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影像場域中的身體敘事:短評劉守曜,獨舞《Shapde 5.5》
邱誌勇 | 發表時間:2014/09/29 17:23 | 最後修訂時間:2014/12/09 15:39
評論的展演: 《Shapde5.5》劉守曜獨舞
演出:劉守曜,獨舞《Shapde 5.5》
時間:2014/09/27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圖檔提供:身體氣象館
隨著二十世紀的新興技術將世界勾勒越趨複雜,仰賴視覺與聽覺的媒體激進性地改變了劇場展演的狀態;然而,這個現象並沒有對展演本身帶來全然負面的影響,而是以一種媒體化(medialization)的景況,展現其與傳統形式間存在些許的不同之處。媒體化使得訊息不斷地重複其概念,通過某種程序,它能夠保存呈現時間極為短暫的訊息類型。劉守曜,獨舞《Shapde 5.5》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之下,結合複雜化的媒體運用(傳統膠卷影像、數位與3D影像、互動投影),將劇場的展演轉化成具有立體縱深與視覺語藝厚度的「獨舞」。
攝影: 許斌
劉守曜,獨舞《Shapde 5.5》以簡單的敘事結構展現出寓意深遠的內涵,從由光與影孕育生長、成長過程的陰性認同、自我繁殖中的陽性徵候、對抗掙扎,到衰老死亡,透過身體操演、獨白敘說、聲音表情,以及影像疊合,創造出有別於傳統劇場展演方式及觀看視野的互文意象。而作為一種文化敘事,劉守曜的身體輾轉流動於舞台空間,以及四層白色薄紗之中,身體既是一個具備高度展演性(performativity)的身體,更是一個能夠承載破碎影像敘事的載體。於此之中,身體的展演性以大紅舞裙象徵著女性身體的圖像、以西裝筆挺的裝扮隱喻著男性的身軀,創造了性別聚合的意象。 此外,《Shapde 5.5》舞台設計中的四層薄紗屏幕,不但組成舞台中的空間情境,亦成為捕捉和呈現多重影像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薄紗更涵納了符號象徵性寓意的物件。觀者看到了層層屏幕影像的相互附和,多層次的影像屏幕投映著碎裂的影像,且身體局部流散在影像薄膜之中,填充了劇場的圖像空間。
長期以來,考究影像與身體的關係似乎是當代表演藝術的核心命題之一,從多屏幕、多重投映,到裂解影像的物質存有,在在都再現出影像將外在世界抽象化,將時空的四度空間抽象化為平面的二度空間,再透過敘事想像的創造,對影像進行演繹,使之具有一種魔術特性,讓事件變為情境的一種翻譯,讓影像以場景取代事件。易言之,影像是人與世界的中介物,它雖然將世界轉譯成人們可想像的東西,但更多時候,影像反而取代了世界。有趣的是,在《Shapde 5.5》中所投映出的影像並不試圖切割出理想的視覺景框。攝影機將焦點聚集在劉守曜的身體之上,讓身體在許多時候隱藏地形成了敘事的強大動能,並提供了種種觀看身體的特殊方位、角度和距離。在《Shapde 5.5》中我們見識到影像不但沒有搶走了舞蹈身體的焦點,反而更恢復了身體在舞台中的核心位置,並解除了現實之中的視覺壓抑,讓觀者得以直視舞者身體,以及身體之上的影像。於此,身體猶如是幽靈一般征服了影像媒介本身。
《Shapde 5.5》影像空間中的身體意象某種程度來說是對慾望的隱秘呼應,迫使人們意識到其透過身體展演、劇場裝置與影像內涵,將視線的渴望聚焦於與身體的相遇。在媒體藝術中,影像必須經過播放才能看到內容,且有著自己的時間形式,並以表演的方式讓「瞬時」取代了「持續」,在《Shapde 5.5》中通過敘事安排的結構展現出來。《Shapde 5.5》中的影像(尤其是吳俊輝的影像內涵)以一種「時間的拼貼」與「空間的疊合」的姿態運用,展現出一種技術性的記憶,為其圖像創造提供素材,而其影像文本的歷史脈絡卻在這個展演中給消解了。此外,多重投映也成為劉守曜,獨舞中的重要視覺元素,這種媒體化的視覺性促使它自己從傳統的錄像概念中解放出來、從影像技術的物質性侷限中解放出來。複合疊印在劉守曜身軀上,以及四層薄紗上的影像創製出一種看似不可能的空間併置手法,將異時空的影像碎片置放在一起,讓觀眾沈浸於不同的現實、行動、故事與環境。
攝影: 馮建中
參考文獻:
李文吉譯。《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1994)。
南帆,〈身體的敘事〉,汪民安主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
Hans Belting. Art History after Modern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Paul Zumthor, “Body and Performance” in Hans Ulrich Gumbrecht and K. Ludwig Pfeiffer ed. Materialities of Commun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217-226.
Vít Havránek, “Laterna Magika, Polyekran, Kinoautomat.” in Jeffery Shaw and Peter Weibel ed., Future Cinema: The Cinematic Imaginary After Film. (London: The MIT Press, 2003). pp.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