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瑪悧 / 王紫芸:局部蔓延
分享 | 瀏覽數: 2679

王紫芸:局部蔓延

吳瑪悧 | 發表時間:2017/07/04 10:17 | 最後修訂時間:2017/07/05 18:41

評論的展演: 王紫芸《局部蔓延》

風、窗、布簾、紗網格線、空氣、色粉、水 、蠟燭、膠帶、人形輪廓、文字、、、,《局部蔓延》展覽裡出現的這些元素一如王紫芸作品向來給人的撲朔迷離感,卻又總能充滿招喚般的把人給攫住。對於日常生活空間裡的細瑣描繪,在她舉重若輕的調弄、排列組合下,展現出繪畫、文學、空間、時間交織的景觀,觀看展覽時仿佛也能看見風、聽見聲。這種揉合視覺、聽覺、觸覺、空間覺的多重感知穿透,正是展覽的魅力所在。

畫廊門口展覽標題本身就如一幅文字畫。像墨色不勻的印表機鐵灰色粉拓印到牆上般,加上一條手繪、橫行的土黃線條,像把消逝的時間和久遠記憶拉到這幅也在牆上無盡延伸的文字畫中。然而與顏色線條形成對比的機器雕刻文字「局部蔓延」,因為陰刻效果,使得文字也恍如要鑲鉗、隱沒入牆般,形成了模糊/清楚,感性/理性的對立參照。

 

維歐蘭(盲人):我聽見

馬拉:妳聽見什麼?

維歐蘭:與我同在的事物。

 

貼在展覽入口玻璃牆上的文字,一下子就把聽覺帶進視覺的展覽裡。藉此也預示著,這個展覽不只是用看的,也要用聽的,更有梗的是,去關注那此時此刻與我同在、所感知到的事事物物。


圖版提供|弔詭畫廊

進入展場,入口右邊,兩個色彩輕盈、顏色清淡的人物輪廓畫,一幅白底黃色圖像,一幅蒼白淡黃底加上顏色略深的畫像。白底人拘謹站立,瘦小的身形因為相較飽滿的顏色而顯得具體存在,旁邊淡黃底的肖像卻如影子般的空洞。這兩個沒有名字的肖像畫,連結著空間左側厚厚一疊懸掛的描圖紙捲軸,上面鉛筆畫寫著00:00,形成莫名的呼應。鉛筆的圓潤觸感,像是唯一讓人感知的存在,而長幅、細緻的描圖紙上的數字,是代表什麼?停滯的時間?還是無時間性?是起點?還是終點? 充滿了懸疑。捲軸背後,牆上掛著兩幅約A4大小的紅色蠟畫,看似微弱的燭火,卻又給人血肉般的厚重物質感。灰灰的水泥地上則寫著:「那不停地禁止活著的人忍住的呼吸。」文字、物件、材質、符號形成的矛盾交織,勾連起好奇心,牽引著觀者繼續往二樓展場探進。


圖版提供|弔詭畫廊

上到二樓,大大小小輕盈的畫作,如風般剔透、淡薄的色彩,使空間也飄飄然,欶地發現牆上又以陰刻文字寫著:「在這裡」,卻帶來一種坐鎮、安魂的作用。創作者自述:「某一年夏日坐在工作桌前凝視著一面分割了約三分之二牆面的大窗,當日天氣陰霾。風將窗簾吹得高高撐起與紗窗間拉開一個飽滿的空;倏忽,簾子猶如被抽為真空與紗窗緊緊的密合,如此撐開與密合循環不止。」這個撐開與密合的風、布簾、紗窗的遊戲,一直慣穿到三樓展覽空間,如風展翅的帘子,因畫家不同的凝視角度,而化成擺盪在有機生物體和抽象幾何間的愉悅遊戲,形成了無盡的蔓延。然而幾乎在每個抽象、自由、很有溫度的畫作底下,又排排掛著格狀、機械的紗網線紋,再次的展示其對比性。

三樓展場,一幅黑色的人物畫,三個狀若坐著的人,面向觀者,身體線條模糊,加上背後的陰影襯托,而有如在風中移動,成為具速度感的動態風景。畫作下面小小畫布上寫畫著00:00,仿彿讓人聽見了鐘聲。而左邊出現一排文字「封閉,禁止進入」,一如所有展場中的陰刻文字效果,模糊得好像隨時會隨風隨時間飄逝般。這三個原本各自獨立的單元,在現場經作者的重新排列、演繹,形成了謎般的互文關係。這種在展示空間的再創作手法,讓展場也似藝術家的工作室,使得原本以平面繪畫為主的展覽,因之產生了立體的、劇場性效果,也因此看到創作者從西方兩大抽象繪畫--極限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繼續延伸開展出的個人抽象風格,不只作品裡有空間,也和作品外的感知空間對話。

手感的、機械的、自由的、格狀的、溫暖的、冷感的,輕盈的、黯鬱的,這一張一縮的身體感,加上觸覺的、聽覺的、視覺的感知穿透,《局部蔓延》 因此從單純的獨白式創作,開展了豐富的詮釋可能 。


圖版提供|弔詭畫廊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