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黃大旺 / 《國姓爺之夢》:那艘船繼續在大海上搖啊搖
分享 | 瀏覽數: 1964

《國姓爺之夢》:那艘船繼續在大海上搖啊搖

黃大旺 | 發表時間:2021/12/31 15:46 | 最後修訂時間:2022/01/26 12:06

評論的展演: 土地計畫貳部曲《國姓爺之夢》

演出名稱:三缺一劇團‧土地計畫貳部曲《國姓爺之夢》
觀賞日期:2021/12/11()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從一開始演員祈願演出順利的台詞,以及演員重現收音機、電視選台各種聲音片段,便昭示觀眾這部戲會是各種文本交錯的劇場大觀。故事從大航海時代的荷蘭一直發展到現代,並未完全遵循線性敘事,觀眾要從演員的台詞、動作與道具的擺設,從跳來跳去的敘事分辨現在是哪一條主線,演到什麼段落。

舞台裝置相當簡潔,桌板與箱子表面上看來平淡無奇。畫框背後可以是不同時代角色的肖像,也可以是一個假想的時代空間。場面變成歷史陳列區的時候,志工阿姨的歷史導覽,聽似塘塞的解說,也像是網路酸民的幹話。灣生奶奶記得上一個殖民時代的往事,老號手對現今的政經多有不滿,與蔣委員長見面的情景宛如昨日,打開門窗可能看到當年在逃難船上目擊的悲劇。落單的高砂義勇軍戰士躲藏在赤道上的摩羅泰島,對戰爭結束渾然不知。不承認失敗的國姓爺歷經多年漂泊,穿梭在帝國海軍艦隊,還化身在後人建立本是祠堂的宮廟裡,被眾人吹捧起來參政。隨劇情發展,看似簡單的道具,卻發揮驚人的本領。

三缺一劇團_國姓爺之夢_攝影鄭雅文01《國姓爺之夢》演出照片        攝影|鄭雅文        圖片提供|三缺一劇團

船是本劇的主要空間: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帆船、倭寇的戎克船、國民政府逃難的汽船、印尼漁工為了養家不得不搭上的血汗漁船、日本軍艦、國姓爺的幽靈船。曾經在現實世界存在的船隻,在台灣海峽、東海、南海、印度洋、南非好望角之間以西的大西洋上航行。在蘇彝士運河通航之前,西歐船隊都需要繞過大半個大西洋,是不得了的一件事,但是人類文明發展需要,不得不往陌生的地方前進,非要一直探索未知,才會知道地球是圓的。一六二四年當荷蘭在大員興建熱蘭遮城,從南洋引進許多不同種族的奴工,自己的家鄉仍有大半地區(西屬尼德蘭)正在與西班牙打八十年戰爭;到一六六二年國姓爺鄭成功佔領熱蘭遮城,也象徵接管了荷蘭人建立的貿易城市。大航海時代以來的資本主義發展,將觸角伸到此處,也帶來了基督信仰,成為荷蘭語主線的故事背景。歌隊扼要地以漢語普通話說明那些歷史,我們看到了商船的旅程由鹿特丹出發,越過好望角,從印度洋過境巴達維亞後北上進入大員港、亨布魯克牧師的女兒、女兒的男友、來自熱帶的奴工、西拉雅人、國姓爺的私生子、血汗漁船的工頭、各種生離死別。諸羅山的花鹿在不同殖民、被殖民、次殖民角色的眼中,也有了不同的想像。當印尼漁工遭遇悲劇,他的女兒 (帶著面具的手)在漁村唱歌嬉戲的場面令人辛酸。一些媽媽對子女說床邊故事會用的手法,在小劇場的黑盒子裡恰到好處─能讓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的敘事,對大人往往有用,甚至讓一些大人對弦外之音產生共鳴。

象徵台灣二十世紀的〈望春風〉、高砂義勇軍的〈臺灣軍之歌〉、印尼枉死漁工家鄉的〈奔甲灣梭羅〉與爪哇的甘美朗、海軍樂隊老號手退役唐爺爺的〈陸軍軍歌〉,都與角色的語言一樣,具有方便觀眾辨別角色的功能。觀眾對於西拉雅族、平埔族的古調不熟悉,也沒有聽過什麼荷蘭的歌曲(一九八○年代風靡台灣的情歌王子傑若‧裘林Gerard Joling是第一個在台灣打出名號的荷蘭歌手,台灣用英語發音翻譯他的名字,他來台灣也都唱英文歌),對印尼歌的印象多半也只有〈奔甲灣梭羅〉或印尼人使用華人五聲音階寫成的〈甜蜜蜜〉,引用耳熟能詳的旋律無可厚非;也因為熱蘭遮城主線不容易找出象徵他們時代的音樂,除了錢的聲音就是大自然的聲響,演員才需要講出那一大串的荷語台詞。有人曾說過,荷蘭話就像是英語與德語的平均值,但發出無聲子音/h/時那種好像打鼾的懸壅垂振動音,也證明演員確實找人指導。儘管觀眾聽不懂,演員背誦的印尼語台詞也很流利,即使缺乏/rr/的「打舌音」(與懸壅垂振動類似)觀眾大概也聽得出來。演員把同樣的場面用漢語再演一遍的時候,有的觀眾還會覺得「我剛才也覺得他們在演這個故事」。

本劇充滿各種將道具與動作發揮淋漓盡致的場面轉換,在有限的演出時間裡梳理龐雜歷史脈絡很難面面俱到,所以各條主線未必都能喜劇收場,結尾的團圓戲包含對劇本的提問,現在你是以哪個時代的角色坐在這個位子上?這時國姓爺的倭寇船,還帶著不斷膨脹的夢想,載浮載沉於歷史的洪流亂流巨流上。本劇在道具機關上的活用與過場方式都為觀眾津津樂道,最大的突破仍然是荷蘭語、印尼語台詞的出現。以一齣為本地觀眾製作的演出而言,政治正確上的爭議儘管難以避免,還是有演出來的必要。

三缺一劇團_國姓爺之夢_攝影鄭雅文03《國姓爺之夢》演出照片        攝影|鄭雅文        圖片提供|三缺一劇團

相關評論

複音歷史的身體傳承-三缺一劇團《國姓爺之夢》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白斐嵐]

2021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黃大旺

在島史的複聲調裡,做個不忠的雜種:三缺一劇團《國姓爺之夢》 --- 吳孟軒

以物喜的身體,以物悲的鬼:《國姓爺之夢》的文體實驗 張紋瑄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