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作品名稱 |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
提名理由 |
高俊宏《博愛》(2016臺北雙年展)
|
時間︰ 2016/09/18-2017/01/08 地點:海山煤礦、博愛市場、台汽客運、安康接待室 |
《博愛》架置在兼具歷史與批判脈絡,高俊宏透過四處不同地點(海山煤礦、博愛市場、台汽客運、安康接待室),帶領群眾以流動且游擊形態展開結合導引與敘說、文件與影片的展映,展開對於新自由主義與政治戒嚴的批判行動。除了政治現實主義的向度外,《博愛》也是一部關於母親(高林梅玉)在博愛市場擺攤賣內衣歷經生意蕭條並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動人作品。 |
《現實秘境》策展人:鄭慧華 |
時間︰2016/12/10-2017/01/26 地點:TKG+ |
鄭慧華策展的《現實秘境》延續近幾年來她持續對於冷戰框架下的當代亞洲在歷史、政治、文化及地緣脈絡的關注,連結13組藝術家的作品(以具台灣身分或在台創作的藝術家居多),展現關於國族意識、疆界變動、乃至個人生命史等多面向論題的表述。從侯俊明的《亞洲人的父親》、區秀詒的《克里斯計畫1》、秦政德的《美國派》、許家維的《回莫村》、黃大旺的《溫室七十二變》、洪子健的《一個中國佬的機會》,到李士傑的《冷體計畫》展映出關於現當代亞洲的現實與歷史、虛實、檔案與文件之間的多重性辯證關係。 |
《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 |
時間︰2016/10/29-2017/03/05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
王信攝影個展,展出她自1970年代迄今的攝影作品。值得強調的,此展呈現這位臺灣最早實踐報導攝影概念的留日藝術家於1970年代深入原住民部落與島嶼(如霧社、蘭嶼、霧台、好茶、三地門、大社等)的珍貴影像。顯然,攝影作為開展社會不同族群之間的顯像之意義,除了是對於他者及其生命的紀錄,更關鍵的還有社會改革與展開差異對話的涵義。另一值得深思之處,王信1970年代作品值得重新納入彼時回歸鄉土思潮的脈絡中,她拍攝埔里和澎湖等地的攝影即為顯著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