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秋樂集SQ+ 秋 音樂會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6/10/27 18:40 | 最後修訂時間:2016/10/29 15:40
觀賞的演出:2016春秋樂集SQ+秋 音樂會
觀賞的演出時間:2016年10月2日 (日) 14:30 pm
地點︰鳳甲美術館 (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
圖版提供: 春秋樂集
演出人員:對位室內樂團(Counterpoint Ensemble)-小提琴:林佳霖、張群/中提琴:林倢伃/大提琴:侯柔安/琵琶:趙怡然/古箏:葉娟礽/雙簧管:謝宛臻/指揮:楊書涵
「春秋樂集」是「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從1991年開始,每年春、秋兩季邀請國內作曲家們舉行的作品發表會;春季邀約的是40歲以下的年輕作曲家,而秋季則邀請40歲以上的資深作曲家,樂曲的編制以室內樂為主。經過十年的努力耕耘之後,暫時劃下休止符。一直到2010年,在喜愛當代音樂、具有強烈使命感的指揮家邱君強、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的雙雙奔走之下,獲得各界人士的支持,才又重新開始。2010年春季重新啟動後的「春秋樂集」除了秉持初衷,為優秀國人作曲家提供創作發表的平台之外,和原來的音樂會比較不同的是,也會演奏西方經典作品。音樂會設計為上半場發表國內作曲家邀約及委創作品,新作品經常加入東方傳統樂器,而下半場則演奏西方古典弦樂四重奏。重新出發的春秋樂集,加上了「SQ+」的名稱,筆者推測,SQ+的名稱應該來自於每場固定的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再加上別的樂器組合而成的音樂會型態。
2016年10月2日的「春秋樂集SQ+秋」音樂會,在鳳甲美術館的特展場地(9月25日許家維個展《回莫村》剛落幕)舉行。離開場還有十五分鐘時,場內已呈現座無虛席的狀態,連入口準備的音樂會節目單都被索取一空,令人感到驚喜,沒想到當代作品的發表會可以吸引這麼多的聽眾。除了前排坐了企業家邱再興、施振榮等「邱再興文教基金會」的董事們之外,現場還有作曲家、作曲學生、音樂學者等關心國內當代音樂的專業圈人士,更有不少似乎是來自附近的居民,或者平常沒有進音樂廳習慣的聽眾。筆者與偶遇的一些互不相識的女士們攀談,詢問對於當日音樂會的感想,她們異口同聲地表示「很棒」、「聽得很開心」,甚至覺得「很好聽」。筆者也得知她們是因為喜愛鳳甲美術館這個優雅的場地,知道這裡定期舉辦藝文活動,經常都會結伴參加。這麼說來,鳳甲美術館確實是個非常舒適高雅的藝文場所。在這麼美麗的地方欣賞音樂會,是一件愉快的事。更何況,春秋樂集音樂會不但免費,而且會後還提供茶點,讓聽眾可以與作曲家或者是演奏家一邊享用茶點,一邊交流。在如此輕鬆的氣氛中欣賞現代音樂,也許是提高聽眾接受度的方式之一也說不定。根據主辦單位的說法,一般來說,春秋樂集的音樂會,其實少有像今天這樣大爆滿的情況。筆者猜測,對於專業圈人士來說,在一場音樂會中,有國內作曲家的三首創作曲目世界首演,應該是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因此無論是創作者、研究者、老師、學生,都積極參與。
上半場的三首世界首演,分別是潘家琳、連憲升,以及錢南章的作品。主持人邱君強開場後,隨即邀請上半場第一首演出的作曲者潘家琳簡短介紹她寫給琵琶與弦樂四重奏的《混沌 III》。現專任於市立台北大學的潘家琳,這兩年有許多發表新作品的機會,光是今年就首演了好幾首受委託的創作樂曲,是國內很活躍的作曲家。《混沌》系列是潘家琳探索東西方器樂編制混合的實驗。《混沌 III》將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撥弦樂器-琵琶,結合西方經典室內樂編制的弦樂四重奏,試圖在東西方相異的音樂語法裡,尋找出一種她個人音樂創作中的新秩序。她以受過西方學院派音樂訓練的創作手法,設計出幾組動機(motif)音型或是織體(texture),作為核心素材來舖展樂曲。琵琶在此曲中的角色有時像是協奏曲的主奏,有時則融入到弦樂四重奏中,有時更像是要與弦樂四重奏競奏一般,以快速刷弦的技巧奏出高亢、激昂、令人不安的聲響。照理說,一把琵琶的音量應該無法對抗整組弦樂四重奏,不過,經過作曲者的精心設計,東西方樂器相異的發音原理與音量的差異並不引人注意,兩者結合時作出的具有「現代感」的聲響,反倒是吸引人的重點。
