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思鋒 / 觀《月球上的織流》舞蹈影像之後
分享 | 瀏覽數: 808

觀《月球上的織流》舞蹈影像之後

吳思鋒 | 發表時間:2022/10/31 23:55 | 最後修訂時間:2022/11/02 14:07

評論的展演: 《月球上的織流》舞蹈影像

圖片|《月球上的織流》舞蹈影像擷圖 

在《月球上的織流》首演的2020年,我還不知道原來編舞者瓦旦.督喜是在烏來偶遇一位泰雅族的yaya,問他,你要不要織布?當瓦旦深怕逾越禁忌時,yaya又對他說:「人都上月球了,還要分男生能做什麼、女生能做什麼嗎?」

在今年十月《月球上的織流》舞蹈影像線上放映之後,我才從瓦旦的線上直播聽到這個源起,也終於明白舞作名稱的由來。回想起來,起初我看現場版的當下,其實不得其門而入,但卻因此不時想起令人費解的它。後來因為一次工作邀約,看了錄影版,再到這一次的舞蹈影像版,我才「慢慢」找到觀看的角度。在演出現場,瓦旦把自己的身體放入地織機,專注地織布,從頭到尾不與舞者們交集,對我來說,就像是意識層與潛意識層的並置。同樣近年以編織為藝術方法的林介文所製作的巨大的髮飾,重壓在每位舞者的頭部,遮住他們的臉廓,在低光源的舞台現場,就像一個又一個在現代化與文明化的暴力下,兀自眩暈的黑影。

在線上,瓦旦又說了兩個太陽的故事。其中一個太陽,被射傷了才變成月亮,自此之後,日月輪流現身,大地有了平衡。更後來才想起,在古代中國,農耕民族亦懷有月亮信仰,月亮與不死、再生、大地、女性等,皆具相連之意。

圖片|《月球上的織流》舞蹈影像擷圖 

這些關於月亮的述說,讓我或許過度閱讀地想到提出「蓋婭理論」的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晚近與記者拜仁.艾普雅德(Bryan Appleyard)合著的《新星世:即將到來的超智能時代》【註】,認為接續人類世之後,「新星世」開啟了人類社會新紀元。其意為——

我們的技術超越了我們的控制範圍的時代:我們的科技所生產的智能遠遠大於我們的智力,而且至關重要的是,其運算速度比我們自己快得多。(頁5

他在書中明確闡述:「確定一個新的地質時期的定義的關鍵,是人類首次開始將儲存的太陽能轉化為有用的機械動力時發生的根本變化。這使得人類世成為地球處理太陽能的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使生物能夠將太陽光轉化為化學能。第三階段將是新星世,將太陽能轉換為訊息。」(頁67

那麼,相對於太陽中心的地質科學論,是否有可能離開現代的科學理性,從月亮的修復論,從那些受損的、陰影的、物靈的匿存之處,找出重新縫合各種破壞的能量,作為人類社會的未來備忘?

註釋:閱讀的版本為中譯本,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214月。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