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澎湖內海地景復育計畫 ─《冽冽海風下─澎湖縣內海地景藝術祭》的觀察
黃海鳴 | 發表時間:2019/03/14 13:53 | 最後修訂時間:2019/03/19 13:00
前言:
《冽冽海風下─澎湖縣內海地景藝術祭》之中的作品設址位置,都和澎湖內海有密切的關係,馬公港西北延伸出來的半島間尖端,也就是就是金龜頭的位置,有一件作品取名為〈望海〉。另外,馬公港西南稍遠延伸出來的半島尖端,也就是蛇頭山的位置,有一件作品取名為〈風的邊界〉。
澎湖群島的空照圖,中間確實有個大內海以及許多小內海。
由上而下,最上面的紅點是小門嶼,那裏有一組的作品,包括〈海邊坐〉、〈海的向量〉以及〈菜宅生活地景再現〉,接下來的紅點請忽略,接著是金龜頭的〈望海〉,以及蛇頭山的〈風的邊界〉。
右上角是馬公港,港口左邊凸出尖端部分是金龜頭,稍遠下方長條突出部分是蛇頭山。
而位在西嶼北端的小門嶼小門村,在村口又是一個更小的內海。村門口面對小型內海的〈海邊坐〉,那是人與海、與風和平共處的一個約定?另一件是在村後面被旁邊山坡給保護住的一小塊草地上的〈海的向量〉,另一件那是緊靠在聚落後面的菜仔田中所進行在惡劣自然環境中對於澎湖農作物復育的計畫〈菜宅生活地景再現〉。小門嶼這個島非常的小,卻是一個同時呈現許多澎湖特徵的微型場域。
這是小門嶼的空照圖,左邊白色部分是小門村,白色細長灣灣的沙灘中間設置了〈海邊坐〉,其他的〈海的向量〉及〈菜宅生活地景再現〉都在村莊後面。
一、金龜頭山/ 蛇頭山的兩組地景藝術作品:
金龜頭與蛇頭山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軍事要地,隔海呼應共同守護澎湖灣。在這個計畫當中,特別去擴展人文與地質歷史的縱深,拉高觀看與反省的視點,地景藝術將呈現交界狀態中不斷變幻的關係,在此壯麗地景與洶湧海域之前,我們毋寧願意以更謙遜的態度,去面對人文與自然的交界狀態,去面對海風與大洋的無盡對話。簡單的說,這個藝術計畫,並不打算特別去強調澎湖,特別是在兩岸經常關係中的位置與角色。金龜頭砲臺是拱衛清朝澎湖廳城的砲臺之一,舊砲臺具體創建時間不明,清朝第一次修建是在康熙五十七年左右,不過目前保留者為光緒十三年建的金龜頭新式砲臺,於民國九十年11月21日公告為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台的說明牌。
(一)馬公金龜頭的〈海望〉創作者:曾靖婷
曾靖婷運用纖維網編織,輕巧的介入環境,高低錯落的形成頂棚、吊床。交錯掩映豐富的光影下,人們可以舒適的臥躺望海,隨風擺盪,彷彿在海中漂浮。軟性空間作品轉換軍事場域特質,創造出一個可遊、可憩、可停留思索歷史的場域。
〈海望〉
作品設置位置旁邊就有一個保存相當好的金龜頭砲臺,作品設置地點確實能夠宏觀周邊海域,但周邊地景以及砲台古蹟都被整修得太新、太卡通,另外內部當時還缺乏必要的歷史檔案。實際上,不遠處有已經作為文化創意園區眷村,因此在那位置一件調性輕鬆的裝置藝術,很難同時達到最後的「可停留思索歷史的場域」的狀態,這是周邊整體場域條件造成的困難。
(二)風櫃蛇頭山的〈風的邊界〉創作者:李蕢至
「作品處於多重疆界之間,包括:海域與陸界的生態領域疆界,人與自然對話的疆界,潮汐日夜漲退的疆界,還有戰爭與和平的疆界。作品雕塑無形的風,數道弧狀造型,順著岸邊風向,下方立柱有如澎湖通樑古榕的旺盛生命力,其下懸吊的貝殼,隨海風盪出清脆的聲響,猶如一道道風浪凝結,回應自然景觀與文化紋。」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件作品與它遙遙相對,好像被保護得很好如同內海世外桃源的馬公港灣及港市的對話。
對面是馬光港以及馬公市的建築聚落,相當的繁榮。港灣裡面的海很平靜、很貼地,好像要滿出來。
〈風的邊界〉的全景圖,對面就是蛇頭山,還真像。
〈風的邊界〉,造型、肌理、位置及意涵都很精彩。