第二首是連憲升寫給古箏與弦樂四重奏的《連雨獨飲II》。目前為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的連憲升,既是作曲家,也是音樂學者。他在演奏前的介紹時,說此曲初稿完成於1997年,是他在巴黎師範音樂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的畢業作品。他謙虛地笑說,當時的他倣效幾位心儀的作曲家,將他們寫作弦樂四重奏的手法或者片段用在曲子中,識者應該可以聽得出來。時隔近二十年,此次他為「春秋樂集」重新改寫這首舊作,並為這個新版加入了古箏。其實,筆者認為,就像其他藝術創作一樣,作曲的學習也是從「臨摹」開始的,在學習階段倣效心儀的大師的手法是理所當然的,而許多作曲家也都有將舊作重新改寫的習慣,這也不失為是個省思自己的好機會。連憲升特別提到,這首樂曲合奏不易,需要一位指揮來統合,也感謝為了這首樂曲而特別從德國趕回來指揮的楊書涵。在這首作品中,悄悄地隱含了古琴曲《憶故人》的曲調,由古箏以其纖細的音色彈奏出。有趣的是,在傳統音樂中慣常以獨奏方式出現的古箏,可透過不同的技巧,演奏出具有豐富層次的音色,但這些變化是非常纖細的,必須靜靜聆賞獨奏,和西洋的室內樂合奏的豐富織體表現有很大的差異。連憲升卻在這首樂曲中選擇不去平衡東西方樂器因為相異的發音原理所造成的音量差異,而故意讓古箏的音量時而淹沒在弦樂四重奏之中,原因是因為他這首樂曲的寫作靈感主要來自陶淵明的詩-《停雲》與《連雨獨飲》。作曲家嘗試透過音樂素材來表達陶詩「飲酒懷人」和「飲酒忘憂」兩種複雜的情緒;而古箏被西洋弦樂器蓋過,仍奮力彈奏的姿態,似乎就像亂世中的陶淵明一般,在悲時局之喪亂之中,仍不改其樂觀進取、抱獨守真的情懷。以這樣的觀點來聆賞,確實別有一番趣味。
上半場壓軸的是獲得許多獎項肯定(例如國家文藝獎等等)、已具有地位的作曲家錢南章,寫給雙簧管五重奏(雙簧管加弦樂四重奏)的《路‧是一條流淌的歌》。作曲家表示樂曲標題來自他與妻子到加拿大拜訪以前在德國慕尼黑留學時的老友彭珈琍先生時,想起彭先生在1980 年代曾送給他一張自繪的卡片,上面寫著「路‧ 是一條流淌的歌」這樣的一句話。他以這句話作為曲名,將這首樂曲題贈給彭先生。他也提到此曲是馬水龍去年親自打電話,委託他為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量身訂做的。在西洋古典室內樂中,把弦樂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以高音木管樂器來代替的方式,從古典時期開始就有許多經典名曲,例如莫札特的長笛四重奏或者雙簧管四重奏,都是這樣的編制。而一把雙簧管加上弦樂四重奏的編制(Oboe Quintet),從十八世紀開始,也有不少作曲家寫了這種編制的室內樂曲,可舉出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安東.萊夏(Anton Reicha, 1770-1836)所寫的F大調雙簧管五重奏,作品107號。在這樣的編制中,雙簧管通常擔任主導的角色,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在聲響上相當均衡的組合。錢南章今天發表的這首委託創作,無論是樂曲結構形式、音樂風格,或者是聲響效果,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保守的;他不追求新穎的音響,展現的是古典寫作技巧訓練的功力。在這首樂曲的第二樂章中,錢南章使用了全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布拉姆斯的搖籃曲旋律 ;主題由雙簧管吹奏之後,再以類似變奏的方式發展。一開始的搖籃曲旋律,謝宛臻使用了循環換氣法,毫無中斷地將旋律完整吹奏,令人驚異。在傳統樂器演奏中,雖經常可見管樂器演奏者使用循環換氣法,但在西洋樂器奏者中,能夠如此毫無接縫地以循環換氣法吹奏的管樂器演奏者,就筆者所知,是非常罕見的。這個樂章寫得溫暖動人,加上演奏者的傑出詮釋,使得現場許多聽眾在會後紛紛表示非常感動。
的確,在此場音樂會中,演奏者的表現令人矚目。雖說在今日國內的音樂環境中,應該已經有足夠成熟的條件,瞭解演奏當代國人作品的重要性,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演奏者都樂意演奏這些作品。今天這場音樂會,無論是常態性出現在春秋樂集定期音樂會中的「對位室內樂團」(Counterpoint Ensemble,小提琴:林佳霖、張群/中提琴:林倢伃/大提琴:侯柔安),或者是現任春秋樂集音樂總監的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還是這場音樂會特邀的琵琶(趙怡然)、古箏(葉娟礽),演奏家們的獨奏、合奏技巧,還有指揮楊書涵的統合能力,以及他們專注敬業的態度,都讓聽眾能夠更沈浸在樂曲的呈現中。
弦樂四重奏自從音樂史上的古典時期(classical period)以來,已成為典型的室內樂編制,並且被視為是相當完美的組合,因為四把弦樂家族樂器(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在音色音質上都具有均值性,而且音域很廣,可以做出許多變化,又能保有統一性。「春秋樂集 SQ+」選擇以弦樂四重奏作為基礎編制,每次音樂會下半場演出一首經典西洋音樂名作(2016年10月2日這場演出的是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弦樂四重奏),上半場則邀請作曲家寫作為弦樂四重奏搭配不同樂器的室內樂組合。由於編制不複雜,實際上的執行度高,比較能確保讓每年兩次的定期音樂會如期舉行。在提供國內作曲家一個發表作品的平臺之餘,也藉著古典音樂名曲的演出,吸引不同的觀眾群,同時連結新作與古典名作,不失為一個聰明的做法。一個私人基金會可以長期在國內當代創作音樂推廣上耕耘,可說十分難能可貴。期望有更多人看見並關心「春秋樂集 SQ+」的努力,也祝福「春秋樂集 SQ+」可以在推廣國內音樂創作、演奏這條路上走得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