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個展突起,邁向新象
這一年,藝術家個展突圍,佔據榜單,表現亮眼。延續去年蘇匯宇、牛俊強及周書毅等中堅世代的強勢表現,今年則可見從陳以軒、林冠名到區秀詒等人在錄像藝術的積極耕耘獲得了實質成果。縱使三位藝術家的作品皆有不同,但分別在美學、媒介及歷史等層面有教人驚豔的後設反思,這一點讓人印象深刻。
陳以軒的個展《委託製作》是三人中最早的一個,屬於「鳳甲美術館」與藝術家之間的委託創作案,陳以軒以展場現場作為藝術實踐的場域。就題材與表現手法而言,《委託製作》的耳目一新,在於將創作者及他們這一代年輕藝術家的創作經驗納入,圍繞「委製」論題展開思索。內容與攝製之間的巧妙結合,凸顯藝術家經營命題的深思熟慮。環繞式的多頻道銀幕,更讓觀者隨著影像與聲音舞動,與銀幕和空間產生相互牽引的情動。
到了去年底於「就在藝術空間」登場的林冠名個展,以《再見》表述了關於數位影像的重新想像與辯證。這是一個浪漫卻不失智性的展覽,一邊是藝術家懷想著數位影像介入個人的感覺邏輯,另一邊則是他透過後製影像的處理手法挑戰觀眾的感知系統。加上展場擺設作品的極簡與對位法,使五件融合靜照與動態的作品閃爍炫目光芒,教人心動神馳。
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在「立方計劃空間」推出新展的區秀詒,則延續她多年來念茲在茲的題旨,發表了《STILL ALIVE》。顯然,歷史是藝術家的終極關懷,但其作法向來以兼容虛實的史料與音像素材作為表達取徑。大量的撿拾影像乃是其一作法,舉凡圍繞於冷戰時期的華語電影、戰前與戰後的馬來(西)亞影片及歷史人物等,皆化為區秀詒論辯馬來(西)亞及其人民的神話和史事。如果藝術家的作品形態總在音像與歷史之間幻化著,那是由於她力圖思辨之物,或許只能在想像甚至未來才可誕生的國度及子民。
除了他們三位,值得一提的,尚有甫獲高雄獎的李亦凡個展《混沌的庇護所.zip》,亦教人記憶猶新。簡言之,隨著李亦凡這一代藝術家更顯網路化創作思維的崛起,臺灣錄像藝術正邁向後錄像藝術的時代,未來指日可待。
相關評論
評《STILL ALIVE:區秀詒個展》(或〈宮殿、山谷、島嶼和他們的月球之旅〉的超國族視野) --- 鄭文琦
後錄像藝術的不可知論: 記「混沌的庇護所.zip李亦凡個展」 --- 孫松榮
持攝影機的即興室內舞:論陳以軒的《委託製作》 --- 孫松榮
立方空間「區秀詒個展:Still Alive」 --- 陳韋鑑