透過作品的召喚,再怎麼想,都讓我覺得這裡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古戰場遺址,在這裡發生過與外面入侵者之間的無數戰爭,或者這裡出現過什麼已經消失很久的古文明的部落。我們所看到的是澎湖曾經有過的古名文明所留下的遺址,或是巨大的古生物所留下的殘骸,而現在它自足地停留在時間之外,這件作品給我非常強烈的這種感覺。也許,一般遊客未必喜歡這種蕭瑟淒涼的文明歷史廢墟感覺。這件作品因為當地找不到足夠漂流木,而使用一些建築板模廢料,而使得製作過程、驗收過程吃盡苦頭,其實就視覺以及意涵都是非常好的。
二、小門嶼小門村的三組地景藝術作品:
小門嶼南端有一個天然港灣以及潔白的沙灘,北側則是玄武岩海崖高地,玄武台地形奇幻壯麗,而之間是一個具有四百年歷史的漁村聚落。聚落北側凹地上匍匐綿延一片硓𥑮石菜宅,是先民順應氣候與土地條件,為了能夠耕植綠色菜蔬而逐漸發展出的特殊技術與地景。這個微型小島漁村的飲食與文化生活呈現海陸交融的特色,正好成為一個具體而微的縮小版澎湖。
小門村前非常漂亮優雅的白色港灣。
小門嶼中央高地斜坡下的小門村。
從小門嶼中央高地遠眺的小門村背面以及前方的小港灣。
從小門嶼中央高地最高處遠眺的小門村以及周邊海域。
(一)小門村聚落背後小平地間詩意的〈海的向度〉創作者地景藝術家游文富
在小門嶼向海斜坡菜宅間,藝術家游文富徒手將一根根竹籤牢牢插進土裡,以農事插秧般不斷彎腰站直的姿態,重複數十萬次勞動,以農人般堅韌的意志,回應在地人與海、風的相處之道。柔軟而堅硬的竹籤由向海斜坡蔓延田間,深藍、淺藍到純白的色階,呈現出海水、海聲、海風、天空與草原的方向知覺,迴盪、交響出海的向量。
小門村與背面高地之間凹地裡的菜宅,以及旁邊的〈海的向度〉。與它平行的蜿蜒水泥道路下有非常珍貴的微量清泉淡水流動。
近觀〈海的向度〉。
小門村與背面高地之間凹地裡的菜宅,以及旁邊的〈海的向度〉。左上角露出的蜿蜒水泥道路下有非常珍貴的微量清泉淡水流動。
策展人說,老天幫這件作品很大的忙,說的也是,游文富是經驗老道的地景藝術家,第一屆澎湖地景藝術節他就已經在這裡現地製作。回到老天幫大忙的這句話,澎湖因地形低矮平坦,不能形成地形雨,熱雷雨也極少發生,經常有嚴重的乾旱。也因缺乏地形遮蔽,使得冬天風速特別大,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間,挾帶有海水的強烈「鹹雨」、「火燒風」,直接能讓草木迅速枯焦。
澎湖土地鹽分高地質貧瘠,作物本來就難以生長,在秋冬強烈狂風摧殘下,可以說大地一片枯焦。游文富種植在荒蕪菜宅間草地上帶有漸層的藍色帶狀作品,隨著草地的枯焦,在強烈對比下,也同時點出了這個場域源遠流長的海鹽的威脅以及清新水源的匱乏,無鹽的清泉淡水在此被聖化而帶有精神性。
(二)小門村村口海灘的〈海邊坐〉
創作者:鄭乘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場域.結構.行動組:
連結後方菜宅步道與前方漁港,有一條貫穿聚落的主要商店街,目前約有七八家商店,販賣澎湖在地飲食小吃。從商店街右轉轉進巷弄,可以見到廢棄空屋土地廟以及水井。村前隔著馬路,面向沙灘與碼頭。風動的空間裝置將點化本區成為坐看夕陽吹海風的最佳場所。在此設置了鄭乘騏老師與南藝大學生的作品〈海邊坐〉。
作品回應風浪、海灣及社區居民的生活習性,以低平長廊對應海灣地貌;半透明的羽翼捕捉海風,輕輕搖晃,其動態與朝夕不時變化的潮汐海浪陽光互動,村民與孩童在平台與網架上彈跳奔跑休憩談笑。漁網製成的頂篷,亦如同討海人家向遠方漁人寄託的思念與溫暖。一種輕度介入,重新塑造觀看與體驗小門嶼的經驗,使農漁複合聚落生活形態之美,在冽冽海風下更加純粹鮮明。
從小門村前白色港灣的不同角度看親切的〈海邊坐〉。
從小門村前白色港灣的不同角度看親切的〈海邊坐〉。
〈海邊坐〉凸顯了小門村與大海以及風的親密關係。
在這裡,〈海邊坐〉也是村莊內一個具有帆船造型的小型遊樂場。
