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裝置與感官描繪此時此刻,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
林怡秀 | 發表時間:2023/03/13 15:22 | 最後修訂時間:2023/03/14 16:38
評論的展演: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展覽現場。(忠泰美術館提供)
日前由黃姍姍擔任策展人的「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邀請藝術家王德瑜、建築師林柏陽,以忠泰美術館的展覽空間為基礎,從發展共識到完成作品,團隊與藝術家們前後花費兩年的時間,思考如何藉由不同領域的合作,做出有別於過去以視覺或閱讀文字論述為主的觀展方式,讓觀眾直接以自身感受去體驗、感知空間。
回顧忠泰美術館成立以來的策展內容,一直都有讓當代建築、視覺藝術領域相互對話的意圖,但在主題上仍是以一檔建築、一檔視覺藝術的方式交錯規劃,「感知現場」是該館首度讓不同背景的藝術家藉由展覽直接合作、共同創作的一次跨領域實驗。雖然身處不同領域,但王德瑜、林柏陽以往在創作中所著重的目的,都不只是視覺上的造型,而是包含探索作品所在空間的存在感、與周圍環境的連結,以及提問人與空間的關係如何發生。面對此次位於商業大樓內的美術館空間,在作品發展的討論中,林柏陽曾以東方園林的概念為例,談到園林的目的是休憩、讓人感受某種自然或看到遠方的山,所有在園林中的設計、安排,其實是為了引導出存在於現實或想像中廣袤的視線與心理範圍,「作品的存在是為了引導出其他感知」成為兩位藝術家思考的共通點。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展覽現場。(忠泰美術館提供)
從展覽動線末端展示的模型與手稿區,可以看到兩者的思考與討論往返,從最初設想在展間中放置一座極具量體感的結構(從這張草稿也可讀到兩位藝術家的確是以「合作」為展覽發想方向,而不是各自放入作品),一直逐次修改到以場內三大組裝置:入口樓梯、氣囊裝置、木作椅片,藉由飄浮、上升等提示,讓觀眾必須以身體在場為前提感受整個空間。手稿區裡陳列了一座1:30的美術館空間模型,從這座團隊當時用以討論實際空間體感的模型裡,可以發現一條穿梭在場內的主要線條,也就是動線入口這座藉由結構計算達到視覺上最輕盈、直接穿透美術館樓板的樓梯。這座臨時性的樓梯裝置,必須讓觀眾的視線意識到上方的天井、移動過程中要看到建築原有的斜坡梯面,在思考配重的同時又不能破壞地板結構,必須將所有承重和補強的範圍隱藏在觀眾看不見的地方。這座以七顆螺絲精準固定的樓梯,成為引導觀眾身體的第一步,也是觀眾在展覽中最早遇見的裝置作品。在明確感受到緩步上升移動的過程裡,部分原本不熟悉忠泰美術館空間的觀眾,可能會在樓梯轉折處因為視線的變化、高度所帶來的些微緊張感,意識到自己已身在作品之中。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展覽現場。(忠泰美術館提供)
穿過樓板、進入二樓展間後,王德瑜的氣囊裝置則開始抹擦掉建築空間的邊線,利用薄膜與空氣組成的結構,在空間裡產生膨脹、擠壓、收縮等感受,讓人轉以觸覺和光影變化去重新描繪空間。王德瑜的氣囊作品系列早自1990年代就開始成形,這些以彈性薄膜材質和氣流構成的囊狀體皆因應不同空間的屬性、觀眾的觸摸而有機地長成。回顧過去在不同空間中的作品展示,大致可簡單分為:在空間中自成獨立主題造型的氣囊雕塑(如因線繩拉扯而狀似帶刺房間的《No.24》(1996,北美館),如洋蔥南瓜等有機球體結構的《No.72》(2013,真善美畫廊),或呈現酒類銅製蒸餾器造型的《No.96》(2018,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藉由腳踩造成踏浪或飄浮感的地面氣囊(《NO. 101》(2020,台東美術館));由室內填充、反向描繪建築負空間的氣囊(如反向包覆空間、使建物功能暫時失效的《NO. 71》(2012,金雞湖美術館)、《NO. 85》(2016,KENPOKU ART))等。而在本次的設計中,王德瑜讓氣囊裝置穿梭在主要展間,以及在過往參觀動線中會遭遇的走廊空間,但也讓渡出一大半空間給窗外景色自由發揮。在氣囊的不同位置上也放入大小不一的木作椅片,以抬升或下壓的方式對氣囊再度造型,重新定義空間的功能和氛圍。「感知現場」捨去在一般展覽中用以勾畫、襯托作品的木作展牆、人工投射燈光,取而代之的是忠泰美術館原本室內空間中那面以往總是為了配合作品而被遮蓋的南向落地窗,這次展覽讓這片最初在開館時由空間設計師青木淳與館方反覆討論,最終仍選擇保留的大開窗被完整看見,引入了過往在白盒子封閉環境中感受不到的外部光線、城市街景和綠意。這個導入自然光線的決定,也讓展場出現明確的方向性和時間感,自然光線透過薄膜散射到氣囊內部,光線的變化暗示出囊外還有另一層空間。在穿出薄膜後,觀眾也許會開始不完全把注意力投注在手邊的裝置作品,而是將視線往室外投出,而那些像落葉般散落在展場、可以支撐身體的木作椅片,也是為了讓人和地面產生距離,或鼓勵觀眾以不同於以往的觀展姿態在展場中活動、將視線從室內展間往不同方向延伸。
河床劇團「50次呼吸」、周書毅&王榆鈞「在現場」。(忠泰美術館提供)
除了現場的裝置作品,「感知現場」的其他活動設計也在強調「感知」的主軸下進行,策展人在展覽期間安排了瑜伽工作坊、藝術治療工作坊,以及編舞家周書毅、音樂創作者王榆鈞的合作演出「在現場」,與河床劇團帶來的特別展演「50次呼吸」。不同於一般圍繞展出作品進行相關講座或活動的規畫方式,在這幾場活動中,反而凸顯出此次作品如何在觀眾的感知中穿行的想像方式,在不同活動帶出的動作、聲音、光線等引導下,現場作品更明確地將「空間」與「此時此刻」化為無法用文字描述的具體感知。例如於陰天演出的第二場「在現場」,周書毅的演出巧妙地將王德瑜氣囊裝置的內外關係重新翻轉,薄膜原本包覆的「空間裡的空氣」,在光影與舞蹈動作的連結中轉向為如人類臟器般的腔狀結構,而本場由PROJECTbyH.為演出者設計的服裝,也在演出者的聲音、肢體與窗外引入的光線中,在織品細節處以視覺的方式襲來一陣原本不在場內的潮濕感。
王德瑜與林柏陽的作品在本次展覽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上述幾場引導觀眾啟動不同感知的特別活動,讓我聯想到多年前參觀一處藝術家進駐空間的經驗,當時那個位於台南舊街屋頂樓、以鐵皮為頂的房間,實際上是一個被左、右與後方住宅牆面三方包圍出來的空間,如果沒有這些來自鄰人的牆面,所謂的空間其實就不存在,而其持有者定義出「空間」的動作,其實僅是蓋上那片鐵皮屋頂。回到「感知現場」一展,王德瑜與林柏陽的裝置,也許就像這片重新定義何為空間的鐵皮屋頂,在既有的空間下,透過作品裝置的置入而產生不同的動態機制、視覺以外的感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