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備,且喜東風來——愛在疫情蔓延時的《分手快樂》
張啟豐 | 發表時間:2020/03/22 19:01 | 最後修訂時間:2020/04/06 18:16
評論的展演: 《分手快樂》原創音樂劇
《分手快樂》劇照 于浩威飾演陳俊,音質清亮,極具華彩。攝影:林育全 (演出單位提供)
這是一齣「王子與公主最終不在一起」的原創愛情音樂劇。
「分手快樂事務所」專門為客戶解決分手之後的情傷苦痛,只要植入晶片,了解/呈現愛情藍圖,隔天起來,就可以對曾經的揪心哀痛無感,前男/女友只是回憶之一,生活得以步入原有軌道,恢復正常。
韋翰是事務所/情場老鳥一隻,交友軟體重度使用者,和Grace因此而認識,雙方都是不要被戀愛綁架的頂級玩咖,見面之後共同執行「灰姑娘 Project 」—談戀愛48小時後,從感情藍圖檢視是否留戀對方而定輸贏。最後雙方平手⋯⋯
菜鳥陳俊因為向女友求婚而被分手,並未植入晶片,只要內心思念女友,女友就自動現身,甚至陳俊被迫使用交友軟體時,她也幫著想自介內容。想不到前女友居然真的現身事務所請求協助:她對分手絲毫無感。陳俊見到活生生現身的前女友,只能愣在當下——他永遠記得女友特調的果菜汁配方,即使分手已過好幾年。最後,陳俊無法忍受思念之苦,最終植入晶片。
《分手快樂》劇照 左:鍾琪、中:李曼、右:周家寬、下:王意萱。攝影:林育全 (演出單位提供)
Kevin 和 Lily 是剛分手的情侶——因為一雙鞋。兩人當初因為看早場二輪爛片的結識,交往七年, 最終因爲Kevin 送Lily 一雙極度限量款但錯號的運動鞋,但Lily 當下則滿心期待Kevin送戒求婚,Kevin 因此被分手。
陳俊貼心暖男一枚,卻因為遇上不婚女Helen而被分手(Helen戀愛/分手已成週期,數度經歷),哪怕他細心溫暖至極(除了無法愛貓,而Helen恰是貓奴)。Lily 滿心期待婚姻,但Kevin並不如此想,而送上自己認為重要的限量款——恰成為兩人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即時最後Kevin以結婚苦求Lily 不要植入晶片,Lily依然不改決定。至於兩位愛情海的頂尖舵手韋翰、Grace,前者玩世不恭,以交友為樂,遇到高手Grace,更激起他狂旺的戰鬥能量,在「灰姑娘Project 」中高手過招,著實精彩。然而,Grace 事實上是因為一雙高跟鞋而拒婚(高跟鞋之於女性馴化,顯而易見)、而成就自我。
全劇主要著眼於六位男女、三種關係,似乎點出時下男女交往的愛情眾生相;綜觀全劇,不論在劇情結構、情節經營與角色安排上,也頗為穩稱。就舞台實際執行而言,劇中有敘事、抒情,有激情、冷漠,更有哀傷、深情,每一組不僅呈現愛情的成住壞空,也同時成為對照組——藉此折射如萬花筒般的愛情可能性;因此,不論音樂演唱、舞蹈呈現,乃至角色對話、內心獨白,都留有空間讓創作者與表演者大大發揮,劇/樂/舞交融為一(而不是歌、舞的動機不明),且各擅勝場(不僅劇/樂/舞三者融一,演員更是如此),例如:開場歌舞不僅曲風多變、轉接自然,而且竟然是一支事務所宣傳片,並由此開展劇情,如此將歌舞融入情節的安排,著實令人驚艷與驚喜。整體而言,是少見的整體性佳、完成度高的音樂劇演出。
《分手快樂》劇照 中:蔡邵桓(叉燒) 攝影:林育全 演出單位提供
這是就劇本設定與劇場呈現的相輔相成關係而言。但是,如果再仔細看看劇中三組的分手癥結,是否就可以推演出這個說法:「因為有人不想結婚,所以(被)分手;如果結婚,就快樂了?」
自來愛情與婚姻本就不是唯一對等/對價關係,只是諸多情愛關係與社會契約中的一類組合。然而,劇作中所呈現的愛情失敗/分手的原因都是「婚姻」——雙方在相愛的前提下,因為對結婚與否不具共識而導致分手。這樣的設定不免令人納悶?自古至今「愛情≠婚姻」的案例與辯證不計其數(此當不言自明),遑論各類(想的到及想不到的……粉多)創作呈現與觀點表達;因此,令人好奇的是,《分手快樂》劇中個案所呈現的,是劇作者不經意透露的愛情婚姻觀點?或僅是劇作者刻意設定的三類個案而已?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能跨越「愛情=婚姻」的設定,反倒真的可以讓「分手快樂」討論到「愛情」(如果這是劇作主軸的話),不必依附在婚姻之下(或以結婚為前提),進而有更多元的開展,同樣三組個案,涵蓋的層面也能更寬廣(而在《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已經三讀通過的現在臺灣,實在蠻想知道當初設定個案時,同志愛情/同志婚姻是否曾經出現在眾多泡泡中?)。
再者,事務所一姊Amy資深員工,理性分析之後發號施令,甚至決定是否接案。看似愛情絕緣體的她,在劇中並無絲毫感情述往,因此在角色形象與性格塑造上較不立體,只呈現強力要求韋翰將辦公桌收拾整齊的潔癖強迫症——這是否正可能是她之所以沒有愛情的原因?就角色深刻度而言,如果能增加她自剖的歌曲(或讓觀眾更了解她之所以成為現在的「她」的原因),應當能在劇中三組感情分手代表案例之外,有更多元的對照。
至於《分手快樂》的劇場呈現,則可以視為一場「萬事皆備,且喜東風來」的演出!
