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谷沙飛傳奇》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6/07/31 23:58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8/01 17:44
評論的展演:臺北兒童藝術節《東谷沙飛傳奇》
演出團隊:鞋子兒童實驗劇團
觀賞的演出時間:2016/07/16(六)10:30
地點:臺北市水源劇場
對沒有帶著小孩的大人來說,為何要進劇場看兒童劇?除了陪伴小孩之外,其實一個人也可以單獨前往,因為這是一個可以從被禁錮已久的陳規舊俗中解放出來,和孩童們一起經歷一場充滿想像力的冒險,重新檢視被自己遺忘的童心的機會。法國作家安東.德.聖.艾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1900-1944)創作的童話小說《小王子》自1943年出版後,到今日已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圖書之一,雖是以小孩的觀點寫成,但其實難道不是許多人從小到大都非常喜愛,甚至可能也是陪伴其人生過程中的一本書嗎?因著這樣的想法,更出於對原著小說主題的興趣,以及對展演的好奇心,筆者獨自一人,在高溫七月天的週六早晨走進了水源劇場。現場排隊等候與立牌照相的大人小孩們,已經炒熱了劇場的氣氛。進場前,服務人員一一詳細解說,要觀眾們抽牌,以便在演出中間參與遊戲,還特別強調要大家都戴上口罩,以免吸入演出時滿天揚起的沙子。原來,「東谷沙飛」的「沙」,不只是一種象徵啊。
圖檔提供:鞋子兒童實驗劇團 攝影:林勝發
《東谷沙飛傳奇》這個展演改編自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Neqou Soqluman)寫作於2007年的同名小說,隸屬於臺北兒童藝術節的系列節目之中。原著小說曾獲第8屆吳濁流文學獎,9年後再度獲得關注,由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改編成偶戲,2016/07/15-07/17在台北水源劇場演出多場。出生於1975年的乜寇,畢業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畢業後曾參與921大震重建工程,現專職高山嚮導,用小說《東谷沙飛傳奇》裡的傳說故事作為題材為遊客解說。雖然在小說中描述的是台灣、玉山以及布農族人彼此的關係,但書中卻完全不見這些我們以為熟悉的概念,因為作者運用豐盛的想像力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奇幻的世界,在那裡,台灣不再是台灣,而是古拉蒙鞍陸島(Lamongan),玉山不再是玉山,而是聖山東谷沙飛(Tongku Saveq),「布農族」,甚至「原住民」等概念也消失了,而是回歸到Bunun(布農)作為「人」的本質,打開更為豐富的想像空間。原小說的故事以布農獵日傳說為主幹,大洪水的傳說成為故事的歷史場景,聖山東谷沙飛是大洪水傳說中最後避難所,更是遠征隊拯救月亮的最高峰[1]。
乜寇表示,他自小生長於南投縣信義鄉的望鄉部落,族人原居住中央山脈的郡大溪附近,日治時期被日本政府遷徙到現在地點。「布農族有一套自己對山川的認同方式,但在文明演進過程中,卻慢慢被遺忘。」「我28歲時和部落耆老一起去爬山,聽他說才知道有另一個早於『玉山』的名字:『東谷沙飛』,而且背後還有一個和布農族息息相關的傳說,我從這時候才開始探索布農族故事,慢慢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布農族史觀。」乜寇表示,傳說中布農族是從大洪水中重生,「在大洪水中,東谷沙飛是布農族人最後的庇護所,在日治時期,有日本人問布農族人說:你們哪裡來的?我們會回答:我們從東谷沙飛來。」在小說中作者緊扣著兩條布農族故事,一為大洪水傳說,二是射日傳說。古老原生世界有兩個太陽,一對夫婦的孩子被太陽曬城蜥蜴,夫妻因此射日,太陽被射下來之後,血滴變成星星,血液耗盡成為月亮,墜落到中央山脈郡大溪附近,所以那裡又稱為月亮墜落之處。「在小說裡我翻轉過來,讓月亮被邪惡勢力擄走變成太陽,需要月亮之子普彎的拯救。」乜寇說,「我們認識的台灣不會只有一種模樣,台灣第一高峰玉山的聖山形象,往往只介紹山林之美,卻跳過部落傳說故事,但那才是深度認識玉山內涵的方法。」[2] 乜寇在自己的部落格中,也詳細地剖析創作小說時的心路歷程[3]。
