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惠湄 / 關於2016兩廳院新點子樂展的一些想法
分享 | 瀏覽數: 2684

關於2016兩廳院新點子樂展的一些想法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6/09/30 23:50 | 最後修訂時間:2016/10/27 19:10

觀賞的演出:2016兩廳院新點子樂展
觀賞的演出時間:2016/9/22(四)19 :30、09/24(六)19 :30、09/25(日)19 :30
地點︰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從1988年起,兩廳院開始策劃主辦「實驗劇展」,到1995年時易名為「海闊天空」實驗劇展,並加入實驗舞展。2003年這兩樣「實驗」系列改以「新點子系列」的名稱策展戲劇及舞蹈演出。到目前為止,「新點子劇展」與「新點子舞展」系列是個讓國內年輕藝術家展現實驗性質強烈的創作的好機會。2013年開始,加入了「新點子樂展」,頭兩屆擔任策展人的是作曲家林芳宜,2015年則由作曲家趙菁文擔任策展人。今年打破到目前為止由作曲家擔任策展人的慣例,改由演奏家-竪琴家解瑄-擔任策展人。以介紹當代音樂為主的「新點子樂展」,過去都是在實驗劇場演出,只有2014年有一檔《人聲風景跨界篇》因為檔期因素在演奏廳演出。今年2016年因為戲劇院整修的緣故,首次將三檔節目都移至演奏廳演出。往年通常在演出前幾天就已經出現座位售罄、一票難求狀況的新點子樂展,2016年的演出場次之所以在當天都還可購票的原因,是因為演奏廳一場的可售張數幾乎是實驗劇場的兩倍,因此就賣座方面來說,無論是售出座位數或者是票房收入,2016年的新點子樂展可說都是歷年之冠,由此可見這個樂展已經培養了固定的觀眾群,並且持續吸引新的觀眾。

今年的新點子樂展包含了三場晚上19 :30的音樂會:分別是9/22星期四「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09/24星期六古典玩家《MO登BA洛克》,以及9/25星期日,旅德鋼琴家陳必先與科隆愛樂獨奏家的《德奧經典 跨界童趣》等三場音樂會。另外還有9/25星期日下午14:30的《德奧經典 跨界童趣 》講座音樂會,主要是針對當天晚上的音樂會做一些講解說明。


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  圖版提供|國家兩廳院

第一場9/22星期四的音樂會由來自德國的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Neue Vocalsolisten)帶來由他們舉行世界首演的幾首當代作品,包括希臘作曲家Georges Aperghis(生於1945年)的Vittriool(2006年由斯圖加特當代人聲團世界首演的清唱劇Wölfli的其中第三段),義大利作曲家Salvatore Sciarrino(生於1947年)受薩爾茲堡音樂節委託、依日本江戶時代名詩人松尾芭蕉的俳句所寫成的《牧歌》,義大利作曲家Francesco Filidei(生於1973年)2012年的新作-一部以文字不斷重新排列組合的遊戲詩《我睡很多愛》,奧地利作曲家Georg Friedrich Haas(生於1953年)的三首愛之歌(作於2005年),以及出自Karlheinz Stockhausen的歌劇鉅作《光》系列之《星期三》的外太空六重唱〈人類,聽啊!〉。音樂會中也演唱了台灣作曲家陳樹熙的〈搖籃曲〉(選自創作於2009年的《來自高山之歌》),以及目前旅居美國的年輕作曲家張炫的《夢半》(創作於2015-16,世界首演)。也就是說,除了陳樹熙的〈搖籃曲〉之外,當晚演唱的所有作品都是台灣首演。這六位歌者將這些寫給純人聲的樂曲以精湛準確的技巧與流暢的音樂性表現得令人讚嘆不已。說實在話,在這麼令人嘆為觀止的演唱之下,再艱深難懂的現代樂曲彷彿都不會是欣賞的阻礙了。筆者認為這是這次整個新點子樂展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了。