近年臺灣劇場中的音樂劇/歌舞劇,看來一片榮景,或以演/唱而標領風騷,或以歌/舞專擅而見長;亦有專以唱為主的表演者,輔以舞群及合唱……各種特色、各類組合,不一而足。導演對於每一位表演者的戲份/歌曲/舞蹈比例,就需要(或被迫?)因人而異地調整/調配,觀眾進劇場一看,對此當然也了然於胸,有的觀眾甚至已經被圈粉,演/歌/舞的比例也不是重點了。當然,就音樂劇/歌舞劇的業界生態而言,要求表演者在演/歌/舞各方面都能吸引觀眾注意力,就現實而言,或許過於苛求;但是,《分手快樂》七位表演者各個不僅能演會唱還可跳,而且各有實力、各具特色,將演唱舞融合為一,成功建立角色形象、凸顯性格,讓觀眾有一次堪稱全面(對每一位的演歌舞表現而言)的觀賞經驗。
七位表演者不論在歌唱(從最基本的發音咬字,到音樂詮釋)、肢體(從肢體能力到舞蹈表現,除了開場一小部分稍弱)都相對地表現整齊且具整體感,對於全劇、音樂、舞蹈的節奏掌握與表現,更有極佳默契與水準,除了長時間閉門排練,堂堂羅列的歌唱詮釋指導、舞蹈設計、舞蹈動作指導等,也都是玩真的。也因此才讓觀眾「看到」音樂劇、「聽到」歌舞劇,令人印象深刻!
蔡邵桓(叉燒)飾演韋翰,音質清透,雖不具華彩,但有一份誠懇。開場歌舞的表現就十分吸睛,劇中能量全開卻不搶戲(雖然他的戲份已經不少),看著他演出音樂劇這麼多年,演歌舞能力整齊,角色塑造自有一定說服力;但此次令人驚豔的是聲音能力的開發,不僅游刃有餘地運用假聲,即使真假聲互換、經過換聲區也不見勉強,彷彿打通任督二脈,表現穩定,逐漸展露舞台光芒。于浩威飾演陳俊,音質清亮,極具華彩,參與音樂劇演出多年,演唱為其專業/強項,以其亮眼的外型詮釋深情暖男,自有特色。李曼飾演Helen,音質虛實互見,音域較低,表演自然不造作,別具個人風格。鍾琪飾演Grace,音質輕盈明亮,音域較高,不論Grace或其他角色,音樂表現頗佳,詮釋棋逢對手的網路玩咖,在自我揭露的不堪回首中,深情頗令人動容。許照慈飾演Amy,音域低沉,音質深富磁性與彈性,對劇中這一個愛情絕緣角色有加分之效,獨唱表現雖然有限,但其音樂詮釋令人印象深刻。周家寬飾演Kevin,音質透亮扎實,對於多樣風格樂曲的掌握,信手拈來、毫不費力,音樂能力相對較為全面,對於Kevin的詮釋及其他角色表現,可圈可點。王意萱飾演Lily,音質扎實具穿透力,詮釋劇中對愛情追求與執著的角色,頗具說服力。
《分手快樂》劇照 左:王意萱、右:周家寬 攝影:林育全 演出單位提供
全劇音樂節奏及戲劇節奏流暢自然,導演手法細膩,情感詮釋頗見深刻。靈活運用有限的劇場空間,內心意識空間與外在現實空間並至連通而不尷尬;不論是敘事線或抒情線都有美麗拉花,重點場面或特寫鏡頭則出拳生風;用很手工的方式,展現很科技的情境;風格冷靜沉歛,驚喜自現。唯獨戲一開始(開場歌舞之前),Amy上場與披風共舞的安排,寓意不甚明瞭。
《分手快樂》劇照 左:蔡邵桓、右:鍾琪 攝影:林育全 演出單位提供
這是一場沒有字幕的演出。如果沒字幕又聽不懂,豈不如坐針氈?假若表演者口齒清晰、發音正確、咬字完整,就歌詞(甚至台詞)而言,觀眾應該不難聽懂;如果歌曲旋律能依附歌詞的語言旋律而生,在口齒清晰、咬字完整的前提下,觀眾是可以聽得懂歌詞的——只可惜二者兼備的情況實在不多見。前者屬於表演者的訓練/基本功,後者則是作曲者的觀念與實踐。再者,《分手快樂》使用的語言是國語,大多只用四聲,比起臺語八聲調而言,譜曲的挑戰度相對較高;如果歌詞的詞語運用也能考慮美聽因素,尤有甚者,歌詞創作者也了解音樂,則更能魚幫水、水幫魚,達成雙贏。《分手快樂》從一開始不僅開場歌舞表演各個口齒清晰,全程收聽沒有障礙,即使看完全劇,幾乎少有聽不懂/清不清楚的歌詞。由於創作者的用心,使歌詞、歌曲相得益彰!
《分手快樂》藝術創作群及演出者都是年輕人,雖不免偶有小小失蹄錯步,但是能如此地內容扎實、言之有物、表演者能力全面、演出精彩動人,實在是少見的、堅實完整的誠懇之作。該劇如果能持續長演,當可將演出打磨得益加光亮,其實更期待這一場東風(春風)可以繼續吹拂,帶來滿眼新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