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思鋒 / 戲劇之魅《病_例_檔_案》
分享 | 瀏覽數: 874

戲劇之魅《病_例_檔_案》

吳思鋒 | 發表時間:2022/09/30 20:46 | 最後修訂時間:2022/10/03 17:15

評論的展演: ( 病_例_檔_案 )《PANDEMIC, WHAT DO YOU CHOOSE?》

圖片提供|山東野表演坊 

在山東野表演坊位於花蓮市區的新空間,繼《漂流日記:台灣印尼當代多媒材書寫計畫》(2019)之後,再度與印尼藝術家合作,兩位印尼演員與兩位台灣演員,上演疫病時代的正常與異常,被公共衛生「管理」分開的群我,到了劇場裡,反倒成為相互發動展演的個體,不過此作與《漂流日記》無創作、製作上的因果關係,兩者的表演啟動方式也不同,前者比較接近現場表演,每位表演者都應視為獨立的藝術家看待,此作則顯然仍以戲劇為出發點,具備編導中心。跨地域的演員組合,不啻為切實的交流路徑。

場地雖小可難掩作品的企圖心,自病菌的顯微影像始,觀眾便從身處疫病時代的當下,變成觀看身處疫病時代的當下,病菌既是依附於肉身的,也是世界成形的基本元素,既是生物學的,也是人口管理學的。表演者則從集聚擬仿某傳統儀式(驅疫?)開始,接而於空間內各據一方,從「疫情下的生活」輪流發動各自的片段,譬如消毒、移動或不得移動等,以及展示那些疫情生活即景的,平躺、歪斜、躺下的「消極」身體樣態。

生物學、政治學、(中世紀瘟疫大流行)歷史、戲劇史等,皆為《病___案》動用的元素,主要作為透過影像或唸白而發出的語詞,與表演者的姿態、動作形成一種外部與個體之間的張力關係。舉凡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是基本人權」的憲章、台灣政府發布的「新臺灣模式」,再到亞陶的〈劇場與瘟疫〉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等,皆被創作者調度為弔詭的美。

圖片提供|山東野表演坊

當觀眾從三樓往天台拾級而上,「文本」的接引,動員的是 《伊底帕斯》中的克里翁,在瘟疫蔓延時請求神諭之人,他即將到來。但登上無遮蔽物的天台,神諭沒有示現,表演身體卻越演越烈,感染、抽搐的病體,還有被清潔殆盡的文字等。可想而知,當這些資訊、知識通過各種示現形式的語詞與表演並陳的時候,一種「被治理的人」的形象便呼之欲出了。法國歷史學家阿萊特.法爾熱(Arlette Farge)在一本關於政治檔案的小書《檔案之魅》提到:「檔案文字之下所隱藏的內容如同地貌一般起伏不平,我們得懂得如何解讀它,並認識到只有在個體生命迫於無奈而與權力機構發生衝突之處,檔案的存在才有意義。」此作要說的,何嘗不是如此。觀眾眼前的這些表演身體,就像是把在疫情下受苦、被遺忘的人事、通過劇場書寫出來。表演身體即檔案的復活。

整體而言,它的觀點是「隔離」。隔離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不再,餵養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習慣消失,甚至死亡,不再懂得哀悼。而戲劇便是示現這些陰魅之物事,慢慢把塵中檔案,一一拭亮。

【觀看場次】

演出團體:山東野表演坊

演出場次:2022/9/1 19:00

演出地點:山東野表演坊三樓及天臺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