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林采韻 / 第十六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分享 | 瀏覽數: 1854

第十六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 林采韻 , 2017年10月23日 18時24分

提名觀察人姓名:林采韻 

第3季(7月1日- 9月30日)

作品名稱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提名理由

原創華文音樂劇《木蘭少女》(台中國家歌劇院版)

時間︰2017/07/15-07/16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

中文原創音樂劇《木蘭少女》從2009年首演至今,經過幾度重製,其持續受到關注,它的利基可歸諸於,蔡柏璋和王希文創想此劇時,腦海中的確存在試想追尋的百老匯典範,或是兩人在學習路途上,當相關知識和接觸層面愈深且廣時,他們對於自我作品的要求也同步提高,像是在新版中可見新曲的加入以及劇本重新的打磨擴充和潤飾。因此在台中版《木蘭少女》身上,可以看到戲、樂極度交融,音樂與戲劇彼此推進、呼應的絕佳狀態。《木蘭少女》8年來一步一腳印,捏塑出中文原創音樂劇的一種可能想像,在台灣原創音樂劇發展30年的此時,值得記上一筆。

劉冠詳《棄者》

時間︰2017/07/28-7/30

地點︰雲門劇場

劉冠詳以個人強烈的舞蹈語言,形塑出非常自我的風格,風格的使然是對命運的抵抗,或展現生命的原始狀態,這一路透過《我知道的太多了》、《英雄》等作品,劉冠詳以此一貫的舞蹈語言為基底,進行發聲。從雙親到反歸自我的《棄者》,劉冠詳不掩飾的自溺,無論是格局的內縮,還是真實的反照,舞台上他與簡晶瀅兩人合成一氣的組合,依然產生異常的爆發和感染力,尤以簡晶瀅對於肢體與情緒的自由操控,身體不僅止於舞,已轉化為具有符碼性的載體,《棄者》因簡晶瀅的存在而令人難不驚嘆,她的魅力彰顯了作品中的強掩蓋了弱。

簡莉穎與四把椅子劇團《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時間︰2017/9/29-10/01

時間︰水源劇場

簡莉穎創作《馬密》是經過田調調查和訪談之後,整理而生的產物,並以一種回憶,由當事人親自訴說的方式,試想重建事件現場。簡莉穎以此手法切入,進行了一種視角和時間線的選擇,此巧思讓戲劇更具說服力並提高舞台與觀者的親近性,觀眾本身猶如見證者。於此對導演和演員來說也成為挑戰,比如演員和劇中角色的距離要如何拿捏,是走一種徹底的寫實,還是需要保持一種刻意的違和感,以證明紀綠背後的事實是否就是真相,如同文本隱藏的何謂真實。在長達150分鐘的演出中,簡莉穎透過多重支線,以愛滋為題並從中串連社會議題的諸多面向,雖然整齣戲的架構,最終不免有重舉輕放之感,許多問題探討仍顯片面,但整體而言,為當季演出中之佳作。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