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蛛網繞縈
楊美英 | 發表時間:2016/05/24 11:08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5/24 11:08
評論的展演: 劇場空間劇團 《雙城紀失》
演出:劇場空間劇團 《雙城紀失》
時間:2016/05/06 19: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文章首刊於2016台南藝術節官網
在宣傳的資訊管道,《雙城紀失》被如此開宗明義的描述:
「臺南編劇、演員與劇場團隊和香港編劇、演員、導演共同打造
一個聯繫兩個城市的動人劇作
這是『一個臺南人在香港;一個香港人在臺南』的故事。
這是一個『人』與『城市』的故事。」(註1)
何其迷人的文宣理念!人生活於城市,人造就了城市的物質與精神,同時城市也型塑了人的生命內涵。而且,人總是需要選擇生存的地點(或無意識的居留、無奈的被選擇……)。
於是,開演前,當觀眾一踏進原生劇場,便需要在「往香港」、「往台南」兩個方向指標之間作選擇。
這是一個有趣的設計,也呼應這齣戲的故事設定:一個香港女人、台南女孩各自懷抱著新生活的夢想去到了對方的城市,又很巧的因著租屋關係而聯結了,甚且從陌生到熟悉,互相向對方引介自己熟悉的城市,透過對方傳達對自己家鄉的思念、互相傾訴心裡底層傷痛記憶、互相支持鼓勵對方在自己逐漸異化的家鄉努力存活。通過劇中兩人的個自掙扎和相互交流的情節,有如在兩座城市之間編織結網,建構無形的關係網絡。
呈現的手法,運用了雙面舞台,分別代表著香港、台南,中間一堵高牆完全隔開了雙城。筆者因為好奇此劇處理一個台南人將如何看待他城的部分,所以選擇了「往香港」的區域──面對舞台上屬於香港的空間,從序場看著香港女人的離開,迎接舞台另一端的台南女孩來到陌生的城市,同時繼續從高牆上的影像知道香港女人在台南的生活。
無論是選擇哪一邊的觀眾,都可在兩邊輪流上戲的空檔,透過即時投影看到彼岸的狀況,如此一來,雖然好像讓觀眾兼顧雙城生活,卻也無法避免的牽制了戲劇節奏的推進,容易產生拖拉的負面效果。特別是螢幕上的影像表演,如果只是雙面舞台彼岸的現場直播,終究不等同於劇場觀演關係的戲劇張力營構。
劇中的角色設定,或許來自於一種對應關係、或是純屬巧合,但也似乎反應出了兩個城市給人的不同投射:香港是給年輕人衝事業拼經濟的戰場,台南適合中年轉業沉澱過日子的舒適圈。如此是否合乎編導創作原意,令人好奇。
就表現風格而言,兩端雙城看來相異。人到台南的部分,角色塑造與情節內容都屬於生活寫實走向,香港女人的角色表現相對顯得立體而成熟,可惜透露出的城市面貌,偏時下觀光文創「小確幸」路線,勾勒出美麗的浮光掠影,角色數次激動宣示「要把最好的留在這裡」,稍嫌刻意;不過,觀眾隨著劇情的進展,對於角色逐漸有更多更內在的認識,自然多了幾分感動、同情同理心。人去香港的部分,顯然企圖不小,文本放入了諸多當代香港重要事件與城市變遷素材,還有自身對於台灣生活的城市記憶與生活軌跡,全都濃縮擠入長篇獨白式的後設情調文字,對於年輕女演員和眾多觀眾也成了不小的挑戰。加上,作品內容除了雙城雙女的視訊、對話之外,大部分都是各自的獨角戲呈現,於是如何的說、說了什麼,便決定了觀眾能夠接收、理解、感動多少。
人在香港的一場戲,女孩一直找不到無故失蹤的男朋友,在無盡無依的等待中織起了毛衣,織了又拆、拆了又織,漸漸的,演員開始把毛線拉長,從舞台這端拉到觀眾席前端,邀請觀眾幫忙用手拉著,一再重複這動作後,在舞台前緣織出了交叉錯落的格子,好似一張思念的網子,亦或象徵一座城市可能陷溺沉淪的巨大蛛網,讓人印象深刻。只是,實際操作的前後脈絡、以及需要觀眾互動的現場尷尬感,有待再討論。
全劇的尾聲,各自留在異鄉的二女搬出了鍋盆爐灶,真的在舞台上烹煮了自己懷念的美味,心情平復的找到新生活新階段的新契機,具體呈現了飲食料理終於還是讓人可以把他鄉作家鄉的重要聯結,讓角色歷盡滄桑後終於可以回歸日常生活。於是,之前二女所擔心的太多的「消失」在生活裡早已是理所當然了,譬如:台南未來可能會成了「看不見的城市」、香港街頭莫名找不到的捷運站……這些劇情的衝擊與憂慮,在撲鼻的食物香氣之間,都被暫時畫上句號了,感覺是一種美好的喘息?同時帶有幾分忐忑、懸慮!
註1:參見 http://tnaf.tnc.gov.tw/program.php?id=45 臺南藝術節官方網頁「演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