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城南的後博物館時代
吳瑪悧 | 發表時間:2016/09/06 17:03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9/07 17:20
評論的展演: 城南藝事:街道博物館
「名人畫報屋」,圖版提供|中華文化總會
自從千禧年文化創意成為新一波產業形態後,地標建築開始受到矚目,連帶的博物館也成為觀光休閒旅遊的寵兒,許多城市忙著蓋地標式美術館、藝術中心,或改造、擴張既有的空間,顯現博物館等公共建築在振興地方及經濟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之相應的,軟體經營方面,博物館也竭盡所能推陳出新,塑造館藏、展館特色,或與地方生活文化拉近。然而到底博物館為誰而設,在今天似不勞過問,只要它是能帶來遊客的金雞母就好了。因此博物館旨在提供「觀光客的凝視」已成顯學,與過往博物館扮演著國家權力的展示,建構族群認同、文化詮釋、與教育的角色功能不太相同。
從上述的角度來看,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由中華文化總會主辦、黃海鳴策展的《城南藝事:街道博物館》,以三座「城市浮洲」移動在城南的博物館間,並且邀請地方居民、參觀民眾參與生產內容的展覽/行動,就別具意義。
城南,這個緊鄰博愛特區,博物館、教育機構、政府機關林立的區域,就是南海學園的所在。南海學園原為台北植物園的一部分,國民黨遷台,在此創設五大社教機構。琉璃屋瓦、仿天壇建築、以古文物收藏與展示為主體的博物館經營,都讓這個園區仿若活在歷史的光暈中,加上與周邊生活的社區有點距離,更使得一般百姓不易與它建立關係。倒是1959年美新處成立,這裡開始也成為文藝青年接觸時髦歐美文化的窗口。1976年洪通畫展在美新處舉行造成轟動,透過這位台南鄉下來的素人傳奇,為這個地點抹上一點本土的色彩。今天這裡已有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郵政博物館、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以及較為小型的楊英風美術館、牯嶺街小劇場、南海藝廊等,為區域帶來多樣的文化景觀。
《城南藝事:街道博物館》由建築專業者陳宣誠設計三座「城市浮洲」,包括:「家庭故事屋」(由歡喜扮戲團彭雅玲、葉曄等邀請城南區內博物館志工,以「個人家庭史」為題製作手工書/家庭百寶盒)、「名人畫報屋」(訪談曾經在此發跡、居住在此的名人,展現城南藝文群聚的變遷)、「時光攝影棚」(由藝術家陳敬寶為博物館志工及觀眾,拍攝、拼貼具時代性的照片呈現)。這三座收起來像優雅的貨櫃,展開來像長翅的行動美術館,把生活在周邊的常民生活文化和那看不見的歷史串接,讓這座看不見的城市重新被看見。
「時光攝影棚」,圖版提供|中華文化總會
然而,也因為這些中央級的文教機構是國家威權的象徵,展覽是國家意志的延伸、公共博物館原本以保存、典藏、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走向以推廣教育為主,也就是重視觀眾的存在,建築設計風格因此也開始大翻轉。老的建築如羅浮宮,通過局部的改造、分館建築來吸引遊客。尤其在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向大眾敞開空間的風格大獲成功後,也影響了之後許多美術館的經營模式。因此《城南藝事》的操作,某種程度地也在提出:博物館在當代如何面對公共、公眾?以及,相對於國家大敘述,個體小市民的生命經驗如何與博物館的展示連結,成為其展演的核心關注?
《城南藝事:街道博物館》策展人黃海鳴一反一般博物館把觀眾當做消費者的做法,邀請觀眾一起成為展示內容的生產者,並且透過藝術,在城市角落拉出裂縫,讓異質對話重新啟動。而三座城市浮州游移在身體、城市和地景間,也為後博物館時代開啟了另一種藝術場域生成的可能。
「家庭故事屋」,圖版提供|中華文化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