第二場09/24星期六的古典玩家《MO登BA洛克》音樂會,大致上就是延續由幾位NSO團員們策劃並參與演出的《NSO實驗音場》音樂會的做法:在音樂會中加入解說、打上燈光,演出時戴上一些道具等的做法。小提琴家梁坤豪和大提琴家黃日昇穿上巴洛克時期的服裝、戴上假髮,擔任主持人,並在音樂會中演奏。曲目有美國作曲家John Cage的Sonatas and Interludes選段,以及他最著名的4'33”,義大利作曲家Giovanni Sollima(生於1962年)的Lamentatio(《悲歌》)選段,希臘作曲家Georges Aperghis的Fidelité選段,德國作曲家Helmut Lachenmann(生於1935年)Guero(《刮葫》),義大利作曲家Luigi Nono (1924-1990)的…sofferte onde serene…(《...受苦難的, 安詳寧靜的浪潮...》),義大利作曲家Luciano Berio的Sequanza III台灣作曲家林佳瑩的〈Mouth 橫看成嶺側成峰〉,法籍作曲家 Maurice Ohana (1913-1992)的 Strophe d'après Autodafe,法國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Le Merle Noir,美國作曲家George Crumb(生於1929年)的Vox Balaenae《鯨魚之聲》選段。在這場音樂會中強調的似乎是「多樣性」,強調以拼貼手法在當代音樂中結合劇場、視覺藝術、新媒體、燈光等跨領域的互動,最能充分展現「嬉※花」的多元實驗精神[1]。從曲目的安排來看,這一場應該是以幾位《NSO實驗音場》的班底為主,加上邀請的一位女高音,來挑選樂曲的編制,曲目的連接看不出什麼脈絡性。梁坤豪和家黃日昇兩位音樂家又要演奏又要主持,功力令人佩服,解說時刻意安排的笑點的確也引起會場的笑聲。而邀請合作的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與燈光藝術家鄧振威在業界的成績有目共睹,不在話下。問題是這樣的結合真的有必要嗎?會對欣賞音樂演奏有幫助嗎?具有手工質感的瓦楞紙裝置佔據了演奏廳的牆面,故意將舞台弄暗以便突顯在每首曲目間變幻的彩色燈光;這些,美則美矣,但是會對音樂產生加分的效果嗎?筆者不禁懷疑。舉一個例子,壓軸曲目安排了美國作曲家George Crumb寫於1971年的Vox Balaenae《鯨魚之聲》選段,作曲家要求三位演奏者必須配戴半罩式面具,演出環境必須呈現深藍色調,但是在前面的樂曲幾乎每首都有一些服裝道具的加入,在前兩首,法籍作曲家Maurice Ohana的作品中,演唱者也帶著高高的女巫帽演唱,而長笛演奏者則穿上黑色斗篷吹奏,在最後,長笛戴上了半罩式面具,相較於前面更為誇張的裝扮來說,可說是沒有什麼效果,觀眾說不定還以為只是每一首樂曲在演奏時都一定要有點裝扮而已,不知道是原來作曲家的要求。而由於整場都一直有不斷變化的不同顏色燈光,在最後,要如何表現出作曲家要求的藍色燈光環境?這首樂曲通常在一般音樂會環境中演出時,會有特殊的效果,而在這場演出中則是被淹沒,筆者不禁感到十分可惜。跨領域是件不容易的事,各個專業領域上的好手要如何結合才能相乘加分而不是減分,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陳必先與科隆愛樂獨奏家 圖版提供|國家兩廳院

第三場9月25星期日,由致力於推廣現代音樂的旅德鋼琴家陳必先,與科隆愛樂獨奏家們合作演出《德奧經典 跨界童趣》,上半場從浪漫晚期作曲家 Alexander v. Zemlinsky(1871-1942)開場,再進入新維也納樂派(Arnold Schönberg、Alban Berg、Anton Webern)那三位作曲家的作品,意在展現從1895至1924年間逐漸從浪漫樂派晚期過渡到自由的無調音樂,再發展到十二音列理論的轉變過程。而下半場則由幾位作曲學生與王連晟共同以魏本《兒童鋼琴小品》為主題發表集體創作,像是歐美常見的作曲習作的形式。最後則以作曲家趙菁文從兒童黏土玩具 Play Doh 所發想的創作《黏土之窟》的台灣首演作為壓軸。這場演出的上半場曲目雖是選擇新維也納樂派作曲家作品中較為短小的,但是不見得容易被兒童欣賞,與主題「童趣」聯想得起來的,恐怕只有魏本(Anton Webern)那極為短小的鋼琴曲《兒童鋼琴小品》的標題吧。當然,還有壓軸的《黏土之窟》,因為創作發想來自於兒童黏土玩具。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新點子樂展用的是策展人(curator)的名稱。為何在音樂領域用策展人,而不是節目策劃(programming)這個名稱呢?策展人的角色與任務是什麼呢?不禁令人思考。在《PAR表演藝術雜誌》252期(2013年12月號,頁100-103)中有一篇〈創造藝術?服務藝術家?—「關於策展這件事」座談摘要〉,記錄2013年11月18日在台北美術館舉行的「關於策展這件事」的座談。會中由當時的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視覺藝術獨立策展人秦雅君,以及新點子劇展「一代粉絲:JAPAN」策展人林人中,分別就美術和表演藝術領域對「策展人」一詞的定義,以及節目策劃、策展人、藝術總監的差別來討論,其中一些想法或許可以幫助對這個名詞用法的思考。

這次在第二場演出中聽到一些孩童們的笑聲,希望他們日後可以不懼怕接觸當代音樂。在這幾場音樂會中也見到許多作曲家、作曲組學生、音樂學者、演奏者等音樂專業圈的熟面孔,可能因為新點子樂展已經成為一個可以欣賞到傑出當代樂團、音樂家、作曲家與跨領域藝術家的場合了吧。在推廣當代音樂這方面,雖然才進入第四年,新點子樂展顯然已讓人有一定程度的期待。如果能夠讓自己的作品出現在這樣的舞台上,相信對國內創作者來說,是個令人興奮的好機會。而如何能夠參與演出,是否有遴選或推薦的辦法?相信年輕的創作者們一定會很有興趣。對於國內創作者如何參與發表這一方面,如果可以訂出一個方向來,相信可以激勵許多年輕人。公資源主辦的展演,不免令人有更高的期待。希望新點子樂展持久辦下去,而且一年比一年更精采。



[1] 見當日節目單解說。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