圖檔提供:鞋子兒童實驗劇團 攝影:林勝發
這次的展演可看到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製偶或道具,使用不同語言朗讀吟詠,還有,把「玩」的概念融入戲劇中,這些都是受過訓練的幼教者並不陌生的元素;開演後沒多久,就有一小段邀請觀眾一起和演員手拉手跳簡單的舞步,讓大小觀眾都更融入演出。水源劇場被佈置成四面被觀眾席圍繞的環形劇場,位於正中央的,是從臺灣各地搜集而來的沙子所堆積出來的舞臺。舞臺上方懸掛著兩個投影螢幕,利用實物投影機投射出以剪紙做出的、類似皮影戲般的效果,沒有字幕,畫面單純質樸,提供了補充台詞的背景,又不至於干擾劇情的進行。以陶土捏塑成型的偶,只有幾隻,表情固定,但肢體可動,全靠演員操縱。偶的大小不像掌中戲的人偶小到可以套在手中操縱,反倒有點像日本文樂(Bunraku, ぶんらく)的人偶一般大,演員需要兩手同時操作,而且幾乎像是前面有個自己的替身一般地演出,更加費力。整個展演中只有四個演員(分別是買黛兒‧丹希羅倫 Maital•Dakiludun、陳彥斌 Fangas Nayaw,以及黃韋翔、廖威迪),他們一人同時飾演好幾個戲中的角色,以輪流說故事的方式演出,一會兒是說書人,一會兒是戲中的角色,有時候更同時是演員兼旁白,並且因應劇情,需要在前台、後台跑來跑去。他們除了操縱偶、演戲之外,又演唱不同族語的古調歌謠,還得一邊跑跳一邊歌唱,在演技、聲音方面的變化非常豐富驚人,體力更是充沛得嚇人。這些演員們的表現實在太令人讚嘆,帶給這場展演滿滿的能量。
圖檔提供:鞋子兒童實驗劇團 攝影:林勝發
筆者一向認為,一本精采的小說,其文字所提供的讓想像力馳騁的空間,絕對強過其他具象化的形式;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小說、戲劇等形式,都是一件困難無比的工作。此展演改編於被稱為臺灣版《魔戒》的小說,其充滿神話與冒險的內容,恐怕更讓編劇難以取捨。此次展演的劇情進行算是流暢,但是筆者感到,冒險經歷與最後達成目標的過程似乎可再多著墨一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真的經過困難重重的刺激冒險,也就無法好好堆砌起最後的劇情高潮,有一點可惜。日後若再有演出機會,也許可以在這方面再做調整。
整體來說,這是一個很迷人的表演,在演出中所使用的偶、道具,以及影像、燈光等劇場設計,都營造出一種復古的、手工的、簡樸的質感,非常令人驚艷。演員以不同族語、閩南語和國語交錯地說台詞與歌唱、跳舞,又同時飾演完全不同的角色(例如陳彥斌Fangas Nayaw剛飾演完主角普彎,又立刻變身為其邪惡的對手,不但手中的偶改變了,聲音與性格也立刻轉變了;劇中演員都如此身兼數角,瞬間轉換);沒有字幕,而且演員同時飾演許多角色,但卻又不妨礙劇情的進行與對情節的瞭解,實在非常了不起。而簡單的一大張牛皮紙,既可是一艘船,又可是一片沙灘,最後還變成一座聖山,這樣的道具運用也令人佩服不已。
光靠聲音與簡單的畫面就可說故事,就像昔日的日本在還沒有電影電視的時代所盛行的紙芝居(Kami shibai かみしばい),或者是日本、臺灣都曾經流行過的廣播劇(筆者推薦透過欣賞日本導演三谷幸喜的喜劇電影《ラジオの時間》[4],來一窺廣播劇的魅力);說著一聲「下雨了」,就讓人感到雨滴下來了,說著「火車來了」,配上蒸汽聲,就彷彿看到火車頭從遠方慢慢地靠近;只要少數兩、三個人,靠著聲音就可以不斷地變換角色,演出許多動人的戲劇,帶人進入另一個時空。這樣享受廣播劇節目的時代,也許是一個已經離我們遠去的時代,或者,根本來不及經歷的時代。但是,在今天這場演出中,在充滿手作質感的劇場環境中,隨著演員聲音、表情的變化,隨著他們的眼睛,看著遠方,聽著他們訴說著對聖山的崇敬,筆者彷彿也跟著一起看見了,聽見了,感受到了。
[1]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官網,《東谷沙飛傳奇》前情提要。最後參閱日期2016年8月1日。
[2] 〈乜寇《東谷沙飛》 台版魔戒偶戲呈現〉,2016年07月15日中國時報 李欣恬,台北報導。
[3]關於東谷沙飛傳奇(也算自序)by 乜寇http://blog.udn.com/tongkusaveq/1494600
[4] 1993年演出的舞臺劇,舞台劇版は名稱為《ラヂオの時間(Radio Time)》,1997年由原劇本作家與舞臺劇導演三谷幸喜執導,成為電影版「ラヂオの時間(Welcome Back Mr. McDonald)」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