曾經在展期開始時到澎湖參觀《冽冽海風─澎湖內海地景藝術祭》相當分散的藝術作品,並且將重心放在策展團隊所進駐的工作站的小門嶼小門村有白色小沙灘的港灣邊及後面有點焦黑的菜宅及枯黃的草地。在持續的穩定的海潮聲背景、觀察了平淡的白天、觀光商業活動較多的時刻、很安靜很早睡的晚上、非常清新非常安靜的清晨、活動菜攤車帶來的活力、居民小型日常社交活動,及外來協助及實習的建築系學生團隊的作息等等。
那些即為輕盈、優美、透空、低調、親切,帶有建築養殖場血統、設置在與聚落白沙灘港灣接壤處的風動建築裝置作品〈海邊坐〉,確實發揮了作品說明所列出的特色以及公共性的功能,以及確實美化、詩意化了這個安靜的農漁複合聚落生活場域。
三、小門村地景再現菜宅復育計畫:
(一)問題與計畫企圖
海風終年吹拂的小島,斜坡下蜿蜒著玄武岩與硓咕石圍起的綠色菜園,島民曾經勞動其間,交織成一幅繁盛有生機的動人地景。然而社會環境變動、觀光業興起、產業重心轉移,年輕人口流失,菜宅廢耕、日益崩壞,往日景色樣貌不再,島民世代累積的生活智慧,及生存和土地之間的親密連結,也逐漸流失。
策展團隊試著喚回這股對故土的情感,重新挖掘隱於村落鄉間的生活面貌與地方智慧。因此,這期間,他們透過訪談紀錄,爬梳有關菜宅的記憶與歷史,整理散落的智慧與文化,作為重新建構一個承載在地生活智慧與能量的機制,給予新世代想望未來生活模樣的基點。
內部及外部人力共同協力合作的小門村農業地景復育工作。
內部及外部人力共同協力合作的小門村農業地景復育工作。
內部及外部人力共同協力合作的小門村農業地景復育工作。
為期數月的種菜行動中,他們以重新修復的菜宅空間為平台,除了重新凝聚村落長輩們的生活智慧,也引入各類專家達人的智識資源,讓不同的人和經驗在這裡集結交流,為菜宅的未來發揮,鋪陳腦力激盪的社群鏈結。讓眾人回到這片珍貴的土地,讓人與土地交織成一片勞動地景,再現村落珍貴的人文地景。
三、菜宅復育團隊提出的觀察切入點:
(一)問題點
1. 農漁合一的聚落生活,是小門村乃至整個澎湖的獨特體系,然而這個體系已近崩解,也難以完全回復土地、海洋跟人的傳統連結關係。
2. 魚源枯竭,小門居民記憶中一夜致富的漁業豐收景況不再回來。土地乾荒廢耕、水土失衡等大的環境議題,需要時間慢慢克服。
3. 高齡與人口外流,小門嶼是離島的離島的離島,從馬公到小門開車約40分鐘,連澎湖人都覺得偏遠。
4. 生活機能不足,在地僅有兩間小型雜貨店和五間觀光向餐飲店,其他生活必需品要到周邊二崁、池東等地購買,村內無醫療設施;村民即使留居澎湖,也移到生活機能較好的鄰村。
(二)潛力點
1. 小門村菜宅地景具文化、地景意涵,舉世無雙。周邊環繞清澈海水、壯麗地質以及靜謐質樸的聚落生活文化,
2. 年輕一代的嘗試,即便是偏遠的小門村,也有青年選擇回鄉經營獨木舟活動,未來預計經營民宿。
(三)社會照顧
1. 小門村以高齡人口為主,昔日小門廢校現規劃為社福長照中心,提供日間照護、身心障礙作業所及兒少親子空間。
(四)經濟
1. 目前小門村的主要經濟產業,以地質奇景鯨魚洞為觀光景點吸引遊客,村內餐飲店販售小管麵線,維繫着經濟收入。
2. 部分人家仍然出海捕魚,配合現代冷凍技術,進行網路宅配。
四、發展瓶頸及核心邊緣劇烈差距的問題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人文管理學院院長王明輝主筆的文章中提到:地方政府對於澎湖未來該如何發展,可謂用心良苦;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觀之,就算澎湖冬季旅遊的問題可以解決,是否就能提升整體澎湖居民的生活與福祉?澎湖此時正是引進講求高效益的資本主義商業操作模式,擴大投資與建設,把澎湖的自然及人文資源變成物廉價美的商品,再加上精美的包裝與宣傳手法來行銷澎湖。到頭來,或許澎湖的經濟表面上看似繁榮起來了,但卻也嘗到自然及人文資產被嚴重破壞,少數財團獲利,多數社區小農(漁)被消滅,並且漸漸地許多依附於社區常民生活的文化特色,也將逐漸消失殆盡的後果。(註1)
