》,不被早已熟知的神話符號所限,發展出了一套更龐大的史詩系統,更藉著這套新編神話暗喻了兩岸的分合與台灣的歷史,企圖心十分旺盛,充滿了新穎生動的想像力。這樣的架構格局在當前台灣劇場中少見,但在舞台上一次全部展現,情節交待難免倉促,更由於它不是按照傳統神話,新舊說法有時令人錯亂,可能需要一張人物系譜圖。但總體而言,這套台灣版的《山海經》,已經建立了它的劇場美學,找到了傳統曲藝的新定位,未來仍大有可為,更可以提供許多在傳統中找路的人做為參考。
圖版提供|拾念劇集 攝影|Mile End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