澎湖的核心地帶可以靠各種的節慶活動來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同是保育澎湖特有的自然以及人文資源?另外其他邊緣地帶,在這樣的開發方式下,只會越來越邊緣。就如同王院長主筆的文章中所提到:鄉下的社區只剩下老人與小孩,隨處可見老舊和坍塌的老屋,除了觀光景點外,社區裡一片沉寂;離島的小學因招不到學生,也關閉了;許多過去繁榮的村落因部隊撤走,商店也跟著關門了;社區裡出現了很多新面孔,新移民到了舊社區,新的文化沒有出現,舊傳統卻出現斷層。(註2)
五、一些可能性以及成果:
策展團隊提出:面對上述這樣大環境的議題,短期的計畫活動難以馬上看到成效。日本直島花費數十年進行復育以及建築與藝術的重新塑造,展現出深厚的藝術、建築、文化特色。這裡沒有那麼強大財團的支持,能否想像創造自己的方法,在這塊土地上有一個長期而深入的復育計畫?是否將問題,形成一種改變的轉機?這些問題的追尋,是這項復育計畫的主軸,也是追尋改變的契機。能否想像菜宅的復育不只是恢復傳統農耕,而有其他可能性?
透過這次計畫,我們策展團隊引進了年輕新血與達人師資,將來菜宅復耕與種植模式,能否結合土地倫理教育形成特殊的田野學校?或結合社福單位與種植計畫,與在地創意主廚進行具社會意義的契作關係?甚或是讓種菜行為成為一種社區陪伴?
專家的建議固然重要,讓澎湖的在地青年一同來發揮他們的能量,想像這塊土地的可能性,才是更重要的。在澎湖駐地的半年中,團隊人員漸漸深入了解澎湖這塊土地,同時透過在地人的連結牽繫,認識了許多在地創業青年,他們各自在不同領域努力,希望為澎湖這塊土地帶來不一樣的可能性。
因此,他們重新思考人和社群的組織與擾動方式,以現有高齡的狀態,再鼓動他們回田裡復耕,並無助益,這次可能需要年輕活力的擾動,因此我們以專家達人的帶領,以打工換宿的方式,徵召年輕人來澎湖種菜換宿。從藝術作品進駐創作,各類志工實習以及打工換宿的朋友,有五十幾人次。我也在現場就觀察到的相關的現象。
小結:
這篇文章看起來都是別人的直接的、間接的各種智慧以及辛勤工作的結晶,從文章字體的種類也可以看得出來,而我所能做的只是確認我所看到的、聽到的,以及將其關係性加以組合。
這裡的起因是一個很具專業性理想性的策展團隊接了一個偏鄉地帶澎湖為了配合2018世界最美麗海灣嘉年華活動的一個藝術節慶項目,但是這個策展團隊的整體思考以及操作方式,特別是小門嶼延伸到整個社區的三組作品,以及特別是在那個區域所進行的持續的關於小海島農漁業地景的復育工作,特別值得我們深思以及學習。
它牽涉的是一個全國各地正在啟動的自然人文環境生態的修補復育運動,就因為它位在邊緣的邊緣地帶,更需要去推動,以及讓它被看到,以及最重要的被持續。在這個地區引進這樣的藝術作品,以及小島農漁地景復育計畫,特別是在剛開始時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也該給她們遲來的應有的榮耀與敬意。
註1:這裡面揭露以及批評的資料非常新,摘錄自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卷3 期.107 (2018) 年6 月,「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地方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計畫」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團隊計畫內容,由計畫主持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人文管理學院院長王明輝主筆寫成。
註2:同註1
除了註1、註2用粗體摘錄文字之外,其他的粗體文字都是從策展單位不同文字中所摘綠,也是我所觀察到且認同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